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松容器育苗技术综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松容器苗进行不同的苗木类型的落地和离地培育以及不同育苗技术措施的试验,结果表明幼苗切根落地培育对云南松苗木的高、径生长和根系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育70天左右的苗木,多数能形成长度为10cm左右的3~8条根系,且地上部分粗壮,增强苗木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利于造林成活率的提高。用云大-120、根宝二号稀释液喷洒苗木以及容器采用不同基质等处理,对70天左右的苗木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容器类型及施肥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容器类型、基质施复合肥比例和施缓释肥时间的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以弥渡县云南松种子园的种子为材料,采用L_9(3~4)正交设计开展苗木培育试验,测定苗木的生长量指标。结果表明,苗龄127d时,不同处理组合(含对照)苗木的平均地径0.80~1.43mm、苗高2.9~8.3cm、冠长1.1~5.7cm、主根长8.1~17.8cm、一级侧根长2.6~7.2cm和一级侧根数9.1~20.3条/株,处理组合间以上指标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影响苗木地径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基质施复合肥比例(质量比),基质施0.2%的复合肥可促进苗木地径生长;容器类型是影响苗高、冠长、主根长和一级侧根长的主导因子,白色塑料容器极显著地促进苗木的主根和一级侧根伸长(P0.01);一级侧根数则主要受施缓释肥时间的影响。一级侧根发育协调苗高共同生长,根系伸长则与苗高生长存在养分竞争关系。施复合肥0.4%的基质置入无纺布容器中于苗龄35d时再施缓释肥(1g/容器)的处理组合,有益于苗高和冠长生长,此处理组合可应用于相同气候和基质的云南松苗木培育生产实践中。容器选择结合施肥可消除云南松蹲苗现象,促进其苗木生长,缩短云南松壮苗的培育期。  相似文献   

3.
分析山乌桕绿化大苗培育中采用控根容器和密度动态调控育苗的经营效果。采用控根容器培育的山乌桕绿化大苗与普通无纺布容器苗比,苗高间差异不显著,地径显著大于普通无纺布容器苗,高径比生长协调,苗木较粗壮,主根长显著较短,而一级侧根数和根系生物量显著大于后者。控根容器培育的苗木根系多、不缠绕、无畸形,空间分布合理,苗木质量优于后者。不同密度育苗对山乌桕2 a苗龄绿化大苗根系影响不显著,但2 a苗龄摆放密度9株/m2的苗高、地径总体表现最优。因此,山乌桕2 a苗龄绿化大苗培育进程中,采用控根容器和密度动态调控可以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4.
该文报道了薄壳山核桃大田播种育苗和火箭盆、无纺布、塑料钵容器等育苗方式对苗木生长及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高度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其中火箭盆容器培育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大,为39.14 cm和0.96 cm;无纺布容器苗和大田播种苗次之;塑料钵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小。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的主根长度、主根直径、1级侧根数、1级侧根平均长度、根鲜质量、根干质量、茎鲜质量、茎干质量、根茎鲜质量比和根茎干质量比等指标影响显著,火箭盆容器和无纺布容器培育的苗木侧根系发达,根系质量好;而大田播种苗和普通塑料容器苗的主根发达,侧根少,根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氮肥施用量或容器深度可有效调控苗木质量,本研究同时采用2种措施培育容器苗,探讨2种措施对苗木质量提升的叠加效应,为丰富苗木质量调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栓皮栎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2个施肥水平(100 mg N·株~(-1))及2个容器深度(25,36 cm),通过测定第1年生长季末栓皮栎苗高、地径、生物量、养分浓度以及不同径级根系体积、表面积、长度。【结果】施氮肥与容器长度交互效应对根氮浓度和中等径级根系(2~3 mm)的根体积、表面积显著,25 mg N-36 cm组合有利于中等根系径级生长,100 mg N-36 cm组合有利于根系氮浓度提高,这表明交互效应对地下部分的影响大于地上,2种措施交互作用通过影响根系来调控苗木质量。主效应表明,充足施肥量有利于地径生长、根氮和钾浓度提高;容器长度对根系结构的影响较施氮量显著,深容器可促进根系径级为3~4 mm的根系发育,否则造成窝根;长容器可促进苗高生长、茎生物量积累以及茎氮浓度提高。【结论】苗木生长、养分、根系结构对施氮量与容器深度的交互效应与主效应响应规律证实2种措施相结合调控苗木质量的必要性。主根发达树种栓皮栎容器苗最佳组合为100 mg N和36 cm深的容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苗木产业发展和干旱地区极端环境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无纺布容器育苗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试验以蘑菇菌渣(30~40%)+森林土(60%~70%)混合发酵腐熟后作为育苗基质,利用无纺布容器、塑料袋容器进行不同质地、不同规格的油松移植苗培育。结果表明,无纺布容器油松移植苗的高生长、地径生长优于塑料袋容器苗,而且克服了常规塑料袋(钵)容器苗圈根、窝根等不足,具有根系易穿透、不窝根、根系发达,苗木生长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选择容器袋的时候,可视造林地的地理条件、苗木的植株大小、运输距离长短而定。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方法具有透气性好、牢固可靠、苗木容易与土壤接触并生根发育、成本投入低、质量小、好运输等诸多优点,相比于塑料容器育苗方法而言,对土壤几乎没有污染,适合大力推广。选择文山地区苗龄在160 d左右的云南松苗木作为试验材料,通过L_9(3~4)正交设计方式,按照无纺布容器规格、培育基质以及追肥进行3因素3水平苗木培育试验,分别于苗龄190 d和250 d时对地径和苗高进行测定,围绕试验因素的水平跟不同组合对苗木生长状态的影响展开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苗龄190 d和250 d时,苗木的地径和苗高平均值分别为1.19~1.72 mm、1.89~2.23 mm和1.36~3.40 cm、 3.11~4.09 cm, 2个苗龄的地径和苗高由于容器规格大小、基质配比和根博士浓度组合的不同而呈现出的差异是极其显著的(P0.01)。云南松对空间和养分需求具有动态的变化;森林土6份+碳渣3份+珍珠岩1份的组合基质对其苗木生长更加有利。苗高与地径呈y=1.2322x+0.8013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应用舒根型容器与半轻型基质培育马尾松苗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报道应用根型容器与半径型基质培育马尾松优质容器3a的研究结果。(1)舒根型容器培育苗木根系顺导向槽往下伸展,不会形成卷曲根,并可通过空气自然截根,促使产生大量侧,须根,同时根系与其质紧密结合形成牢固的根团,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2)现任两舒根型容器相比较,以合式容器为优,苗高生长与苗株生物量要比管形容器分别大12.8%和24.6%,茎根比小根系发达,苗木质质量高。(3)在基质比较试验中,按苗  相似文献   

9.
控根容器对苗木根系构型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苗木质量和移栽成活率,比较了控根容器和普通容器对舟山新木姜子和红楠苗木根系构型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根容器培育比普通容器的苗木根系长度增长率分别高13.3%和10%,0.5mm以下细根数量分别多8.4%和7.5%,根系表面积增长率分别多19.8%和16.8%,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上移,整体比重更加均匀,移栽后成活率分别提高15.8%和10.5%,而且可以实现全年造林。试验证明,控根容器可以显著改善苗木根系构型,提高造林成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2种规格的硬塑料容器和2种规格的无纺布容器为试验材料,培育华北落叶松容器苗,采用嵌套实验设计,并用底部渗灌技术为苗木提供水分,通过比较苗木形态指标和营养元素,研究容器类型及规格对底部渗灌下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塑料容器苗木的苗高、地径及单株生物量较无纺布容器高出31%、39%及71%,根和茎中的氮含量是无纺布容器的4倍和3.7倍;长规格容器仅明显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根生物量和根氮含量较短规格容器分别高出36%和25%。因此,在底部渗灌下培育华北落叶松容器苗,保水保肥性强的硬塑料容器可培育出高质量苗木;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短规格容器可应用于底部渗灌下一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舒根型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主要报道应用舒根型容器与半径型基质,培育了马尾松优质容器苗3年的研究结果;(1)舒根型容器培育苗木,根系顺导向槽往下伸展,不会形成卷曲根,并可通过空气自然截根,促进产生大量侧,须根,同时根系与基质紧密结合形成牢固的根团,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2)两种舒根型容器相比较,以盒式容器为优,苗高生长与苗株生物量要比管形容器分别大12.8%与24.6%,茎根比小,根系发达,苗木质量高;(3)在基质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氯化锌控根处理对榉树容器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状况的影响,为确定榉树容器苗控根的最适氯化锌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榉树容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不同浓度的氯化锌控根处理,试验结束后测定苗木质量形态和生理指标,重点关注苗木的根系形态和营养状况.测定的形态指标包括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兴安落叶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容器育苗过程中,由于育苗容器的容积小于苗木根系在苗床上所占有的体积,给幼苗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加拿大的试验结果表明:裸地苗床上一株根长为20cm的苗木所占据的土壤体积为700cm~3,而一般生产中使用的容器容积仅为200cm~3左右。因此,在培育容器苗时,按苗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适时、适量施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只论及氮、磷二元素不同施用量对兴安落叶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可有效调控苗木质量,同时采用2种措施培育苗木,从苗圃和造林2个阶段探讨对苗木质量的叠加效应,为丰富苗木质量的调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栓皮栎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将胚根短截(RP)和不短截对照(CK)的种子分别播在2种容器(D40,Slit)中,测定苗圃阶段栓皮栎根系结构、生长、养分浓度和造林效果。【结果】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的交互作用对根系结构和养分浓度影响显著,D40-CK组合促进2 mm径级根系发育,并提高根系总表面积和体积,而D40-RP组合有利于提高K浓度,证实2种育苗方式组合研究的必要性。主效应表明,D40容器更加有利于2~5 mm径级根系发育和苗木地上部分的生长,但导致苗木根茎比下降;造林1年后依然促进幼树高和地径生长;造林2年后,促进作用消失。胚根短截抑制5 mm径级根系发育,并且对苗高、地径和根生物量有负面影响;造林1年后,对幼树高和地径的抑制作用依然存在;造林2年后,胚根短截处理的成活率显著降低,但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结论】苗木根系结构、生长、养分和造林初期效果证实采用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组合调控苗木质量的必要性。培育主根发达树种栓皮栎的最佳组合为D40容器和胚根不短截(CK)。  相似文献   

15.
对16介常见阔叶乔灌木树种的塑膜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除个别难发芽树种外,均可于80~100d 内形成完整根系;基质施加吸水剂可提高苗木抗旱能力,延缓苗木产生萎蔫时间20d 左右;床面铺垫涂硫化铜牛皮纸,可有效抑制苗木主根生长,增加侧根条数,是培育根系完整、健壮、侧根发达的容器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先杞一号”是茄科、枸杞属灌木,是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园艺所选育出的枸杞新品种。喜光,适于温凉气候,耐盐碱能力极强,且耐旱耐湿;具有根深、速生、萌蘖性强等特点,是盐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和先锋树种。先杞一号容器育苗是在容器中装入育苗基质,通过水肥管理等措施培育苗木。容器苗与裸根苗不同,其根系在容器内形成根团,起苗时不伤根,运输中根系不失水,栽植时苗木带有完整的根团,栽植后成活率高。容器育苗周期短,出苗整齐,生长快,苗木保存率高,容器苗造林不受季节限制,随出圃随造林,是夏秋季、雨季造林和补植的惟一苗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底部渗灌条件下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的最佳水肥组合,完善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为规范底部渗灌技术下容器育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灌水梯度、3个施肥浓度,共15个水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培育1年,通过对苗木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结构、基质化学性质等指标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相比较,研究容器苗底部渗灌条件下不同水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长、根系形态结构及基质化学性质的影响,探讨水肥效应与苗木质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华北落叶松容器苗底部渗灌的最佳灌水量和缓释肥量。【结果】苗木生物量及根系形态指标均随灌水梯度及施肥量的增大呈先逐渐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根冠比随水分梯度的增大逐渐减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底部渗灌条件下,华北落叶松当年生容器苗最佳水肥组合为75%灌水梯度和100 mg·株-1施氮量,此处理下的苗木生物量达到0.64 g·株-1,根系细根(0.0<D≤0.5 mm)所占比例最大,根累计长度、根累计表面积和根累计体积分别为82%,62%和46%。各处理的基质 pH5.5~6.5之间,电导率0.75~2.0 mS·cm -1,均在苗木生长的适宜范围内。【结论】与上方灌溉相比,底部渗灌下适宜的水肥配比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长,细根更发达,利于苗木吸收营养,苗木质量明显提高;而且底部渗灌条件下育苗基质的 pH值、EC 值均在植物生长安全范围内,这为底部渗灌技术在我国造林树种容器育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控根快速育苗技术是一种以调控植物根系生长为核心的新型育苗方法,它由控根育苗容器独特的设计原理和专用育苗基质的科学配方,以及辅助控根培育管理技术组成。主要优点是生根快,生根量大,苗木成活率高,移栽方便,育苗周期均缩短50%左右,后期管理工作量减少50%~70%,苗木侧根的总数量比常规育苗侧根增加20~30倍,市场销售价格是普通大田育苗的2~3倍,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造林用苗木,一般都在苗圃中露地培育。裸根栽植。容器育苗是在装有培养基质的各种容器中培育苗木,苗木根系在容器中形成,造林时带着完整的根团土栽入造林地。由于根系不受损伤,不被风吹日晒,栽植后无缓苗期,从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的初期生长量。对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和某些栽植后较难成活的树  相似文献   

20.
容器苗根系畸形现象比较严重,采取一定的控根技术可有效改善根系分布,增加侧根数量,提高容器苗质量。试验选用不同控根方法对苦楝苗木进行容器育苗对比试验,阐明了不同控根方法对苦楝苗木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气修根效果显著,特别是空气控根和化学控根结合的方法处理的苗木其根系成团现象比较明显,侧根数、根系活力等指标与其他处理间均达极显著差异。化学控根采用碳酸铜浓度为100~150 g/L时培育出的苗木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