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闲农业是当今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一个新热点,并将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以中国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非农产业最新发展动向,阐述休闲农业的概念、特征和动力机制,分析休闲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功能,并提出有效的休闲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2.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现代新兴交叉产业,以辽宁为例探讨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介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了解读,从辽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入手,采用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休闲农业的内部发展潜力和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促进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交叉产业.阐述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的状况及潜力,分析辽宁休闲农业与发达国家及先进省份之间存在的差距,找出加快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的途径,即采取高度重视、完善体系,强化管理、抓好试点,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等措施,促进辽宁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海南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条件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独特的休闲农业资源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休闲农业已经成为促进海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及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为此,运用SWOT分析法解析海南热带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弱势、机遇、挑战等条件,并针对性地指出寻求海南休闲农业向更深层次发展的策略,旨在对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依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机理,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选取2014—2020年相应指标构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度做出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2014—2019年长三角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产业融合水平整体向好,其中江苏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度从2014年的0.595 7上升至2019年的0.972 5,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安徽省两大产业耦合度出现较小的波动,最低值为2018年的0.868 9,最高则出现在2019年,值为0.987 3;浙江则不同于江皖两省,2014年就呈现出高度的产业耦合水平,并在研究期内一直保持高水平发展。因此,从产业耦合度的角度而言,浙江>安徽>江苏。同时,江苏和安徽从开始的乡村旅游主导型逐渐发展为休闲农业主导型,而浙江则两产业发展水平交替领先,且发展水平差值在三省当中最小,可见浙江的两大产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作用显著。此外,通过耦合结果发现疫情对农旅融合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农村新兴产业,沈阳市休闲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从沈阳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人手,详细分析该市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沈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玲 《农业工程》2018,8(8):150-151
产业融合是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主要研究了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我国休闲农业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可为休闲农业旅游更好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古蔺县休闲观光农业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古蔺县属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资源丰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同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近年,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马蹄椪柑产业、马嘶茶叶产业、大寨蔬菜产业园区等一批新农村示范区,使古蔺县农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作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经过40多年的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日趋壮大,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经营效益不断上升,在乡村振兴、助农增收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2年以来,三台县深入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挖掘、发挥传统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10.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交叉产业。阐述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的状况及潜力,分析辽宁休闲农业与发达国家及先进省份之间存在的差距,找出加快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的途径,即采取高度重视、完善体系,强化管理、抓好试点,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等措施,促进辽宁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