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志锦 《宁夏农林科技》2009,(6):144-145,138
宁夏自2006年启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以来,创建了10个县的12个基地,面积达11.3万公顷,年均产绿色食品原料146万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极大调动了企业申报绿色食品积极性,全区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生产企业72家,产品210个,促进了宁夏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前,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洪江市黔阳冰糖橙、黔阳脐橙、黔阳大红甜橙三个品种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获批面积1.4万亩,批准产量2.1万吨,这标志着洪江市柑桔产品质量再获突破,该市柑桔标准化生产步伐加速。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作为国家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象征.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发挥绿色食品的品牌效应.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广西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优势和今后发展重点,并就如何加快广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渭县于2022年11月开始创建以小杂粮荞麦为特色优势产业、以马铃薯轮作倒茬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荞麦)标准化生产基地,旨在促进荞麦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强化品牌效应,提高管理水平,延伸产业链,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本文介绍了通渭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荞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从建设目标、保障措施、工作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标准化建设水平、实现荞麦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延津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的成效与做法,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当地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生产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基地建设发展背景及重要进展 基地建设是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一个必然选择.是一项开创性工作.也是近年来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突出“亮点”.走出了一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路子。其核心就是在基地建设中把标准化和品牌化有机地结合.把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较好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夯实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且为更大规模地实施农业标准化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实施全程质量监控、规范绿色食品产业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5年来,这项工作从小到大、由点及面,迅速在全国推广实施。本研究以安徽省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证为依据.剖析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的方式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四川农业科技》2006,(12):39-39
2006年12月5日,仁寿县收到喜讯:受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委托,四川省农业厅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的专家们11月24日对该县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了验收。经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仁寿县成为四川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桦川县发展以“强化农业提质、发挥生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农业”。2005年该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7.16万hm2,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桦川县把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作为重点工作实施专项推进,成立了“万亩”绿色水稻、“万亩”绿色黑加仑、无公害  相似文献   

10.
平山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是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共同命名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过二十年多年的运作,该县的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12年底,该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了1.8万公顷,年产量达到了12.7万吨,全县从事绿色食品加工的企业有50余家,涵盖杂粮、饮料、肉食、食用油、水产等品种,年产值7.2亿元。然而,该县的绿色食品产业不规范,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小,市场占有率、利润率低,产业发展极其缓慢,究其原因,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营销观念陈旧等因素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采取科学规范的绿色营销对策就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平山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是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共同命名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过二十年多年的运作,该县的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12年底,该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了1.8万公顷,年产量达到了12.7万吨,全县从事绿色食品加工的企业有50余家,涵盖杂粮、饮料、肉食、食用油、水产等品种,年产值7.2亿元。然而,该县的绿色食品产业不规范,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小,市场占有率、利润率低,产业发展极其缓慢,究其原因,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营销观念陈旧等因素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采取科学规范的绿色营销对策就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2011年8月28日-29日,分析测试中心(农业部热带经济作物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会同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的相关专家在海口召开了香蕉标准化生产技术研讨会,进一步加强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与推广,不继提升热作生产标准化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香蕉是我国南方主要果树种类,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粤、桂、琼、闽、滇等省区有集中产区和商品生产,川、黔、湘、赣等省有零星种植。2002年种植面积24.8万公顷,产量556万吨,产值100多亿元,总产量居世界第四位。近几年来根据全国调整水果业结构的部署,香蕉产业发展很快。1995—2002年间香蕉产量从327万吨增至556万吨,平均每年增长约  相似文献   

14.
金昌市绿色食品大葱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昌市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葱产量高,栽培容易,耐储运,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蔬菜和重要的调味品,在金昌市具有多年栽培历史,已成为本市助农增收的农业重点特色优势产业。为更好地推动本市大葱产业的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根据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将金昌市绿色食品大葱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着力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取得的成效、经验和体会,提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扩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规模、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鹤峰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模式、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绿色食品小麦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绿色食品小麦的市场需求更加广阔。2010年6月12日,延津县3万hm2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了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的专家验收,成为河南省首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推广了以下栽培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鹤峰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基本思路、主要措施,以期提升鹤峰茶叶品质,增加效益,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我国香蕉产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香蕉产业发展的成绩和经验   香蕉是世界鲜果贸易量最大的水果,产量仅次于柑橘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也是栽培面最广的水果之一,目前有120个国家种植香蕉.2004年,世界香蕉种植面积达到445万公顷,总产量7134万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香蕉对粮食有着巨大的替代作用,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香蕉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走过了20年发展历程。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垦区加快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拥有266.67万hm^2耕地的垦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农垦企业以产品质量安全擎起了北大荒品牌。在新的历史时期.垦区又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使命.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安全.保障现代化大农业与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