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该文运用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等分析方法对支提山突脉青冈天然林的群落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突脉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均较大,群落结构复杂、物种丰富.研究结果为保护该地域森林植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小陇山"天然林保护工程"中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稳定性调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丰富度指数为10.6,Shannon-Wiener指数为1.4222,Pielou指数为0.5450,Simpson指数为0.4134,显示了暖温带南部阔叶落叶林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和介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北部阔叶落叶林之间群落多样性的地域特征;②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阴、阳坡分布模式,且阴坡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大于阳坡的相关指数;③锐齿栎群落物种多样性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发育阶段模式。随着群落的发育,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规律相似,均匀度、优势度的变化各有特点,显示了不同的生态学意义;④以锐齿栎为建群种的锐齿栎群落处于稳定状态。与早期研究相比,验证了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成效性。  相似文献   

3.
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保护毛红椿天然林和推广人工造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丰富,与毛红椿混生的植物种类有56科85属122种,而且层次性较强,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藤本层和草本层4层。4个毛红椿天然林群落乔木层中,江西九连山群落Simpson多样性指数最高,浙江龙泉昌岗毛红椿群落为最低;浙江龙泉昌岗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高,浙江九龙山群落为最低。浙江龙泉昌岗、江西九连山和江西官山群落中毛红椿重要值为最大,浙江九龙山群落中拟赤杨的重要值为最大,毛红椿列第二。针对毛红椿天然林群落现状,为加强对其保护,应积极开展毛红椿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培育。  相似文献   

4.
格氏栲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格氏栲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物种重要值进行调查分析 ,初步探讨格氏栲群落乔木树种的演替趋势。格氏栲林群落物种多样性Simpon指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分别达 0 95 8和 3 495 ,显示该群落是相对稳定性较大的群落 ,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 ;群落重要值分析表明格氏栲是该群落的主要优势种。群落演替趋势说明 ,要加强保护格氏栲自然更新 ,通过种子繁殖和萌蘖等方式互补 ,从而使其成为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龙岩市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Dunn)Henry et Thomas〕天然林与人工林的种群分布格局、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柏种群在龙岩市域内7个县(市、区)分布广泛,现存天然林县域分布71.4%,且毛竹林群落类型占99.2%。综合计算,40a人工林平均胸径19.9cm,比天然林大3.6cm,人工林平均树高14.1m,比天然林高2.4 m,差异显著。(2)天然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82种)高于人工林群落(26种)。(3)天然福建柏大径级居多,后续资源贫乏;人工林径级与株数呈正态分布。(4)福建柏林分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工林,但各层次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低于人工林。因此,必须建立龙岩市福建柏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并采取福建柏与乡土树种等多树种混交方式造林,以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使群落层次更加丰富,森林群落结构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对雾灵山自然保护区9个代表林分物种多样性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落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P ielou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呈一致性。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出现不一致性,主要是因为各林分起源不同,天然林群落是由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组成结构、大小不同的众多斑块镶嵌而成的,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人工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很低,使人工林群落无论在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能力等诸方面,均表现出系统的不健康特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松华坝水库天然林群落的不同海拔梯度以及不同坡向设置36个典型样方进行调查。对松华坝水库物种组成、种子植物区系、群落各层次物种的重要值以及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到维管植物300种;乔木层云南松种群占绝对优势;水库天然林从乔木到灌木再到草本,植物多样性水平递增;随着海拔的上升,植物多样性水平先升高再降低;从阳坡到半阴坡再到阴坡,植被多样性水平先升高再降低。  相似文献   

8.
对普陀樟天然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普陀樟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与普陀樟混生的植物种类有46科72属91种,而且层次性较强;6个普陀樟天然林群落桥木层中,普陀樟为下层木存在时和上层木存在时群落相比,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相对较高;普陀樟作为上层木时的群落属于常绿阔叶林,作为下层木时的群落为常绿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9.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阴坡的岷江冷杉天然林内设置不同海拔梯度的样带,分析岷江冷杉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天然林乔木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均优丰多样性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呈上升趋势;灌木种随着海拔梯度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均优丰多样性指数则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生态优势度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反;群落所有植物的α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与乔木层一致。从β多样性变化来看:随着海拔上升,岷江冷杉林内乔木、草本和所有群落所有植物的相异系数CD和Cody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灌木层因为物种数和优势种的改变形成β多样性的双峰变化,这与灌木植物的实际分布是相符的。群落整体的物种差异和更替速率受物种数较多的植被类型影响较大,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0.
森林群落多样性与空间格局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种多样性和空间格局是过去自然过程和人类干扰的结果,也是群落未来发展的起点,是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中心议题,也是应用研究的热点。文中对这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以适应管理更复杂森林的需求。在群落物种多样性方面,针对物种的长期共存机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或假说,目前不同观点有整合趋势,并开始探讨不同机制在物种多样性维持方面的贡献;个体大小的多样性是多样性研究的一个新内容,最近开展了很多有关林木直径大小的研究。在空间格局方面,提出很多分析方法和检验判别统计量,在只需检验格局类型时扩散系数表现较好,而需探讨不同尺度格局类型时可以使用点格局分析。由于林木的高生长差异,多样性和格局在垂直方向有独特的表现,但是在当前研究中较少涉及垂直方向。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研究,这对群落水平的天然林保护和森林近自然经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竹林区竹类种质保育需要建立避免人为干扰的竹类自然生态系统,但现有的竹林粗放遍及各处的经营策略则直接威胁到竹类种质栖息地的保护。通过对蜀南竹海人工经营和未经营下楠竹林群落环境与种群结构的对比分析,认为保护区内楠竹林经营强度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导致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地表灌木、草本和凋落物的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考虑天然楠竹林结构演替,楠竹的人工经营(纯林经营)是维持楠竹林生产力和楠竹林的必然途径。基于现代林业理论,提出了县域楠竹林适度经营与保护的空间分工性、集约化策略,以期获得保护区长期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安全屏障的优化格局。  相似文献   

12.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的交界处,是研究干旱区山地物种多样性的理想区域。利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以及重要值,对乌拉山主要森林群落(白桦林、油松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2)群落灌木层、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白桦林〉天然油松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油松林〉人工油松林〉白桦林〉柄扁桃灌丛;(3)群落β多样性指数表现出同一种森林群落类型之间绝大多数呈轻度相似性;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之间呈极不相似;生境条件的差异、人为干扰等因素对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较为明显;(4)群落物种组成以菊科、蔷薇科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以多年生中生、中旱生、旱生植物为主,林下灌木水分生态型以中生为主。  相似文献   

13.
喀纳斯泰加林群落与环境和火干扰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划分森林群落类型,定量分析森林群落形成与其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新疆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149个森林群落样地及其火干扰发生时间和火烈度的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方法对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进行群落类型划分,并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通过对其森林群落进行排序,分析森林群落形成与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的关系,定量分离环境因子、火干扰因子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森林群落形成的影响。【结果】 1)TWINSPAN将149个森林群落调查样地划分为16种森林群落类型;2)RD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喀纳斯泰加林群落形成与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环境因子中的海拔、坡位、坡度、坡向、土壤有机质和全钾含量对森林群落的形成起较大的作用,其中海拔、坡位、坡度和坡向与RDA第1排序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P <0.01),土壤有机质和全钾含量与RDA第1排序轴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05);火干扰因子中的火烈度对森林群落形成也起较大的作用,火烈度与RDA第2排序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P <0.01);3)因子分离显示,在影响喀纳斯泰加林群落形成的因素中,环境因子解释的部分占21.96%,火干扰因子解释的部分占1.80%,二者交互作用解释的部分占49.82%,未能解释的部分占26.42%。【结论】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有16种森林群落类型,其森林群落形成受环境因子和火干扰因子的共同控制,并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尤为突出。火干扰是新疆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可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霍妍  郑云龙 《防护林科技》2013,(1):15-17,20
以大黑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示范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典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方法,对大黑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内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人工林植物群落按生长型可以划为明显的乔木层和草本层2层群落结构类型;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排序为:蒙古栎+蒙椴植物群落(Ⅱ)>山杏+黄榆植物群落(Ⅰ)>蒙古栎植物群落(Ⅲ)>油松+山杏混交植物群落(Ⅴ)>油松纯林植物群落(Ⅳ)>油松+沙棘混交植物群落(Ⅵ)>油松疏林植物群落(Ⅶ)。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要大于人工林植物群落。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由于远离人类活动区,长期以来受人为干扰较小,逐渐形成了相对比较发达的草本层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5.
人为经营干扰对人工雷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表明:(1)人为干扰导致了雷竹林群落层次结构简化,灌木层消失,草木层不明显。(2)不同干扰的雷竹林下植物变异大,群落相似系数低,优势种不同。(3)人为干扰强度增大,雷竹林下植物的丰富度,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随之减少。(4)同样的干扰强度对差的立地条件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大。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持续稳定雷竹林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利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以及重要值,对松树山主要森林群落(油松)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群落结构方面,松树山油松天然林垂直结构层次分明,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油松胸径大部分集中在15 ~25 cm,占全部油松的56.50%;(2)从各层植物组成特征来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不同造林方式培育的人工森林群落的样方调查和多样性分析,探讨不同整地干扰强度对森林群落不同层次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造林整地方式对群落植物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穴状造林整地培育的森林群落具有最高的植物多样性;(2)整地方式对群落不同层次植物多样性影响不同,其中对草本层的影响最大;(3)草本层对整个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贡献率最大。建议在中亚热带阔叶林区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适宜采用穴状整地或封山育林方式以保育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In central Argentina, Serrano forest has a long history of fire disturbance; however, the impact of fire on avifauna remains unknown. We compared the avian–habitat relationships in forest patches with low, moderate, and high fire regimes using a community-level (species richness, abundance, ordination and guilds) and species-level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approach. In patches under each fire condition, we recorded bird community composition, richness and abundance, and different vegetation structure variables. The site under high-severity fire regime was structurally poor and had been converted from original forest to dense grassland. There, diversity of bird community was low, retaining approximately 30 % of the species present in the least impacted site. Avian assemblage was dominated by generalist and open area birds. Guilds were underrepresented, showing an important reduction of foliage granivorous, nectarivorous, omnivores, and foliage and bark insectivorous, and absence of fly-catchers. Moreover, low abundance of forest understory, midstory, and canopy species and of birds belonging to open and closed nesting guilds was detected. By contrast, under low and moderate-severity fire regimes highest bird diversity as well as highest representativeness of most guilds was observed. Forest bird species we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low fire disturbance, whereas moderate fire disturbanc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forest and generalist species. Given the critical conservation status of Serrano forest in Córdoba, Argentina, habitat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relicts could be suitable measures to promote avifauna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19.
浙西北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浙西北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乔木树种以青冈为主,灌木树种以柃木和檐木占优势,草本植物则以箬竹为主;(2)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乔木树种种数最多,草本植物稀少;就各层次而言,草本层物种数最多,乔木层和灌木层比较接近,各层次的均匀度指数的趋势是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以多种指标计算各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均显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草本层最低,尽管草本层具有最高的丰富度;(3)封育时间长、人为干扰轻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标以及数量指标,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通过样方调查,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DCCA排序方法,并结合种间联结、种间协变和系统聚类分析,对藏东南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川滇高山栎群落物种数(丰富度)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即中度干扰)、较大的林分郁闭度和较矮的林冠层有利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另外干旱河谷现象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也有影响。2)群落各层次间物种多样性呈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征。3)群落种间较高的正负关联比理论上说明川滇高山栎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生态习性和分布差异造就了种间的联结和协变格局。海拔梯度和年均降水量是影响各种群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4)结合种-环境DCCA排序结果、种间关系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川滇高山栎群落中除川滇高山栎之外的48个主要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