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沙葱总黄酮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绵羊伪狂犬病毒、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以及A549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试验使用MTT法检测沙葱总黄酮体外对受试菌的抑菌率、对绵羊伪狂犬病毒和A549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试验结果显示,沙葱总黄酮对沙门氏菌的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绿脓杆菌无抑制作用。本试验结果显示沙葱总黄酮对A549肿瘤细胞和绵羊伪狂犬病毒有一定的抑制。沙葱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菌、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且此作用随着沙葱总黄酮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正1病原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呈暴发性流行,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 nm,核衣壳直径为105~110 nm。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是病毒囊膜,它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囊膜表面有长约8~10 nm,呈放射状排列的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暴发猪伪狂犬病,但因及时使用了猪伪狂犬疫苗,并对猪场伪狂犬病推行了一系列的净化措施,疾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毒也因此沉寂了二十多年。从2009年起,各地猪场伪狂犬病毒转阳的现象开始持续发生,伪狂犬病也因此开始在各地肆虐,给猪场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1病原及流行情况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纳米,核衣壳  相似文献   

4.
以IBRS2细胞为模型, 研究不同浓度的纳米元素硒对猪伪狂犬病毒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1~20μmol L-1范围内,纳米元素硒对细胞生长没有影响,但对猪狂犬病毒的体外复制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5.
1流行特点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属,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25℃的垫料、食物、器具上最高可存活30天,在酸性、碱性环境中(pH4~9),病毒稳定。伪狂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1.1传染源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1.2  相似文献   

6.
<正>猪伪狂犬病(PR)的临床症状与发病日龄密切相关,4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伪狂犬病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死亡率很高。4~12周龄感染伪狂犬病毒,临床上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兼而有之,死亡率10%~15%。12周龄以上感染伪狂犬,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没有其他的继发感染基本不导致死亡,由于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本身产生干扰素的能力就比较强,导致的呼吸道症状(主要湿性咳嗽)通常维持1周左右,但是这一周呼吸道症状导致直接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R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文通过对该病毒病原的传播途径以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进行分析陈述,提出了五种实验室鉴别诊断方法,并总结出了该病的预防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病原猪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具有寄主的广泛性和高度的细胞致病性的特点。伪狂犬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存活时间长,冬季可达一个半月,在猪肉组织内可存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种PCR技术,既能快速检测疱疹病毒1型成员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ovine infectious rhinotracheitisvirus,IBRV),又能区分牛疱疹病毒5型和伪狂犬病毒。根据基因库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gD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5.0软件设计了gD PCR引物,建立PCR方法,反应条件是:94℃预变性5min,94℃1min,58℃1min,72℃1min,30个循环,72℃7min,4℃5min。该方法能从IBRV阳性样本和参考毒株中扩增出372bp的目的片段,而从同属的牛疱疹病毒5型中扩增出440bp和206bp两条目的片段,从同属的伪狂犬病毒中扩增出303bp的目的片段,但不能从非疱疹病毒属成员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该PCR检测IBRV的灵敏度可达1PFU/mL以上。鉴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望在牛疱疹病毒感染快速鉴别检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各种家畜和鸟类都可被感染。伪狂犬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为线性双股DNA,有囊膜和纤突PRV只有一种血清型,但毒株间存在差异;能在猪肾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病变,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中,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一年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毒SD株的分离鉴定及TK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某猪场送检的肺、脾脏、肾等病料中分离出1株病毒,经鸡胚成纤维细胞接种、病毒中和试验、PCR扩增试验证实分离的病毒为伪狂犬病毒(PRV),并命名为SD株。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PRV胸苷激酶(TK)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对SD株的TK基因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并比较了该序列与国内外8个PRV毒株的同源性。结果表明,扩增的SD株TK基因片段全长1 139 bp,包含一个96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SD株TK基因与国内外8个PRV毒株序列相比,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1%~99.7%和97.6%~99.7%;另外SD株TK也具有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催化结构域的保守氨基酸共有序列和亚结构域特征序列;通过猪伪狂犬病毒TK基因与鸡、牛、猫科、马科、人类疱疹病毒的TK基因进化分析可知,猪伪狂犬病毒TK基因与哺乳动物疱疹病毒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禽类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1.
<正>1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猪分急性传染性疾病,由疱疹病毒病毒感染,多会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仔猪的急性死亡,侵害多种系统的恶性疾病。伪狂犬病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毒力和感染量,以及感染猪的年龄。其中,感染猪的年龄是最主要的。与其他动物的疱疹病毒一样,幼龄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病情最重。新生仔猪感染伪狂犬病毒会引起大量死亡,临诊上新生仔猪第1天表现正常,从第二天开始发病,3~5天内是死亡高峰期,有的整窝整窝死光。同  相似文献   

12.
<正>猪伪狂犬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α-疱疹病毒亚科,与人源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及I型马牛疱疹病毒(BHV-1、EHV-1)等同属[1]。猪伪狂犬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临床症状与狂犬病相似,曾被误认为是狂犬病[2]。目前,伪狂犬病疫情仍在蔓延扩  相似文献   

13.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热,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哺乳仔猪呈现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的综合症状。陆良县三岔河镇沙沟某猪场的165头猪在2011年10月突然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伪狂犬病。1病原体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为150~180 nm,核衣壳直径为105~110 nm。病毒囊膜  相似文献   

14.
正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线状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核酸基因组鸟嘌呤和胞嘧啶(G+C)含量高达73%,糖蛋白达9种,病毒粒子为圆形,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和纤突。病毒直径150~180nm,核衣壳直径为105~110nm,最外层的囊膜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囊膜的表面有长约8~10nm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猪伪狂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是毒株之间在毒力和  相似文献   

15.
牛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毒家畜、病畜及带毒鼠类。天然宿主是感染鼠、带毒猪。伪狂犬病毒是疱疹病毒甲科成员。是DNA病毒,有囊膜,能形成蚀斑和引起细胞病变。自然感染见于多种野生动物和牛。感染的牛只或其他动物多与带毒猪、鼠接触。  相似文献   

16.
正伪狂犬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而甲疱疹病毒亚科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宿主范围广,有高度的细胞致病性,复制周期短,常在神经节内形成潜伏感染。伪狂犬病(PR)是由PRV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猪的感染较为普遍,但羊发病较为少见。2017年4月13日驻马店市确山县某湖羊养殖场发生一起以湖羊流涎、  相似文献   

17.
1病原学伪狂犬病毒(PRV)属于猪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病毒粒子为圆形,直径150~180纳米,核衣壳直径为105~110纳米。病毒粒子的最外层是病毒囊膜,是由宿主细胞衍生而来的脂质双层结构。囊膜表面有长约8~10纳米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该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在37℃时,半衰期为7小时,8℃可存活  相似文献   

18.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疱疹病毒性疾病,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是地方性家畜流行病。而且猪伪狂犬病与其他猪传染病不易区分,因此,建立一个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对于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是在实验室已经建立伪狂犬病毒单项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后对其特异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优化后的方法特异性好,只有猪伪狂犬病毒扩增为阳性,其余DNA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均呈现阴性。因此,本研究方法可以为今后实验室检测猪伪狂犬病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猪伪狂犬病又名狂痒病、猪疱疹病毒病、奥其基氏病、阿捷申氏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其病猪有发热、脑脊髓炎等类似狂犬病的神经症状,所以称为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线状双链DNA病毒,病毒粒子为圆形,二十面体对称,有囊膜和纤突。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自然条件下猪、牛、羊、犬、猫易感,兔、鼠等实验动物最易感。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  相似文献   

20.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科(Hepesviridae)甲亚科中的猪I型疱疹病毒(习惯称之为伪狂犬病毒)所引起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发热、奇痒(猪除外)、繁殖障碍、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世界上已有4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