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竹子蚧虫名录(同翅目:蚧总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6科40属127种,其中粉蚧乘法17属21种,蚧科3属3种,仁蚧科2属3种,毡蚧科1属5种,链蚧科5属52种和盾蚧科12属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生和寄生部位,建立了2个新组合:刺竹刺粉蚧Plancoccus bambusicola(Takahashi)(移自Planococcoides)comb.n.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 bambusus(Tang)(移自Pamicultor)comb.n.。给出2个新异名:即Nipponalerda triunpha Zhang,1998syn.n.为N.leptodermis Wanget Zhang,1994的新异名,Bambusaspis nematosphaerica Zhang,1992syn.n.为B.qing7yuanensis Huet Xie,1988的新异名。参60。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玉溪绿化柿树蚧虫的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表明,玉溪绿化柿树蚧虫主要发生5科7属9种,其中8个种隶属于4科6属,还有1个未知种为未知科未知属;发生较普遍且严重的是日本龟蜡蚧、柿绵蚧、东方盔蚧3种;防治柿树蚧虫必须把好第一道防线、冬季做好预防工作、适时采用化学防治3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壳斗科植物蚧虫区系10科64属162种的名录为基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区系分析:1.区系组成;2.地理分布;3.生态习性。结果表明:该区系以壳斗科植物种类最多的云南省最丰富;头蚧科、绛蚧科的成员均寄生于壳斗科植物;链蚧科、盾蚧科分别有2、5个属的成员寄生于壳斗科植物;盾蚧科的专性寄生种类最多,达54种。  相似文献   

4.
宁夏蚧类及其天敌昆虫的系统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系统调查与研究,基本摸清了宁夏全区蚧虫及其天敌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摸清了蚧虫危害情况、发生发展规律及成灾原因,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了宁夏蚧虫的持续控制措施。所附名录中共计蚧类10科94属283种(包括2新族、3新亚族、3新属、42新种),中国新记录3属52种,并记载了蚧类天敌昆虫7目13科55种。  相似文献   

5.
该文记述了采自北京的毡蚧属 1新种———栾树毡蚧Eriococcuskoelreuteriussp .nov .,详细描述和图示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并与近似种山杏毡蚧EriococcusarmeniacusTang(1995 )进行了比较 ,二者均可依据肛前刺 2根 ,尾瓣内缘锯齿状 ,而明显区别于本属的其他种类 .新种的雌成虫与山杏毡蚧的雌成虫区别特征为 :前者触角 7~ 8节 ,触角7节时 ,第 4节最长 ,触角 8节时 (第 4节分化为 2节 ) ,第 3节最长 ;后者触角 6~ 7节 ,第 3节最长 .前者体背缘刺每腹节每侧 2根 ,后者每腹节每侧 3根 .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山西蚧害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山西省是全国蚧虫调查的贫乏省区之一,直到目前仅知4个科24属共34种。本文经过4年的详细查考,增至6个科52属108种,所以本名录共增加了2个科28个属74种,其中28属70种是本省新记录,6个属22种是国內新记录,后者在名录中以星号(*)标出。另外1个属和5个种是世界新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河南省蚧虫种群发生分布情况,2015—2017年对河南省蚧虫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蚧虫10科71属145种;河南新记录属2个,为华粉蚧属(Sinococcus Wu)和蜡粉蚧属(Nipaecoccus Sulc);新记录种7个,分别为榆华粉蚧(Sinococcus ulmi Wu)、洛阳灰粉蚧(Dysmicoccus luoyangensis LiWu)、东亚灰粉蚧(Dysmicoccus dengwuensis Ferris)、广布安粉蚧(Antonina socialis Newstesd)、堆蜡粉蚧[Nipaecoccus vastalor(Maskell)]、樟白轮盾蚧(Aulacaspis yabunikkei Kuwana)、橙褐圆盾蚧(Chrysomphalus ficus Ashmead);优势种有12个。应用多样性指数对蚧虫种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mpson指数(1-λ)介于0.693 9~0.892 1,Shannon-Wiener指数(H')介于0.764 6~1.039 0,均匀度(J)介于0.801 3~0.997 5,说明河南省蚧虫物种多样性丰富。区系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蚧虫以东亚成分为主体,在地理区划上属古北界和东洋界交汇处。  相似文献   

8.
黄岩区森林植物蚧虫种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浙江省黄岩区蚧虫的种类、分布和寄主植物 ,先后对全区 1 5个乡镇、 1个林场和 1个公园的主要森林植物进行了重点地块详查和面上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查。结果表明 ,全区有蚧虫 8科 37属 5 2种 ,分别寄生于 4 9种森林植物。为我区今后对蚧虫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表 1参 2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了粉蚧科安粉蚧族的中国种类,计有7属16种,其中包括2新种,即湖北安粉蚧Antonina hubeiana sp.nov.和梵净巢粉蚧Nesticoccus fanjingensis sp.nov.,并提供了该群中国种类的分属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了粉蚧科安粉蚧族的中国种类,计有7属16种,其中包括2新种,即湖北安粉蚧Antonina hubeiana sp.nov.和梵净巢粉蚧Nesticoccus fanjingensis sp.nov.,并提供了该群中国种类的分属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中国陆地-淡水缓步动物分类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缓步动物门的系统分类研究进展,初步分析了中国陆地-淡水缓步动物分类组成。全世界已描述发表的缓步动物种类约1 000种,隶属3纲、5目、13科、70余属。中国的缓步动物共计161种,隶属2纲、3目、5科、20属。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仙居县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初步统计,浙江省仙居县约有种子植物有142科,616属,1 347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裸子植物约5科,10属,14种;被子植物约有137科,606属,1 333种。该区系中优势科明显,20种以上的科有18个,虽只占科总数12.68%,但占总属数的56.01%和总种数的59.76%。本区系植物成分较为复杂,5种以下的少型属和单型属有562个,占属总数的91.23%。仙居种子植物区系属的成分中,温带分布型占比例较高,占53.08%;热带分布类型也有相当的比重,占44.57%;中国特有属有13个,占2.36%。国家首批保护的植物14种。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整个欧亚东大陆北半球上一个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大量的古老孑遗植物.3 a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区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28种,隶属19科26属.其中菌类植物有1科1属1种,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3科20属21种.通过分析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活型特征、地理分布特征、保护现状及致危原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对策.表4参17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吴起县1998年确立了封山退耕的战略,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实施退耕还林后,吴起现有种子植物56科160属235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53科157属232种。中国特有属2个,包含中国特有种2个。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包括了种子植物科的8个分布类型和2个变型,以及种子植物属的14个分布类型和11个变型。温带成分构成了本区系的主体,本区系属于温带性质。同时本区系又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性。  相似文献   

15.
对江西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区的种子植物共计156科610属1 328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51科600属1 315种。含20种以上的科共16科,单、寡种属共554属,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科居多,共68科;其次是世界分布科,共29科。在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泛热带分布最多,北温带分布次之,说明该区的植物区系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6.
关于胡氏《中国昆虫名录》(蚧类)的评论和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蚧虫研究史分为早、中、近三期。早期自 1848年至 1935年 ,研究工作几乎全被外人控制 ,资料和标本散落欧、美、澳、日诸国 ,因而造成国人编写动物志的极大困难。 1848年为法人Charvannes氏订定白蜡虫拉丁学名的首年 ,自此直至 1935年胡经甫的《中国昆虫名录》 (蚧虫科 )出版 ,收录 7亚科 47属 165种。这个数字嫌太少 ,那么究竟有多少呢 ?这个问题困惑着动物志的编写者。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和阅读大量文献 ,并详细评论和考订 ,终于写成本文。本文最后指出 :在这个早期 ,依现代分类阶元排列 ,澄清胡氏名录有真正种 15 2种 ,漏录达168种 ,两者合计为 32 0种 ,归属于 12 0个属 ,11个科  相似文献   

17.
思茅松害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载思茅松害虫5目11科28属37种,其中半翅目2科2属2种,同翅目2科2属3种,鳞翅目3科5属6种,鞘翅目3科15属21种,膜翅目1科4属5种;以鞘翅目种类最丰富,鳞翅目次之,膜翅目第三;思茅松害虫以枝干害虫种类最丰富,针叶害虫次之,种实害虫第三;松墨天牛、纵坑切梢小蠹、马尾松角胫象是主要枝干害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南华松叶蜂、广西新松叶蜂为主要针叶害虫,微红梢斑螟是主要球果害虫.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昆虫多样性,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考察、分析该保护区的昆虫丰富度,合计记录12目,110科,604属,934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新增记录1目,9科,127属,287种,显著丰富了蚁科、叶蝉科、蛱蝶科、白蚁科的物种。丰富度分析表明,在科级和属级阶元上丰富度依次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在种级阶元上丰富度依次为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以往对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的研究比较全面,对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翅目及其他小目的调查明显不足。与高黎贡山、文山、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考察结果相比较,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丰富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四方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方湖湿地是淮河流域的重要湖泊湿地。调查共发现湿地维管植物61科129属165种;恶性杂草共有15科22属23种,区域性恶性杂草有9科11属13种。外来植物有9科13属14种。国家保护植物3种:莲(N.nucifera)、野大豆(G.soja)和野菱(T.incisa)。该湿地总体状况良好,是典型的草型湖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