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去年有人在长白山西坡 岳桦林地发现一只4个翅膀 的鸟,令人惊奇。 这只鸟的4只翅膀,前边两个翅膀大,后边两个翅膀小。还有一个呈倒梯形的尾巴,头略小,尖嘴突出,正往密林深处飞去。 实际上,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有人在长白山发现“四翼鸟”。据《长白风物》中条目“四翼鸟”的记载:“……清光绪34年奉吉勘界委员刘建封踏查长白山时收录到:头圆、足细、前两翼长、后两翼短,淡黄色、声似黄鹂。人有见其雄雌双飞者……”。 由此看来,“四翼怪鸟”在长白山生活至今,没有灭绝,这给本来绮丽的长白山又增几分神秘。长白山一鸟长四个…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阿鲁科尔沁旗绍根苏木西伙房嘎查牧民罗凤义在离自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一只大鸟,怎么也飞不起来,他断定此鸟受了伤。他小心地靠近乌儿,捉住后果然发现鸟翅受伤,飞不起来。罗凤义把它抱回家后精心饲养近两个月,待伤好后,辗转捎信向旗林业公安分局告之此事,公安分局派人将鸟接回饲养。经科技人员鉴定认为该鸟是国家一类野生保护动物黑颈鹤。黑颈鹤在阿旗被发现,尚属首次。黑颈鹤获救记@吴宏才 @张福明  相似文献   

3.
2004年5月1日,吉林省红石森林公安局接到群众电话:在松花湖红石库区红石林业局附近发现一只罕见的鸟。红石森林公安局立即派民警赶到现场,并找到这只鸟。随后,民警们请专人对这只鸟进行喂食,并聘请鸟类专家进行鉴定。经专家确认这是一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头鹤,而且在松花湖红石库区发现尚属首次。目前,这只白头鹤已被送往长春动物园喂养。  相似文献   

4.
2015年1—1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度对勐腊县勐仑镇分布的热带季雨林、石灰山季雨林、热带雨林次生林、人工雨林4种植被类型下的鸟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从横向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热带雨林次生林的鸟种类最多,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热带季雨林的鸟种类最多;从纵向来看,除热带季雨林为第四季度鸟种类最多外,其余3个植被类型均是第一季度的鸟种类最多。因此,受人为干扰少的植被类型鸟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第一季度是鸟类的繁殖季节,鸟类活动较频繁,各植被类型下的鸟类被发现的也最多。  相似文献   

5.
记者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法院获悉,发生在去年1月的洞庭湖特大毒鸟案近日由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3名主犯均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何某和钟某犯非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万元。被告人方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万元。此外,被告人李某、龙某等4人分别获刑1到6年不等。  相似文献   

6.
《森林与人类》2020,(2):64-85
中华凤头燕鸥在全球只有大约100只,是地球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甚至被认为已经灭绝。"失踪"63年后,2000年它们在中国马祖被发现有8只。从此,这种海上的"神话之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8月初的浙江省舟山市五峙山列岛,一只中华凤头燕鸥站在海岸边,几只大凤头燕鸥雏鸟聚在一起,等待外出捕鱼的父母归来。 (编译)  相似文献   

7.
电子鸟     
电子鸟日本主要电玩连锁店在市面上销售的电动游乐器不下数十种,但玩具制造商万代公司去年11月上市的虚拟宠物游乐器“电子鸟”,在市场掀起疯狂抢购热潮,迄今卖出50万个,使其他电动游乐器大为失色。电子鸟近来成为日本最时兴的玩具,大人小孩都爱,不惜花数小时排...  相似文献   

8.
李佶 《森林与人类》2004,24(11):64-64
究竟30000只鸟是如何丢失的呢?美国北达科他州中部的蔡斯湖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鸟类专家不知道。然而,这片陆地上最大的美洲白鹈鹕繁殖地确实空空如也。今年春天,这些鸟如常地从冬天的墨西哥湾飞回俾斯麦以东97公里处的保护区,它们甚至开始了正常的季节交配,许多被遗弃的刚刚孵化出的小鸟和从未孵化的鸟蛋就是证据,现在,这些鹈鹕不见了,而且没有发现任何显示曾爆发疾病或被食肉动物猎食的雀鸟的尸体。  相似文献   

9.
寄生和共生     
在自然界里,生物寄生和共生,形形色色,错综复杂.在动物界里,鸟同鸟,鸟同兽,鱼同鱼,鱼同贝壳,野峰和密獾,水母和牧鱼等,它们同生共栖在一起,相互帮助.在植物界中,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的细菌,寄生在植物中的细菌,以及大部分真菌,都是寄生的低等植物.大多数是不劳而获者.就是在高等植物中,也有不少是寄生的.  相似文献   

10.
6月5日,我区第一家海南虎斑开鸟保护小区民间协会在上思成立。这是上思县东屏乡群众和各界人士为保护世界濒危物种海南斑开鸟自发组织成立的。海南虎斑开鸟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被所有的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它近似于白鹭,最重要的特征是眼睛后面有一条白色条纹。由于数量较少,行踪不定,它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在我国,迄今为止只有广西南部和广东北部的极少数地方偶然能见到它的踪迹,其它曾有过分布记录的地方都已绝迹。1999年7月,广西大学周放教授在上思县凤亭河库区发现了海南虎斑开鸟。联合国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鹭…  相似文献   

11.
鸟类是植物传粉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有关鸟类传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特别重要的传粉鸟类群[蜂鸟科(Trochilidae)、太阳鸟科(Nectariniidae)和吸蜜鸟科(Meliphagidae)]上[1]。相比之下,由于缺乏特化的鸟和花的协同进化关系,欧亚大陆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鸟类传粉现象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2]。尽管欧洲发现了最早的传粉鸟化石,但在欧洲和亚洲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几乎没有鸟类传粉的  相似文献   

12.
一只嘴长0.43米、体长1.53米的大鸟,伸长着脖子,双翅闪动,在温暖的房子里,向观看的人们不时发出沙哑的鸣叫声。职工高卫国把一条一公斤重的鲢鱼举在手中,鸟张大嘴巴,仰脖咽了下去。这是去年12月26日笔者在新疆博乐85团场八连高卫国庭院内见到的一幕。这只大鸟叫斑嘴鹈鹕,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受伤过重,已在高卫国家中饲养疗伤1个月,100多公斤的鱼已被它食完。原来,去年11月26日下午,高卫国骑车回家的路上,在二连排碱渠半坡,发现一只大鸟卧在那里一动不动,由于天气寒冷,鼻孔中流出很多鼻涕,浑身在不停地擅抖。他抓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的三道眉草鹀,在临沂地区俗称丽头子,为一种小型鸟,数量较多,分布仅次于麻雀。过去不被人重视,甚至有的说它毁禾谷是害鸟,但是根据调查资料证实该鸟主要以农林害虫为食,其次为杂草种子,加之鸣声宛转动听,有点缀风景之功,故为益鸟,应大加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黑嘴端凤头燕鸥,一种全球珍稀濒危鸟,种群数量非常稀少,以至于全世界见过这种鸟的鸟类学家至今也就几十人。人类第一次记载黑嘴端凤头燕鸥踪迹是1861年在印尼东部。两年之后的1863年,德国鸟类学家赫尔曼·施勒格尔(Hermann Schlegel)在中国发现了这种没有被命名的鸟,便取拉丁学名Sternabernsteni,英文名Chinese Crested Tern,英文名直译就是"中华凤头燕  相似文献   

15.
朋友,你知道鸟类环志是怎么回事吗?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这不奇怪,因为这项工作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个空白点,直到今年,大兴安岭乌尔旗汉森工公司森防站开展了这项工作,才填补了这一缺憾。鸟类环志与粘鸟有本质的区别喜欢鸟的朋友对粘鸟一定很熟悉。清晨,在林间空地或麦地边架起一张粘网,网杆边挂着一个鸟笼,里边放着一两只鸟,通过它不停的鸣叫,吸引途经此地的鸟驻足,以至被网粘住。几个小时过后,支网者便可收获了,幸运者一天可网鸟数百只,于是烤酥鸟、炸铁雀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致使鸟数量急剧下降,因此,粘鸟成了爱鸟…  相似文献   

16.
《绿色大世界》2011,(5):84-84
凤头鹞鹏原本是武汉的冬候鸟(冬季在此生活),为何现在变成了留鸟(长期在此生活)?鸟类学家、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胡鸿兴告诉记者,一些鸟类居留型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不无关系。胡鸿兴介绍,黑水鸡以前是武汉的夏候鸟,现在也变成了留鸟。鄂南地区偶见的红脚苦恶鸟,现在也成为湖北全境可见的留鸟。沉湖的夜鹭本是夏候鸟,而去年冬天仍然留在张家大湖(沉湖组成部分)的达156只。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一带的紫水鸡,2005年在洪湖发现近百只,最近几年突然消失,今年却在蕲春赤东湖发现14只。  相似文献   

17.
继去年洛阳孟津汉光帝陵园出现“游 人拍手、古柏啁啾”这一奇观后,近日人们 在鸟柏区又发现了一个新谜:只要用手轻 轻地碰一下柏树,柏树也会发出“啁啾”“啁 啾”的鸟叫声。今年四月下旬汉陵管理处导 游员张雁雁在鸟柏区给英国旅游团讲解 时,无意之中手掌碰到了一棵柏树,这棵 柏树奇迹般地发出了一声“啁啾”的鸟叫  相似文献   

18.
正容易见到许多鸟类的地方被观鸟者称为"鸟点"。我国约有1400多种鸟,在北京能看到470余种。相对北京市1.6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在这块土地上能看到的鸟类堪称丰富。但要看到这些鸟,也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去鸟点。北京的观鸟爱好者们总结出30个鸟类资源相对丰富的鸟点,哪些鸟点离你近?哪些鸟点你最想去看看?  相似文献   

19.
寄生和共生     
<正>在自然界里,生物寄生和共生,形形色色,错综复杂。在动物界里,鸟同鸟,鸟同兽,鱼同鱼,鱼同贝壳,野峰和密獾,水母和牧鱼等,它们同生共栖在一起,相互帮助。在植物界中,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的细菌,寄生在植物中的细菌,以及大部分真菌,都是寄生的低等植物。大多数是不劳而获者。就是在高等植物中,也有不少是寄生的。公元前500多年,我国《诗经》就有这样的记载:"茑与女萝,施于松柏"。茑是桑寄生,女萝  相似文献   

20.
在飞机播种造林、人工播种造林和育苗中,鸟鼠危害种子是造成成效不高,甚至失败的重要原因。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的抽样调查,四川省飞播种子播种后被鼠鸟危害的损失率为38%—80%。为了解决这一长期困扰林业工作者的难题,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开展了以保护种子为目的,具有驱避鸟鼠,不伤害种苗,不污染环境等多种功能的林木种子保护剂的系统研究,四川省先后推广了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R—8复合忌避剂”、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REP—1复合剂、四川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川农种衣剂”和辽宁省北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多效复合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