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再生稻是利用头季收获后的休眠芽萌发成穗再收获一季的水稻,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优质、省种、省水、省工和增收等优势,能够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在温光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种植。2018年再生稻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认为,中国潜在的再生稻种植面积达5000万亩,按再生季每亩300公斤产量计算,全国能增收150亿公斤稻谷。湖北再生稻生产历史悠久,为  相似文献   

2.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通过水肥管理等栽培技术措施,使头季稻(中稻)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在头季稻收获以后进一步生长发育而成的水稻.它具有一种二收三高四省(即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等优点,而且米质好,食味佳,无污染,销路好,是理想的绿色食品(大米).蓄留再生稻,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社会粮食总量.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许多地方大幅度调减早稻面积,大力发展再生稻生产,既能有效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又可以提高粮食品质,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3.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通过水肥等栽培技术管理措施,使头季稻 (中稻 )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在头季稻收割后进一步生长发育而成的水稻。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三高四省 (即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 )等优点,而且米质优,食味佳,销路好。每亩再生稻只要花三四个工,四五十元钱,就可以增加 200多元的收入,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割了再生稻后种黑麦草,可以为畜禽提供青饲料,有利于畜牧业发展,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起来;割了再生稻后种油菜,可以增收一季油菜籽,增加一笔收…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不需耕犁耙田,是省种、省工、省肥、省药,投资少,生长期短,增产效果显著的一项措施。2010年房道镇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600多亩。  相似文献   

5.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使头季稻(中稻)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并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不需要播种、育秧和抛(插)秧,也不需耕犁耙田,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且米质优。每667平方米再生稻只需花4~5个工、40~50元成本,就可增加200多元收入。发展再生稻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品质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6.
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株地上部倒二倒三节位的潜伏芽(休眠芽、再生芽)萌发,在适宜的温、光、水肥条件下培育出的一季稻谷。再生稻具有如下的优点:一是一种两收,即种一季可收两季,既不需要再播种、育秧又不需要翻耕犁耙和中耕;二是生育期短,一般为40~45天左右,可发展一年三熟,促进稻田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增产、增收;三是产量高,超级杂交稻品种具有分蘖优势强的特性,也表州在再生稻上,再生稻一般亩产可收200~250公斤,据浙江农业有关资料介绍,再生稻高产田块亩产可达400~500公斤;四是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水、省药,栽培技术简便,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是指在一季中稻或早稻收割后,给予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使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抽穗结实再收一季稻谷的栽培方法。种植再生稻,具有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等优点,对农民增收致富起到积极作用。浦城县地处闽、浙、赣3省7县市结合部,是福建省的北大门,县域面积3383平方公里,总人口41.01万,农业人口34.72万,耕地面积50.8万亩。地理位置属中亚热带风湿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4℃,年均降雨量1780.2毫米,日照时数1893小时,无霜期254天。全县农业主产稻谷,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常年水稻播种面积76.9万亩,适宜再生稻种植的水田面积有10万亩以上,发展再生稻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正>再生稻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的稻桩,通过灌溉、施肥等措施,促使中稻稻桩母茎上的腋芽萌发再生、成穗,从而再收一季稻谷的栽培方式。具有省种、省工、省时、省水、省肥、省药和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等"六省、三高"特点。再生稻米更是被公认为米质好、食味佳的优质稻米,是较少或基本不用农药的绿色安全食品。发展再生稻有利于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可使单季稻区变成双季稻区,也可以解决双季稻区劳力紧张、效  相似文献   

9.
种植再生稻可以省工、省种、省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鉴定筛选优良的再生稻新品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再生稻品种头季稻及再生季稻的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Ⅱ优航1号的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均最大,是目前最理想的再生稻品种;其次是天优3301和Ⅱ优明86;Ⅱ优1273、谷优明占和天优673这3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也较大,均超过对照品种汕优63,也适宜做再生稻种植;江优明62与两优航2号的关联度较小,说明与目标品种相差甚远,不是理想的再生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是头季稻(中稻)收获后稻桩上萌发的再生蘖通过适当的水肥管理培育而成的水稻。它具有一种两收(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等优点。在当前粮食结构调整中,发展再生稻生产对综合解决粮食生产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再生稻是省工、省本、增加粮食产量的稻作模式,尤其适合山区推广种植,再生稻田间管理上掌握“严格烤搁田、科学追肥、低指标防治病虫害、掌握催芽留桩、早管再生季”五项关键技术,确保两季高产。  相似文献   

12.
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省种、省工、省水、省药、省秧田,经济高效,增产增收,栽培技术简单易行,米质好,食味佳,无污染等诸多优点。在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再生稻已经成为部分地区主要的水稻种植品种,农户们也迫切需要学习科学的再生稻栽培技术,以便实现增收增效的生产目标。基于此,本文就水稻“一种两收”再生稻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再生稻具有 “一种、两收、三高、四省”等优点。即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经济效益好且人工培育成本大为降低,可稳定实现水稻高产目标。为了使本县再生稻生产规模和质量稳步发展,笔者专门就再生稻规范栽培技术展开详细论述,对各个种植要点进行详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再生稻高产丰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就是采用一定的栽培措施,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较高、品质优、省种、省工、节水、调节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和效益高等特点。本文总结了再生稻高产丰收措施,包括认真开展主导品种的筛选与试验示范、切实落实中稻再生稻关键栽培技术、抓示范与树样板以促进再生稻平衡丰产、强化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再生稻不仅可以一季两收,提高种粮效益.而且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省本的优点。我县再生稻栽培已有10多年历史,每年种植面积约2.6万亩。再生季亩产200-300公斤。2003年以来,我县从省农科院引进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试验、示范,获得成功。2005年我们在夏茂镇中街村建立504亩Ⅱ优航1号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经福建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头季稻平均亩产742公斤,其中1.2亩高产田亩产达883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405.5公斤。全年稻谷平均亩产1147.5公斤。将我县再生稻产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将Ⅱ优航1号再生稻丰产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不断优化调整,赣北再生稻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实现了"一种二收、三高四省"(即种一次收获二次,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的增效目标,创造了百亩连片单产375公斤/亩的高产示范纪录。但实际生产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再生稻平衡增产。为了有效规避生产风险、更好地发挥好赣北再生稻的平衡增产增效作用,在生产上务必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再生稻具有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文总结了道县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前准备、头季稻管理、再生稻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溧阳市杂交籼稻再生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再生稻在江苏省溧阳市种植的适宜性及群体特征特性,以"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杂交籼稻再生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再生稻每667 m2产量合计可达854.3 kg,较大面积种植一季稻增产30%以上。同时,再生稻头茬收获早,大米上市日期提前,填补了市场空白。此外,与传统稻麦两熟种植模式相比,种植再生稻具有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药、养地、增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再生稻"是利用主季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通过合理的栽培与管理,使之萌发的再生蘖,并抽穗逐渐成熟,最后收割的一季水稻,也是实现灾年减灾的一重要措施。该文通过对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为农民增加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省工、省种、省秧田、少耕田、少栽插和节肥,同时减少农药对环境和稻米的污染,使稻米品质变优。  相似文献   

20.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种一季收两季,再生季不需要播种、育秧、翻耕稻田,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产量和效益双增,再生稻一般亩产200—300千克,高产可达400千克以上。由于再生稻生长期间温差大、不用药或少用药,米质明显高于头季稻,食味好,米饭香味浓,再生稻谷较一般稻谷高1~1.4元每千克。发展再生稻可使单季稻区变成双季稻区,也可以解决双季稻区劳力紧张、效益较低等问题,有利于增产增收,综合利用温、光、水资源,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