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协青早B(协B)、福伊B、9311、紫稻、R463、02428以及日本晴7个水稻品种幼苗为材料,采用200 mmol/LNaCl 对其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了处理后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研究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此外,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品种耐盐性顺序为:协B﹥R463﹥9311﹥日本晴﹥02428﹥福伊B﹥紫稻。  相似文献   

2.
水稻不同品种幼苗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协青早B(协B)、福伊B、9311、紫稻、R463、02428以及日本晴7个水稻品种幼苗为材料,采用200mmol/L Na Cl对其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了处理后水稻幼苗的株高、根长、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研究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此外,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品种耐盐性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协B、R463、9311、日本晴、福伊B、02428、紫稻。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下诱抗剂诱导水稻根系生长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胁迫下,以R6、湛B、博ⅡB、9311等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诱抗剂HI对不同水稻品种苗期根系生长的形态和生理影响,用SSR标记对4个品种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HI显著地诱导R6根生长、提高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及质膜透性,而对湛B、博ⅡB、9311等3个品种作用不大;3个品种中9311与R6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可选择R6与9311建立杂交群体,进一步对R6可被诱导耐盐特性作遗传分析及SSR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挖掘水稻耐盐新基因,为水稻耐盐性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籼稻品种9311和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亲本培育的高代回交置换系为材料,在0.5%Na Cl盐胁迫条件下,以存活率为耐盐指标,对水稻苗期耐盐性QTL进行定位。采用QTL Ici Mapping v3.1软件对存活率进行QTL分析。【结果】在第3染色体相邻标记RM1350附近检测到1个苗期耐盐相关QTL(QSst3),所在遗传区间为113.2~132.8 c M,贡献率17.75%,加性效应10.9。【结论】来自供体亲本日本晴相应QTL使苗期耐盐性变强。  相似文献   

5.
以923选、绵恢838、稻花香、辐恢838、空育131以及哈04-29等6个水稻品种幼苗为材料,采用200 mmol/L Na Cl对其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处理后水稻幼苗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此外,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各品种的耐盐性从强到弱依次为辐恢838923选空育131绵恢838稻花香哈04-29。  相似文献   

6.
NaCl处理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山丰占、华航油占、原两优、谷优四4个水稻品种幼苗为材料,采用150 mmol/L NaCl对其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了处理后水稻幼苗的根长、株高、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以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经NaCl处理后,其株高和根系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水稻幼苗鲜质量和体内所含的自由水下降,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茉莉酸对低温胁迫水稻幼苗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J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生长调节物质,作为内源信号分子参与低温冷害、高温胁迫、盐胁迫、水分胁迫、病虫害以及机械伤害胁迫等抗逆反应。选用抗冷性存在明显差异的两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日本晴和IR50作为材料,通过设置对照(未经低温处理)、低温、低温+茉莉酸(JA)3种处理,研究茉莉酸对水稻幼苗的抗冷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添加茉莉酸溶液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造成的伤害,有效地提高抗冷性,但这种缓解效应在不同水稻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决盐碱化土地水稻生产,缓解粮食供求矛盾。[方法]以籼稻品种9311和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亲本培育的高代回交置换系为材料,在0.5%NaCl盐胁迫条件下,以存活率为耐盐指标,进行水稻苗期耐盐性QTL定位。[结果]采用QTL IciMapping v3.1软件对存活率进行QTL分析,在第3染色体相邻标记RM1350附近检测到1个苗期耐盐相关QTL(QSst3),所在遗传区间为113.2 cM~132.8 cM,贡献率17.75%,加性效应10.9,说明来自供体亲本日本晴相应QTL使苗期耐盐性变强。[结论]该研究有利于水稻耐盐性种质资源的筛选。  相似文献   

9.
研究改进了现行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通过探讨耐盐品种超优千号、Y两优900以及盐敏感品种IR64经0.8%的NaCl胁迫处理0、6、24和72 h后茉莉酸(JA)、水杨酸(SA)、脱落酸(ABA)3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初步分析了3种植物内源激素含量在盐胁迫下的变化规律以及激素间相互作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改良后的HPLC-MS/MS法提升了植物激素检测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在0.5~100μg/L浓度区间内,3种激素分离度较好,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值均>0.999;(2)经盐处理72 h后,2个耐盐品种的叶尖部分泛黄,幼苗生长情况依旧良好,而此时IR64的叶片卷曲得更为严重,且泛黄明显;(3)3个水稻品种幼苗在盐胁迫下AB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盐胁迫处理6 h后,ABA含量迅速增加,随着盐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3个水稻品种的JA含量在盐胁迫前期均显著降低,但盐胁迫一段时间后,JA含量有所增加,其中盐敏感品种IR64中JA含量明显高于耐盐品种;而3个水稻品种中SA含量的变化与品种耐盐性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以100 mmol浓度NaCl盐胁迫,对转OsEBP-89基因水稻T6代3个株系芽期与幼苗期抗盐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转OsEBP-89基因株系之间抗盐性存在差异,其中两个转基因株系(3448和3463)发芽势比对照日本晴高,芽期综合相对盐害率显著低于对照日本晴,说明转基因材料在100 mmol NaCl胁迫下其芽受到盐的伤害少于对照材料;但其发芽率、根长、苗高和幼苗期综合相对盐害率与对照日本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以耐盐碱粳稻品种盐丰47、盐敏感品种秋光为材料,研究Na_2CO_3胁迫对水稻幼苗营养吸收和气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胁迫下,水稻生物量积累降低,且随胁迫浓度升高降幅增大,盐丰47降幅均较小。各部位氮、磷含量均降低,不同部位降幅均表现为秋光﹥盐丰47。气孔密度随胁迫浓度提高而增加,盐丰47气孔密度增幅大于秋光。T1处理条件下,盐丰47叶片气孔长度增加,而秋光在各胁迫浓度下气孔长度均减小。参试材料叶片气孔宽度随盐胁迫浓度升高而降低,盐丰47降幅小于秋光。  相似文献   

12.
OsWD40过表达T6代水稻为材料,考察不同时间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水稻的生理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与对照品种日本晴相比,转基因水稻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而电导率增加较缓,总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具有较好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镉胁迫下锌对水稻植物螯合肽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9311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镉(Cd)离子胁迫下水稻幼苗根部和地上部生物量、重金属含量、植物螯合肽(PCs)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及添加锌(Zn)离子对Cd胁迫作用的调节。结果显示,Cd胁迫降低了水稻生物量,下降幅度达27.6%~37.0%;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水稻根部和地上部PCs含量分别增加了93.7%和84.7%;Zn可以降低Cd胁迫水稻根部PCs和GSH的合成水平以及Cd的含量。一定浓度范围内,Cd-Zn高量表达PCs,PCs与重金属Cd结合,缓解了重金属Cd的毒害。  相似文献   

14.
以盐粳48水稻幼苗为材料,采用1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预处理水稻幼苗3 d,然后复水3 d,再用100 mmol/L NaCl+15%PEG联合胁迫3 d,研究PEG预处理对干旱和盐复合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的关键酶活性和非酶类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和盐复合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绿素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加;AsA-GSH循环中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在PEG预处理3 d时,其叶绿素a含量与胁迫处理相比显著增加;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高于胁迫处理;AsA-GSH循环中除谷胱甘肽还原酶(GR)外,其AsA、GSH含量和APX活性也显著高于胁迫处理。说明PEG预处理有助于缓解干旱和盐复合胁迫对水稻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以盐粳48水稻幼苗为材料,采用10%PEG模拟干旱条件处理预处理培养7 d的水稻幼苗3 d,然后复水3 d,再用100 mmol/L的Na Cl盐胁迫处理3 d,测定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关键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叶绿素b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AsA-GSH循环中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变化不显著。在PEG预处理下,水稻幼苗的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与盐胁迫相比显著增加;POD活性、CAT活性和APX活性显著提高;As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PEG预处理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对盐(NaCl)胁迫后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印度梨形孢提高水稻幼苗耐盐性的机理.[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50、100、150和200 mmol/L)的盐(NaCl)溶液处理水稻幼苗,72 h后加入5×105个/mL的印度梨形孢孢子悬浮液10 mL侵染水稻根部(接种处理),以未侵染为对照(不接种,CK);20 d后测定水稻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耐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盐胁迫处理后,与CK相比,接种处理水稻幼苗的MDA含量降低,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其中,盐胁迫浓度为150和200 mmol/L时,CK的MDA含量是接种处理的1.5和2.8倍;盐胁迫浓度为150 mmol/L时,接种处理的Pro含量是CK的2.1倍;盐胁迫浓度为200 mmol/L时,接种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是CK的1.8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qPCR检测结果表明,经盐胁迫后接种处理水稻幼苗叶片中耐盐相关基因SNAC1、OsNAC6、OsBZIP23和OsDREB2A的表达量均高于CK,各基因表达量均在100 mmol/L处理下达最大值,其中SNAC1和OsNAC6基因表达量分别是CK的1.5和1.1倍,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接种印度梨形孢可降低盐胁迫后水稻幼苗叶片的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Pro、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促使水稻叶片中耐盐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上调,从而增强水稻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印度梨形孢作为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外源H_2S缓解水稻盐胁迫的作用机理,以水稻日本晴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H_2S对NaCl胁迫下5叶期水稻幼苗生长与活性氧(ROS)代谢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mol/L NaCl处理严重抑制水稻幼苗的生长,诱导ROS的产生,造成氧化损伤;盐胁迫下添加抗氧化酶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或3-氨基-1,2,4-三唑AT),活性氧(ROS)得不到及时有效分解而高水平累积,加剧了氧化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在盐胁迫条件下添加100μmol/L NaHS(外源H_2S供体)处理,能显著增加叶片内H_2S水平,加快活性氧的清除,从而减轻盐胁迫下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促进植物生长。H_2S具有抗氧化作用,外施H_2S可提高植物耐盐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盐胁迫下,种子引发处理对高粱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用100 mmol.L-1NaCl溶液,对高粱种子进行引发处理,并对高粱幼苗进行模拟盐胁迫,分析盐胁迫下幼苗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引发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4个品种幼苗SOD活性,而POD活性未见有规律性变化。在盐胁迫后期(36h),引发处理还提高了4个品种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了MDA含量;在盐胁迫初期,多数品种,无论引发还是未引发处理,幼苗保护酶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MDA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盐胁迫的加剧,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说明,引发处理通过调节幼苗体内一些抗氧化酶的活性来调节幼苗对盐逆境的适应性,从而增强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杨酸(SA)处理对盐(NaCl)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减少、抗氧化能力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加、膜稳定件降低,植株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外源水杨酸能改善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多种生理指标,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增加抗氧化能力,提高膜稳定性,从而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且水杨酸对低浓度盐胁迫下的水稻生长缓解效应优于高浓度盐胁迫下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盐胁迫下葡萄幼苗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钾钠离子含量的影响,为葡萄抗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赤霞珠和LN33盆栽葡萄幼苗为试验材料,在200 mmol/L NaCl处理下进行不同比例红蓝光3R∶7B、5R∶5B、7R∶3B照射,5 d后测定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钠钾离子含量。【结果】与对照(CK)相比,盐胁迫下2个品种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总量(Chla+b)和叶绿素a/b(Chla/b)显著降低;叶绿素初始荧光(F0)和热耗散量子比率(Phi_Do)显著升高,光化学反应效率(Phi_Eo)和单位反应中心电子传递能(ETo/RC)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显著降低;钠离子和钾离子含量分别显著升高和降低。与盐胁迫相比,3个红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2个品种Chla、Chlb、Chla+b、Chla/b,降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