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苑士涛  史少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50-8951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2001~2010年总计10年来我国有关芝麻(Sesamum indicum)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469篇,第1作者312人,确定了11位核心作者、19种核心期刊9个第1作者核心单位。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外期刊英文文献浅析芝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4-2013年国外科技期刊发表的芝麻相关英文文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重点阐述了其年度变化、期刊类别和学科分布情况,综述了国外芝麻相关各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对今后我国芝麻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病害防控、高产栽培、精深加工等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与思考,为芝麻生产与加工技术研发以及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1990~200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杉木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相关数据做出定量分析,并依据有关分类法对文献年度分布、研究领域分布、来源期刊分布、期刊类别、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杉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了1979至2009年8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检索的122篇格氏栲文献的研究领域、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省份分布及作者人数构成等内容。结果显示:目前格氏栲研究领域较宽,主要分布于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宏观领域;总体研究水平较高,核心期刊文献量达68.03%;研究地域具有局限性,主要集中在福建省,该地文献量高达95.90%;研究合作较频繁,多人合作完成的文献占71.31%。  相似文献   

5.
赵静娟  郑怀国  谭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38-20440
基于Web of Science,从发表时间、国家/地区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被引频次等方面对1980~2008年玉米育种研究领域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描述了玉米育种研究论文的时间、空间分布,并初步明确了玉米育种研究的核心期刊、核心作者、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4~2010年我国有关桑树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分布、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347篇,第一作者261人,确定了8位核心作者、9种核心期刊和4个第一作者核心单位。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2000年—2010年总计11年来中国有关黄粉虫的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386篇,第一作者242人,确定了7位核心作者和10种核心期刊。从而揭示了近11年来中国黄粉虫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6—2010年总计15年来,我国有关蚜虫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339篇,第一作者290人,确定了6位核心作者和9种蚜虫文献研究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9.
骆秀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32-16434
以1981~2011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研究文献的数量、年份分布、文献作者与作者地域分布、载文期刊的分布、研究领域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揭示我国无芒雀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近30年国内无芒雀麦相关研究文献总量157篇,第一作者102人,载文期刊56种;有11位核心作者和4种核心期刊,研究领域集中在栽培技术、生理生态、品种选育与引种、种质资源、抗性鉴定和加工利用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了解我国萝卜研究现状,为相关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86—2016年我国有关萝卜研究文献的年份分布、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文章重要性、核心作者群分布、发表期刊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萝卜有效文献量878篇,期刊263种;研究领域主要为萝卜栽培、育种、生物技术等方面;确立了汪隆植等一批核心作者。近年来,有关萝卜的文献数量增加,但质量提升尚未跟上;有关大分子和组学等方面研究文献相对较少;未来萝卜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应适当偏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芝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是重要出口创汇农产品。芝麻种质资源利用率较低,限制了芝麻科研、生产及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对芝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评价、核心种质构建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当前芝麻种质资源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江西芝麻产业现状、限制因素、发展潜力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15  
江西是我国第四大芝麻主产区,芝麻是江西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芝麻产业对全省农业发展、食用油供给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江西近30年(1979~2008年)芝麻产业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概述了江西芝麻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了江西芝麻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和发展潜力,讨论了江西芝麻产业发展对策,为江西芝麻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中国科技期刊质量未能全面反映出中国科技发展真实水平的情况,以SCI收录的国外农艺类期刊以及国内农艺类核心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库检索定量分析中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的程度及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优秀农艺类期刊论文外流篇数和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2012年外流篇数和比例分别达到930和17.54%,是2003年的5倍和3.2倍,且大多流向同领域的优秀国际期刊。进一步分析论文外流的原因及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警示,以期对国内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2008年—2017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64个主要国家合作发表的SCI、SSCI和ESI论文为数据集,分别从与中国合作论文总量、ESI论文合作数量、合作论文数量占其国家发文总量、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国家、研究机构和研究领域等几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科研合作强度、合作深度、合作广度和合作影响力,希望为构建中国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科技组织间的合作机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合作论文总量和ESI合作数量都明显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在一带一路国家高质量论文中中国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中国同时与多个“一带一路”国家ESI论文合作较少,发达国家是合作中的重要参与者,尤其是美国;ESI合作论文发文期刊都是各学科领域影响力较高的期刊,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高能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碳纳米复合材料以及网络模型设计和算法等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2013-2018年全球玉米育种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工具,从研究实力及分布、研究前沿、研究热点和主题演进等方面对2013-2018年玉米育种研究的科技论文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是全球玉米育种研究兼具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领军者,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农业部农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农业大学是重点研究机构;国际合作由区域内部逐渐向跨地区合作模式转变;作物驯化、主效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基因选择和利用辐射创造突变体及定位研究是玉米育种的研究前沿。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重视科研成果质量,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合理布局研究力量,把握发展机遇,追求科研创新,提高我国玉米育种的全球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中美两国物联网研究状况的差异,客观认识中国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实力、研究水平和研究状况,为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文章以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收录的2009年—2018年中美物联网领域的学术论文为数据源,应用文献计量和词云分析的方法,从论文产出、学科、关键词、高被引论文等几个角度揭示中美物联网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相关论文数量高于美国,但是论文影响力与美国存在差距,今后中国应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力,拓宽物联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特别是加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及时掌握国内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科研发展动态,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选取中国知识链接数据库2012—2016 年的分类号为S96 的论文及其在2017 年的被引数据,从学科发文量、高被引、主题关联、学科高影响力期刊、高被引作者及机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6 年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共有14168 位来自6358 所机构的论文第一作者在996 种期刊上发表了20789 篇学术论文,有3427 篇在2017 年被引用,整体被引率为21.3%,总被引频次为5459 次,篇均被引0.26 次。2017 年被引频次位居前10 位的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10.1 次,是全部38 篇高被引论文篇均被引频次的1.4 倍。氨基酸、生长性能、脂肪酸等关键词的使用频率较高,是2017 年学科的研究热点;以氨基酸、脂肪酸、肌肉、质构特性、营养价值等关键词为主要节点的多个概念相互关联,构成了学科内最为突出的研究主题簇。h 指数位居前3 位的期刊分别是《水产学报》、《动物营养学报》和《水生生物学报》。高被引作者的5 年学科发文数量1~11 篇不等,同时,作者学科发文的期刊分布在1~8 种间。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的高被引作者的论文合作现象比较普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科研基础不断夯实,水产养殖技术研究能力不断提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为主体,以《水产学报》、《水生生物学报》及《中国水产科学》为载体的水产养殖技术学科发展将会得到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85—2015年中国县域芝麻生产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我国芝麻生产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1985—2015年的我国县域芝麻生产统计数据,采用集中度、重心迁移、产量贡献率、优势度等指标,对我国芝麻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15年,我国芝麻产量和面积的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山脉一带和辽宁省西北部;全国芝麻单产水平不断提升,种植面积自2000年起小幅缩减,而产量变化处于明显的波动状态。2)30年间,全国芝麻产量集中度和面积集中度变化波动较小,集中地区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国芝麻产量、面积重心同步向南偏西方向迁移,迁移距离分别为252和344 km。3)我国芝麻生产的主导因素一直为面积,占比为40.0%—49.9%;我国芝麻的生产优势区主要在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近30年来,我国芝麻种植变化受其自身特性、病虫害、湿害以及政策等影响,芝麻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优化和调整我国芝麻生产的政策倾向、种植结构、良种研发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尤显关键。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育种技术是作物遗传改良的一个重要技术,通过对作物转基因育种领域的SCI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主题研究领域分析,以期获得作物转基因育种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发展态势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中国的发文数量排名第一,高达2 956篇,约占发文总量的22.1%,篇均被引频次为7.9次。机构中以中国科学院发文最多,其研究涉及一些理想植物植株模型,抗性、细胞发育、胁迫反应的锌指蛋白功能分析,利用模式植物研究生物代谢、抗病、抗逆性的机制规律等。作物转基因研究涉及最多的前三种作物分别为水稻、玉米、小麦。该结果也为我国作物转基因育种领域科研技术人员准确把握领域内发展趋势和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参考,为科研管理机构制定作物转基因育种领域扶持政策和确定重点扶持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惠青  李娟  和艳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84-4385
对2000~2009年9月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我国有关猕猴桃研究的论文数量、年代分布、研究主题、期刊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以展示我国猕猴桃研究水平和科技成果,为今后我国猕猴桃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