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白云山地处湖北咸安区大幕乡,属幕阜山脉,最高海拔高度为695米,整个山地面积约5万亩,其中有林面积约3.5万亩,茶园面积1100多亩。该地自上世纪70年代在山上兴建茶园以来,茶农从没有在茶园里施用过农药,但茶树至今一直没有受到茶叶害虫和病菌的侵害,这在整个茶叶生产中是十分罕见的。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最近笔者随茶叶专家到白云山茶园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调查。茶园长期无害虫侵害主要原因有四点: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兰岭茶厂位于湘阴县六塘镇,地处洞庭湖滨,新发展福云六号和福鼎大毫良种茶园650亩,茶园平均海拔150米。从1993年开发茶园起,就制定茶园坚决不用化学农药的方针,走绿色茶叶生产之路,茶园已实现八年未喷化学农药,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1.以市场为导向,走绿色茶叶生产之路. 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研究,当时全国有很多普通茶卖不出去,但是没有农药残留的无公害茶叶相对较少。我厂领导认识到若干年后,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茶一定会走俏市场,因此决定建设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茶园. 2.坚决不用化学农药是死命令。 良种茶建园…  相似文献   

3.
科技简讯     
近年来出现的微型喷灌系统是喷灌与滴灌技术不断改善的产物之一,它综合了两者的优点,较好地解决了诸如水源短缺、能源紧张、劳力贵重等问题。在茶园中应用的实践表明,微型喷灌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茶园灌溉新技术。微型喷灌系统(简称微喷系统)是指喷灌系统采用的是微型喷头,按照作物需要和土壤性质进行低强度喷水。这类喷头的喷射口直径为1~2毫米,工作压力较低,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茶科技专著《茶园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谱》8月上旬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张觉晚等主编,分为茶园杂草的识别和茶园草害治理两部分。第一部分收集了较常见的183种茶园杂草,每种杂草均用清晰的原色图片展示,并对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作了叙述;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茶园杂草的防治方法,将茶园杂草的识别和有效防除融为一体。该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兼有学术性和史料性,适宜  相似文献   

5.
南岳共有茶园 2 0 0 hm2 ,大多分布在海拔 6 0 0~ 80 0 m的高山 ,茶园周围植被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从 1979年起山上茶园全面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以后新开发的茶园也一直未使用过农药 ,1994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近几年来南岳区政府和广大茶农在湖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湖南省农业厅和湖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 ,按照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有机 (天然 )食品生产加工标准》的要求 ,根据茶叶生产的特点和南岳茶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机茶生产与加工的具体措施 ,并认真贯彻和实施。1999年 6月由南…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2月12~13日,由湖南省茶叶学会主办,湖南省茶业协会、湖南省大湘西茶产业发展促进会、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等单位协办的"2016湖南茶业科技创新论坛"在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光明村的中华黑茶园隆重召开。这是湖南省茶叶学会决定将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定名为"湖南茶业科技创新论坛"后举行的首次大型学术会议,本次论坛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邵东县双江大队茶园,原是一片荒石山,经过几年来的奋战,开辟新茶园六十亩。 图①大队的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下,以大寨精神凿石开辟新茶园。 图②梯砍茶园建成后,加强培育管理。 图③经过几年的努力,社员们获得了茶叶丰收。农业学大寨 石山建茶园$湖南省邵东县农林牧站~~  相似文献   

8.
紫娟茶树最早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职工周鹏举,于1954年在勐海县南糯山该所当时所在地的茶园中发现,1958年移至该所现址勐海乡的茶园.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特意去繁殖和研究.1985年,科技人员在该所由南糯山引种的群体茶园中发现了一株紫茎、紫叶、紫芽的茶树,经十多年的选育成为一个无性系品种.该品种于2005年11月28日由国家林业局授权保护,品种权号为20050031.  相似文献   

9.
新产品简介     
"茶树一喷早"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研制成功。该产品能提一早春茶采摘期lo天左右,并能提高茶园产量,对茶叶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双峰县自去年入秋以来,动员广大茶农改造低产茶园。全县已改造低产茶园七千多亩。双峰县茶园由于建园标准低,土层浅、土壤瘦,加上管理差等原因,低产茶园还不少。1983年亩产仅83斤。针对这种情况,双峰县人民政府于去年九月底就召开了会议,号召全县各地抓紧改造低产茶园,并下达了2800亩改造低产茶园的计划,每改一亩,经验收合格,由县发给补助款30元。梓门公社新华大队茶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省茶园鳞翅类害虫的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湖南省农业厅经作局对湖南省茶园病虫天敌普查的基础上,结合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湖南省主要茶树病虫及天敌资源调查与鉴定课题(2008FY210500-2),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于2008年8月至2011年4月对湖南省的郴州南岭茶场,桂东玲珑茶场等11个市区的20个不同茶园进行了一次系统性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茶园鳞翅类害虫种类共计161种,隶属25科,刺蛾科31种、毒蛾科29种和尺蛾科22种为主要优势科类,其中以茶尺蠖、茶毛虫和茶蓑蛾为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12.
1975年以来,湖南省益阳地区一直在进行茶树密植速成栽培试验,经过九年多的摸索和示范,已初步收到了成效。茶树密植速成栽培法很受茶农的欢迎,密植速成茶园由少到多,逐步扩大,1984年止,全区先后共建成密植速成茶园近一万亩。一、密植速成茶园的优越性 1.成园快,投产早。密植速成茶园头年种,二年收,三年覆盖度可达90%以上,比常规茶园提早3年成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由农业部投资,浙江开始在新昌县大市聚镇兴建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经过3年建设,示范场已初具规模,现有茶园面积1000亩,其中采穗园700亩、良种繁育苗圃200亩、种质资源圃20亩、设施茶园20亩、品种园60亩,年可提供无性系良种插穗40万kg ,无性系良种茶苗2000万株.  相似文献   

14.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9,31(6):42-43
湖南省有机茶开发现状与主要技术措施及展望 分析了湖南省发展有机茶的必要性和有机茶开发的现状,总结了湖南生产有机茶的关键技术:一是优化茶园生态环境,保证鲜叶原料来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茶园可持续生产;三是推广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技术,防治好茶园病虫害,保证茶叶高产优质;四是建立有机茶质量管理体系,防止有机茶二次污染。提出湖南省有较多适合有机茶发展的生态条件,但要做到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慎重发展,以利准确定位,克服盲目性。  相似文献   

15.
茶园土壤酚类的研究动态与展望彭福元(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45)1茶园土壤酚类的来源土壤中酚类化合物一般有两个来源:1.由植物残体中的木质素降解产生;2.由微生物合成[1]。酚类化合物在酚氧化酶作用下氧化成醌,参与土壤腐殖质合成。因此土壤中没...  相似文献   

16.
“茶仙遇茶艺馆”是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创办的集各色茶饮、茶艺表演 (独具特色的是少儿茶艺 )、休闲茶园、名优茶销售、茶膳套餐、茶艺培训和茶文化宣传的股份制企业。湖南省第一支少儿茶艺表演队在此诞生 ,她开创了湖南少儿茶艺之先河 ,利用节假日和课外活动时间 ,定期开展少儿茶艺表演和培训。高雅的茶艺活动有益于少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培养少儿的茶趣和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礼貌待人的传统美德。我馆地处长沙市东郊马坡岭省茶叶研究所茶园之中 ,这里空气新鲜 ,茶园一片葱笼 ,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目睹省茶叶研究所的全国十大名茶“高桥银…  相似文献   

17.
丰产茶园的肥力指标,国内已有不少报导。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土壤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不同,培育优质丰产茶园及提高土壤肥力采取的措施亦有差异。湖南是全国茶叶主产省份之一,现有茶园170余万亩。有不少高产茶园亩产300公斤以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茶园亩不足50公斤。改造低产茶园,培育高产茶园,提高茶叶品质是当前茶叶生产发展的主要课题。本文对在湖南省自然环境条件下优质高产茶园土壤肥力指标做初步探讨,希望能为培育优质高产茶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茶园蜡蝉种类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谭济才 《茶叶科学》1995,15(1):33-37
通过调查研究,共发现湖南省茶园有12种蜡蝉危害茶树,其中5种为茶树害虫新记录,7种为湖南省分布新记录。并对蜡蝉在茶园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从2009年开始,在茶庵铺镇松阳坪村茶园开展了以规范操作程序,强化质量安全,改善茶园环境,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农效益为核心内容的标准茶园建设探索与示范.特别是2011年在湖南省农业厅和常德市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合作协议的指导下,标准茶园进入了快速建设期.本文旨在交流标准茶园建设心得,探讨标准茶园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新昌县大市聚镇中井村,村有茶园5.33公顷。在1987年前茶园平分到户,由于没有集约化经营,失管严重,只采不垮,致使茶园荒芜茶树衰败。1987年秋,该村村委会为了搞好村级集体经济,对村有茶园落实了统一承包生产责任制。投标结果,由该村村民俞正滑中标承包。当时的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