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宿州的西二铺村和湖町村分别设置了农民习惯施肥(CK)处理、配方肥处理、配方肥分别配施锌肥和硫肥处理以及同时配施锌肥和硫肥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配方肥显著增加了小麦产量,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进一步增加了小麦产量,进而提高小麦经济效益;同样,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提高了小麦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幅达到35.0%、107.0%、99.1%。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增加了籽粒锌和硫的积累量,对籽粒锌含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籽粒硫含量影响不明显。不同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差异均不显著,但增施锌肥和硫肥提高了小麦籽粒的谷醇比,降低了直支比,有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因此,在土壤锌和硫含量较低的地区,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能促进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生产中磷锌最佳施用比例,通过随机区组的方法进行相关配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P-Zn配施对水稻收获穗数和穗重存在一定影响,不同施磷区施锌对收获穗数造成的效果不同;低磷区和中磷区配施锌肥穗重降低,无磷区和高磷区配施锌肥穗重增加.不同P-Zn配施对水稻产量表现为低磷区增施锌肥对产量有负面效果,高磷区增施锌肥具有正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氮锌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其氮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扬麦16号’作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的条件下,研究2种氮肥用量、6种施锌量与4种施锌方法对小麦产量与成熟植株氮锌含量的效果。结果:锌肥施用既可以增加小麦产量,又可以增加其氮锌含量,且增加量随施锌量增加而显著提高。不同的施锌方法在提高小麦籽粒的锌含量上,其效果从高到低为叶面喷施与土施(S50+F2)、叶面喷施(F2)、土施(S50)和对照(CK),其中叶面喷施锌肥效果显著高于土施效果。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和小麦植株氮锌含量有积极影响,高施氮量效果优于常规施氮量。结论:合理施用氮锌肥料与采取正确施肥措施是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氮锌配施对小麦产量及其氮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扬麦16号’作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的条件下,研究2种氮肥用量、6种施锌量与4种施锌方法对小麦产量与成熟植株氮锌含量的效果。结果:锌肥施用既可以增加小麦产量,又可以增加其氮锌含量,且增加量随施锌量增加而显著提高。不同的施锌方法在提高小麦籽粒的锌含量上,其效果从高到低为叶面喷施与土施(S50+F2)、叶面喷施(F2)、土施(S50)和对照(CK),其中叶面喷施锌肥效果显著高于土施效果。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和小麦植株氮锌含量有积极影响,高施氮量效果优于常规施氮量。结论:合理施用氮锌肥料与采取正确施肥措施是提高小麦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锌肥对内陆干旱区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指导锌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棉花生育期设喷施锌肥和喷施清水两个处理,每处理土壤施锌用量分别为O、10、20 kg/hm2,通过2a田间试验,研究棉花产量、品质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特征.[结果]喷施锌肥并土施10或20 kg/hm2但不喷施锌肥时,棉花产量及增产率最高.施锌方式处理间,喷施锌肥对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及伸长率无显著影响,土施20 kg/hm2锌肥降低了马克隆值;土施锌肥处理间,锌肥显著增加纤维长度和比强度,降低了整齐度及马克隆值.施锌后棉花对氮、磷、钾的吸收增加,其吸收比例因施锌方式及施锌量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总体上养分吸收比例N高于P低于K.土施锌肥P/N由0.31降低到0.29,K/N由1.09升高到1.17.[结论]土壤施锌是提高棉花单株结铃数的重要途径.在稳定提高单株结铃数的基础上,花期喷施锌肥促进单铃重增加,且提高棉花对氮磷钾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低锌旱地土施锌肥对小麦产量和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壤有效锌含量低是制约西北旱地冬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的关键问题。采用连续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0、10、25、50、100、150 kg·hm-2 6个锌肥(ZnSO4·7H2O)水平,研究了施锌对小麦产量、籽粒锌含量和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影响,分析了西北旱地冬小麦土施锌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锌肥用量增加,土壤有效锌含量显著提高,但小麦产量无明显变化,小麦籽粒锌含量两季最高值分别为19.8、32.1 mg·kg-1,比不施锌提高32%和44%,却依然低于40~60 mg·kg-1的推荐含量,总锌利用率不到1%。因此,在西北旱地,不建议通过土施锌肥来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微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洛旱7号和洛麦22为材料,在小麦拔节中期、抽穗前(拔节末期)叶面喷施微肥,研究喷施微肥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生物学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锌、铁、硒3种微肥对小麦产量均有所提高;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喷施3种微肥后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喷施锌肥和硒肥较显著提高了籽粒中锌和硒含量,施锌后籽粒锌含量较对照提高了2.48%和12.2%,喷施硒后小麦籽粒硒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59.9% ~ 717.7%,施铁后小麦籽粒铁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4%、5.9%.[结论]在施氮、磷、钾的基础上配施微量元素肥料能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小麦籽粒的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锌肥在水稻上的适宜用量,开展了水稻施用不同用量锌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施锌量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施锌量为15 kg/hm~2时产量最高;施用锌肥,可促进氮素吸收,并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水稻产量;水稻籽粒锌含量随施锌量增加而增加,显示存在奢始吸锌可能。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小麦生产中基施锌肥的适宜用量及对小麦生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减少缺锌对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开展了小麦基施锌肥效果试验,试验设置0.3、0.6、0.9、1.2、1.5、1.8、2.1 kg/亩共7个锌肥梯度处理。结果表明,基施锌肥0~0.6 kg/亩时,小麦穗粒结构、产量无显著差异;基施锌肥0.9~1.5 kg/亩时,小麦有效穗数、产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也较高;基施锌肥1.8~2.1 kg/亩时,有效穗数、产量虽高于CK,但增幅缓慢下降。因此,在试验土壤、栽培条件下,锌肥适宜用量应控制在0.9~1.5 kg/亩,用量过少增产作用不明显,过量施用也不利于增产效应的发挥。对于锌肥追施、喷施等不同施用方式的具体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施锌对不同筋力型小麦产量、氮素积累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选用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矮抗58和弱筋品种郑麦004,设置5个(0,5,10,20,40 mg·kg-1)锌肥水平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锌显著影响3种筋力型小麦的产量、氮积累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郑麦9023和矮抗58在锌质量分数为10 mg·kg-1时,产量、子粒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郑麦004在锌质量分数为5 mg·kg-1时,产量达到最大,锌质量分数为10mg·kg-1时,子粒氮积累量和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由此得出,施用锌肥能够提高不同筋力型小麦产量、氮积累量及蛋白质含量,且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对锌的需求量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叶面喷施锌肥对小麦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农19为试材,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进行了锌肥不同时期和用量对小麦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施锌后产量提高,其中以苗期和拔节期各喷1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玉米生产合理使用锌肥,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分析玉米不同生长期不同施锌量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适量根外追施锌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同一施锌量在玉米不同生长期根外追施其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但不同施锌量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且差异显著,追施锌肥的玉米综合性状优于不施锌肥。在玉米生长期以每亩追施纯锌1.5公斤平均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开展水稻施用不同用量锌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施锌量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施锌量为15kg/hm3时产量最高;施用锌肥,可促进氮素吸收,并通过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水稻产量;水稻籽粒锌含量随施锌量增加而增加,显示存在奢始吸锌可能。  相似文献   

14.
氮锌配施对小麦产量及氮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扬麦16号’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2种氮肥用量下6个施锌量和4种施锌方法对小麦的产量和成熟期植株的氮、锌含量及累积量的效应。结果表明:锌肥的施用在增加小麦产量的同时,也显著增加小麦植株的锌、氮含量,且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施锌方法在提高籽粒锌含量上从高到低依次为叶面喷施与土施(S50+F2)、叶面喷施(F2)、土施(S50)、对照(CK),且叶面喷施锌肥的效果显著高于土壤施用。氮肥用量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和小麦植株对氮、锌的吸收与累积,表现为高施氮量处理高于常规施氮量处理。籽粒中的氮含量和锌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施氮量和常规施氮量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4 9和0.885 1。在本试验条件下,合理运筹氮、锌肥料和优化施肥措施是提高小麦产量与籽粒锌营养品质的一个快速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宜兴市万石镇开展了水稻不同锌肥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锌含量 1.9mg/kg 的情况下,水稻增施锌肥对株高、穗数、千粒重等影响不明显,对增加每穗实粒数有明 显的促进作用;不同锌肥用量下,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实际产量增幅在1.46%~9.27%之间,以施 用11.25kg/hm2锌肥所获得的产量和净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16.
明确基肥施用锌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21年在安徽省巢湖布置了中稻不同锌肥用量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通过对不同锌肥用量下水稻产量、锌养分吸收、稻米品质和土壤有效锌含量差异分析,明确安徽省巢湖中稻的锌肥施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基施锌肥水稻增产2.9%-5.8%,增产效果随着锌肥用量的增加表现为增加趋势。除了产量表现为增加趋势,施锌也明显增加水稻不同器官中锌的含量,与不施锌肥相比,水稻籽粒锌含量增幅为17.4%-32.0%,茎秆锌含量增幅为55.4%-68.9%;水稻籽粒锌积累量增幅为19.6%-32.1%,茎秆锌积累量增幅为19.0%-35.2%。除之之外,施锌肥后明显改善了稻米品质,与不施锌肥相比,施锌肥增加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综上所述合理的施用锌肥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稻米中锌的含量,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提高土壤中有效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初步明确不同施锌方式对覆膜水稻产量、锌积累及分配的影响,进而为施锌覆膜水稻的高产高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川中丘陵区采用土施锌肥,喷施锌肥及土施+喷施锌肥3种不同施锌方式,在推荐施氮(120 kg/hm~2)和传统施氮(180 kg/hm~2)水平下,对覆膜栽培水稻的生产力和锌肥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推荐施氮水平下,各施锌处理均能提高覆膜水稻的产量,以土施锌肥为最佳处理,传统施氮水平下施锌肥不能提高覆膜水稻产量。推荐施氮,土施锌肥处理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最高,分别6890,12 190 kg/hm~2,土施+喷施锌肥处理可以提高覆膜水稻秸秆的收获量。施锌处理的覆膜水稻秸秆和籽粒锌吸收量均高于不施锌处理,推荐施氮水平下不同施锌方式覆膜水稻秸秆和籽粒的锌吸收量均相对高于传统施氮水平下的相同处理,喷施锌肥能促进覆膜水稻秸秆的锌吸收,土施锌肥能促进覆膜水稻籽粒的锌吸收,以推荐施氮,土施+喷施锌肥处理秸秆、籽粒及地上部分的锌吸收量为最高,分别为198.6,212.2和410.8 g/hm~2。【结论】各施锌处理下覆膜栽培水稻秸秆、籽粒吸氮量及地上部分总吸氮量均高于不施锌处理,不同施锌方式间氮收获指数差异不显著,以推荐施氮(120 kg/hm~2),土施锌肥处理更利于覆膜水稻对氮肥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配方肥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抗倒伏性的影响,在安徽省小麦主产区设置了农民习惯处理、配方肥处理、配方肥分别配施锌肥和硫肥处理及其同时配施锌肥和硫肥的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相比,5个配方肥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配方肥配施锌和硫肥提高了小麦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幅达9.6%、92.6%、54.1%;配方肥配施锌和硫肥降低了小麦的株高,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指数.  相似文献   

19.
研究施用不同量的锌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锌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产量随锌肥施用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土壤锌含量较低地区适量增施锌肥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过量增施锌肥反而起到毒害作用降低玉米产量。通过本试验研究,可为玉米在农业生产中微量元素锌的施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锌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作物缺锌会出现幼叶变小、节间缩短等情况,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同的锌肥施用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本研究在同等锌肥施用量的条件下,设置滴灌施肥、叶面喷施、底施处理,以不施锌肥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锌肥施用方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叶面喷施和底施3种锌肥施用方式均提高了设施番茄的产量,降低了果实酸度,提高了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锌含量。其中以滴灌施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大,且操作简便,为设施番茄最佳的锌肥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