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政策鼓励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的提高,农民大量种植玉米这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另外玉米本身产量高,收获期短等特点也使玉米的种植范围在不断的扩大,我国的玉米种植区域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但玉米收成却不那么理想,其中玉米螟的发生危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怎样才能控制玉米螟虫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现状,需要各地区政府农业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针对玉米螟危害的现实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绿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螟又称钻心虫,是玉米常见虫害,严重影响玉米高产种植。本文介绍了玉米螟生活习性,分析玉米螟主要危害及特点,提出了有效防治玉米螟虫害的建议,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了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以株型紧凑型为代表的高产品种玉米得到了大力推广,玉米种植密度不断增加,玉米虫害危害也愈发严重。其中,玉米螟在夏季频发,玉米虫孔率、雌穗被害率等上升,亟需采取应对措施,对玉米螟进行综合防治,从而保障玉米整体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保证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就要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能力。通过实践分析,本文着重对玉米螟的防治工作开展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玉米螟的危害,并提出具体的防治途径,希望该项研究能够为玉米种植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从而不断提高玉米螟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又被称为玉米钻心虫,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常发性的害虫,在辽宁省康平县每年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生率,平均减产率在10%左右。最近几年,随着辽宁省冷凉地区的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种植制度和种植结构不断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趋势,再加上玉米种植密度不断增加,水肥条件提升,玉米土壤生长中后期很容易受到玉米螟的危害,因此做好玉米螟的针对性防控工作,对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大意义。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玉米螟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分析了玉米螟在沈阳康平县加重流行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地控制玉米病害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对玉米的危害十分严重,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玉米螟虫害的防治。该文对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螟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改进并推广玉米螟综合防治配套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秋粮作物之首。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分部很广,是玉米病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的有害生物。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望奎县玉米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农业体系中,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因此,其病虫害也会对地区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玉米螟也被称为玉米钻心虫,对于玉米种植质量危害较大,不仅会造成品质下降,也会引发严重的减产现象。基于此,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玉米优质丰产水平,合理性增加农民收入,就要积极掌握玉米螟发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化防治机制,一定程度上保证地区玉米种植整体效果。1玉米螟发生特点1.1玉米螟的传播范围较大且危害较重,在全县乡镇皆有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随着乌苏市玉米种植年限增加、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玉米螟危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玉米螟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害分布范围之广,危害作物之普遍是其他害虫所不可比拟的。该虫害主要是引起玉米的品质变劣,产量降低。由于受玉米种植结构的改进以及全球性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玉米螟发生规律逐渐改变、预测预报的难度逐渐加大,对玉米螟的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危害玉米较重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减产10%,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白僵菌、赤眼蜂综合防治玉米螟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巍 《现代农业》2009,(12):16-16
昌图县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419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300万亩以上,所以玉米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等级、价格、农民的直接收入。而对玉米产量、质量危害最大的是玉米螟.1997—2007年10年调查统计结果,玉米螟危害减产年均1亿千克以上,严重年份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所以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是我们主管业务部门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食性杂,属于玉米的专化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玉米。随着气候条件及耕作制度的变化、玉米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肥水条件的提高均加重了玉米螟的为害程度,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品质及产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双城市玉米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年生产玉米的40%籽粒、80%以上桔杆用来饲喂奶牛实行过腹增值.可以说玉米是双城市重要的基础产业. 在玉米种植中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生产主要害虫,每年因玉米螟危害损失玉米产量占10%-15%,同时品质下降.为实现虫口夺粮,提高产量和品质,防治玉米螟更为重要.双城市率先推广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通过利用生物之间食物链相互依存关系,选择最佳时期、最佳有益生物蜂种、最佳数量、最佳操作方法对玉米螟的寄生,实现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双城市多年来连续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并实行逐年分区轮换统防,累计防治面积达800多万亩次,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玉米螟对玉米的生长危害较大,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提高,为探索玉米螟的最佳防治适期,分别在不同的花叶率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的60%以上。随着市场玉米价格的提高,玉米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但玉米螟的危害,花白苗的发生,加之玉米秃尖,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三大主要病虫害,必须认真防治。  相似文献   

16.
玉米螟虫是玉米种植中很常见的虫害之一,对玉米的产量、质量影响甚大。文章介绍了玉米螟形态特征、发生条件、生活习性以及危害特点,提出了药物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农艺措施等防控技术,供广大玉米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螟是具有巨大危害潜力的世界性害虫,也是我国玉米生产的第一大害虫。因其发生范围大,面积广,危害重,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产量和质量上的损失,严重时可造成玉米减产15%~30%。玉米螟食性杂,可为害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20多种作物。在寄主的种类上,玉米螟明显地偏向取食玉米。现将玉米螟的发生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螟是开原市玉米生产中主要害虫,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8%左右。近年,随着玉米品种更新、耕作方式变革以及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本市玉米螟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为保障本市玉米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确保全市玉米产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本市玉米螟绿色防控的综合能力,2011~2006年连续六年对全市玉米螟进行绿色防控,实施全覆盖。1发生规律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钻心虫。分布广,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幼虫危害玉米,在开原地区一年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河北省张家口地区重要的商品粮之一,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品种多样化,种植结构复杂。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玉米螟安全越冬基数增高,发生呈上升趋势,玉米螟称为张家口市玉米等农作物的主要害虫。基于此,分析玉米螟的防治措施,为提高张家口市的玉米产量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产,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增效和农民的增收。为提高种植户对玉米螟的认识,重点分析玉米螟危害加重原因和越冬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