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1994、1995年在烟台市贫营养型的王屋水库共移植太湖大银鱼受精卵60万粒,1996年捕获大银鱼7520kg。对大银鱼的水域环境,移植技术、孵化方式、捕捞时间及捕捞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对其生长,食性和活动性进行了观测,指出要合理控制大银鱼的资源量,必须摸清水库能供给大银鱼各生长阶段的饲料生物状况。  相似文献   

2.
大银鱼已列入山东省“十大名优高效渔业工程”。本文介绍了大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在诸城市水库的移植时间、环境、方法、数量和生长情况,并探讨了大银鱼和敌害生物、资源保护、捕劳方法和经济前景,对山东省大银鱼移植工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诸城市水库大银鱼移植技术及效益的研究刘嘉良,谭瑞宏(诸城市水利水产局,262200)[统者按]大银鱼已列入山东省“十大名优高效渔业工程”。本文介绍了大银鱼的生物学特性,在诸城市水库的移植时间、环境、方法、数量和生长情况,并探讨了大银鱼的敌害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银鱼移植工作始于对年代末。多年来的银鱼移植实践表明,有的湖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有的湖库至今未见任何移植效益。造成如此悬殊的原因,除了移植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之外,恐怕与是否了解银鱼的移植生态学不无关系。任何水生生物的移植都涉及两个方面:移植对象(targetspecies)和移植水体(tar-gotwaterbody)。一般来说,移植对象和移植水体的选择应遵循四条准则:经济学准则。地理学准则、生物学准则和生态学准则(杜佳垠,1986)。1经济学准则1.1银鱼的经济价值银鱼的经济价值高,是我国主要的创汇水产品之一,远销东…  相似文献   

5.
通过定期测定城东湖生物饵料量,定期测定银鱼体长、体重,观察其性腺发育、食性和怀卵量等,对银鱼种群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东湖饵料生物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夏季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2004年太湖新银鱼资源量为13.74万kg。这对防止过度捕捞,更新东湖银鱼种群,异地移植银鱼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移植成功的多个实例说明,前者的潜伏其明显短于后者,其原因在于大银鱼怀卵量较多,又由于其个体较大,形成的资源量大大超过太湖新银鱼,因而理应成为国内银鱼移植(尤其是向北方移植)的首选种类。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富春湖气象条件、水文特征、饵料生物及银鱼资源状况,就建设银鱼出口基地及移植基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天津市东丽湖大银鱼进行了生物学和栖息生态环境调查,揭示了天津陆封型大银鱼的生长发育,繁殖,食性及与水体理化生物因子的关系,为东丽湖大银鱼开发移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银鱼移植的可行性和引种推广的措施,介绍了银鱼的生物学特性,移植银鱼的价值与意义,移植的初步技术方案,外地移植银鱼取得的经济效益实例和市银鱼移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银鱼的大水面增养殖受水域各种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和渔业管理方向的影响与制约。本文以东江湖13年来移植太湖短吻银鱼的成功经验为蓝本,从水质控制到资源管理等方面对银鱼大水面增养殖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银鱼移植     
银鱼移植银鱼移植涉及自然界两大方面,一是移植对象,一是移入水体。用人工技术将银鱼从原产地移入另一水体并形成种群生产力,收到渔业效果的过程,就叫银鱼移植。下面分别介绍银鱼移植对象及近期的移植概况。一、移植对我:目前进行移植的对象有两种,即太湖新银鱼和大...  相似文献   

12.
(六)银鱼移植增殖效果评估 银鱼移植之后,无论是投放受精卵、仔幼鱼,还是亲鱼,都要逐月、定点进行监测是否有银鱼的仔、幼鱼出现,特别是春季和繁殖季节,进行多点试捕、检查。如发现有银鱼,无论多少,都要进行生物学测定,同时检查性腺发育的情况。如果性腺成熟,那就说明在移入水域中能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了生物学效应,可按计划继续进行。如果连续两年捕不到银鱼,就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移植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看看哪一环节出了问题,也可能是移入水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等方面的某一个因子限制了银鱼的正常生长发育,总结…  相似文献   

13.
臧运存  程征 《水利渔业》1999,19(1):24-25
大银鱼产量达到一个高峰后又呈急剧下跌趋势是水库大银鱼移植成功后面临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造成大银鱼资源下跌的原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应对策及措施包括增加水体饵料生物含量、节制捕捞强度、保护银鱼资源、处理好农田用水与蓄水保鱼的关系、保护水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水利系统的水库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始于1985年前后,当时从江河向水库补水带进了银鱼,在水库中自然繁殖后代,形成了一定的种群。而大规模的移植增殖则是在1990年以后。特别是在1995年3月农业部、水利部联合发出加速推广银鱼增殖技术的通知以来,水库银鱼移植增殖工作得到了各级水利、水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水库银鱼移植增殖技术得到了较大普及,全国水利系统迅速掀起了水库银鱼移植热潮。至1999年底,全国水库银鱼移植面积约在80万亩,产量近万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各地水库在银鱼移植增殖工作中取得了一些…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鱼移植增殖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1995年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银鱼移植水面及受精卵投放数量连年翻番,新移植水体银鱼产量稳步上升,先进典型不断涌现,银鱼产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移植技术不配套,科技与生产不相适应,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今后发展的对策是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探索生产和技术存在的问题,力争银鱼工作能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客兰水库于1994年1月移植太湖新银鱼,1996年9月发现银鱼个体,潜伏期2年半。客兰水库移植银鱼成功,表明在我国南方低纬度地区移植银鱼是可行的。本对太湖新银鱼的移植技术和生态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7.
秦伟 《水产科技情报》1994,21(4):156-158
改良和丰富湖泊,水库的鱼类区系组成是渔业资源增殖的基本措施之一,移植驯化银鱼是近来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获得明显的效益的一例。作者结合教学工作,搜集了银鱼移植驯化的许多资料,就我国湖泊,水库银鱼移植的现状作概述,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银鱼繁殖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一些缺乏银鱼资源的大,中型湖泊水库,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品种开展移植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国家农业部、水利部1995年以来联合在全国推广的“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实用技术,在全国许多省区已取得良好的结果。银鱼移植工作在广西起步较晚。为了使我区银鱼移植工作进一步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要十分重视银鱼移植工作中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针对广西的一些具体情况,作根据近年来阶段研究和工作实践的经验,将有关银鱼移植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屋水库于1994年移植大银鱼,1996年产大银鱼10.5t。为保持大银鱼高产和水库综合养鱼的高产高效,在调查摸清水库鱼类资源和饵料生物基础的前提下,采取控制大银鱼种群的合理密度,调整鱼类的种群结构,适度进行网箱养鱼和人工施肥等措施,使大银鱼和鲤科鱼类均取得增产。1997-1998年2年产大银鱼61t,鲤科鱼类350t,收入296万元,每公顷水面年均产鱼465kg,收入3360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银鱼移植技术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银鱼分类及分布,主要移植对象(大银鱼、太湖新银鱼)的生态特性(栖息规律、食性、年龄与生长、繁殖及发育),人工移植技术措施。分析了银鱼移植的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