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6水平3重复的试验方法,通过探讨半滑舌鳎肠黏液溶菌酶(LSZ)、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等对黄芪多糖(APS)的免疫应答情况,确定APS对半滑舌鳎肠黏液免疫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其发挥作用的较佳剂量。结果显示,半滑舌鳎肠黏液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对低剂量APS(300 mg/kg或600 mg/kg)的免疫应答表现为随黄芪多糖(APS)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对中高剂量的APS(900 mg/kg≤APS≤1 800 mg/kg)的免疫应答则表现为随APS添加剂量的增加,其达到较好免疫效果的时间越早,随后则表现为较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且与APS的添加剂量呈正相关。可见,APS对半滑舌鳎肠黏液非特异免疫活性在低剂量时具有改善和增强的作用,而较高剂量也会有抑制作用。从节约成本与增强半滑舌鳎肠黏液非特异免疫活性的角度来看,半滑舌鳎人工配合饵料中添加APS的较佳剂量应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2.
刘金海  陈恒  黄辉 《饲料研究》2020,43(3):49-53
采用单因素6水平3重复的试验方法,研究半滑舌鳎免疫球蛋白对黄芪多糖(APS)的免疫应答水平变化,确定半滑舌鳎免疫球蛋白对APS产生最强免疫应答时的APS最佳添加剂量。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试验组半滑舌鳎鳃黏液、肠黏液、血液及皮肤黏液免疫球蛋白对APS的免疫应答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皮肤黏液免疫球蛋白含量在第18 d时达到最高水平,鳃黏液、肠黏液和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则于第54 d时达到最高水平;随着APS添加剂量的增加,试验组半滑舌鳎血液、皮肤黏液、鳃黏液及肠黏液免疫球蛋白对APS的免疫应答水平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且大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半滑舌鳎鳃黏液、肠黏液、血液及皮肤黏液免疫球蛋白对APS产生最强免疫应答时的APS最佳添加剂量为1 800 mg/kg。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使用三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9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 g、40 g、60 g的中草药(黄芪、黄芩、鱼腥草)各自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添加至一定量的基础饵料中,配制成9种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时间为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免疫试验时间为30 d,期间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中草药(黄芪、黄芩和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与适宜用量,以及三种中草药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投喂添加中草药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中草药熬制而成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就三种中草药添加剂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作用效果而言,以黄芪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黄芪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使用单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40、60 g黄芪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添加至一定量的基础饵料中配制成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为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免疫试验时间为30 d,期间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的研究,来探讨黄芪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时间内,添加中草药黄芪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黄芪熬制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使用单因素3重复试验方法,第1组为对照组,其他3组为试验组,每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40和60 g黄芩分别熬制药液,分别按一定量添加基础饵料中配制成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15 d,期间投喂基础饵料;试验时间30 d,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通过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指数的研究,探讨黄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时间内,添加中草药黄芩对半滑舌鳎的非特异免疫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用60 g黄芩熬制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的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鱼腥草熬制浓缩液作为半滑舌鳎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对照组1个,试验组3个,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依据半滑舌鳎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合其生长发育的基础饵料,同时将20、40、60 g鱼腥草分别熬制为浓缩液,分别添加至一定量的基础饵料中配制成免疫饵料;半滑舌鳎暂养为15 d,各组均投喂基础饵料;免疫试验时间为30 d,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组投喂免疫饵料。对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的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及吞噬指数均有显著增高(P<0.05),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因此,用鱼腥草熬制浓缩液作为半滑舌鳎饲料添加剂是可行的,其中用60 g鱼腥草熬制成的浓缩液与基础饵料制成的免疫饵料,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等四因素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壳聚糖、维生素C、维生素E和鱼油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制成免疫饵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半滑舌鳎(平均体质量40.9g)。研究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和免疫器官(脾)指数,探讨壳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剂量。结果表明:添加2%壳聚糖能有效提高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和吞噬活性。从正交试验的结果及降低成本来考虑,试验各影响因素较好添加剂量为,维生素C100mg/kg、壳聚糖20、维生素E1和鱼油20g/kg。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在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后红细胞抗氧化能力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L-抗坏血酸-2-磷酸酯(作为维生素C添加剂),制成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2(对照)、104.8、209.6、313.8、521.6、837.3 mg/kg的6种试验饲料。将健康的半滑舌鳎[平均体重(99.12±1.58)g]分别喂食上述6种饲料84 d后,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试验期为14 d。结果显示:试验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均以209.6 mg/kg组最高。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升高,半滑舌鳎血浆维生素C含量及红细胞血红蛋白(Hb)含量和G-6-P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除104.8 mg/kg组红细胞G-6-PD活性外各添加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209.6 mg/kg时,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后随着维生素C含量继续升高,红细胞SOD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对照组红细胞丙二醛(MDA)含量和红细胞膜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各添加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维生素C能有效降低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半滑舌鳎的红细胞氧化损伤程度;经过折线模型分析,推荐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为257.04~341.36 mg/kg。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刺参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按中医理论将几种中草药配伍,以1%、2%、3%和4%的质量比添加于基础饲料中作为试验组,以基础饲料饲喂组为对照,连续投喂24 d.在投喂期间的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18天和第24天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酸性磷酸酶( ACP)与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结果表明:在24 d的饲养周期中,各试验组SOD、NOS、ACP与AKP的活性均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SOD活性在投喂后第18天达到最高,为262.88 U/mL,1%和2%剂量组的SOD活性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3%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NOS活性在投喂后第18天达到最高,为6.35 U/mL,2%剂量组的NOS活性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2%添加组的ACP活性在投喂后第14天活性最高,为38.46 U/100 mL,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投喂后第14天时AKP活性最高,为70.92 U/100 mL,3%和4%剂量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1%和2%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促使刺参相关的免疫酶活性增强,有一定的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实验选取初始体重(120.45±0.45)g的半滑舌鳎幼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含不同水平的纳米硒饲料[0(对照组),0.4、0.8、1.6、2.0、2.4 mg/kg],养殖60 d后,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纳米硒对该鱼(血清、肌肉和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纳米硒在半滑舌鳎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饲料中纳米硒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幼鱼的抗氧化能力。SOD活性随纳米硒添加量的增多先上升后下降,1.6、2.4 mg/k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SH-Px和T-AOC活性随着纳米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2.0、2.4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肝胰脏和肌肉MDA含量0.8 mg/kg组最低(P0.05),而血清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CAT活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2.4 mg/kg组(P0.05);血清和肝胰脏中NO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0.8、1.6 mg/kg组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而肌肉中在2.4 mg/kg组达到最大。总之,本实验条件下,纳米硒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6~2.0 mg/kg(饲料中总硒量为3.56~4.23 mg/kg)。  相似文献   

11.
实验选取初始体重(120.45±0.45)g的半滑舌鳎幼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含不同水平的纳米硒饲料[0(对照组),0.4、0.8、1.6、2.0、2.4 mg/kg],养殖60 d后,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纳米硒对该鱼(血清、肌肉和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确定纳米硒在半滑舌鳎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饲料中纳米硒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幼鱼的抗氧化能力。SOD活性随纳米硒添加量的增多先上升后下降,1.6、2.4 mg/kg组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SH-Px和T-AOC活性随着纳米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2.0、2.4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肝胰脏和肌肉MDA含量0.8 mg/kg组最低(P<0.05),而血清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CAT活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2.4 mg/kg组(P<0.05);血清和肝胰脏中NO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0.8、1.6 mg/kg组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而肌肉中在2.4 mg/kg组达到最大。总之,本实验条件下,纳米硒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6~2.0 mg/kg(饲料中总硒量为3.56~4.23 mg/kg)。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芝麻素对氟胁迫下斑马鱼头部抗氧化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采用半静态法,将驯养后的斑马鱼,随机分为对照组(CK)、1 g/kg芝麻素组(S1)、2 g/kg芝麻素组(S2),80 mg/L氟胁迫组(F)、1 g/kg芝麻素组+80 mg/L氟胁迫组(FS1)、2 g/kg芝麻素组+80 mg/L氟胁迫组(FS2),分别在试验进行45、90 d时取斑马鱼头部,并对头部组织中的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F组比较,饲粮中添加芝麻素的FS1和FS2组斑马鱼头部ROS、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而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免疫相关酶ACP和AKP活性明显上升(P<0.05)。由此可见,饵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芝麻素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氟胁迫对斑马鱼头部造成的氧化应激和免疫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初重(104±8.9)g半滑舌鳎600尾,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组设4重复,每重复半滑舌鳎50尾,分别投喂不同脂肪含量颗粒饲料和杂鱼,试验期121 d。结果表明:投喂杂鱼可显著提高半滑舌鳎生长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系数(FCR)(P0.05),其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两种含量不同的颗粒饲料组(P0.05)。低脂含量的颗粒饲料(RQ)进行投喂的半滑舌鳎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和肥满度(CF)显著低于杂鱼和高脂含量颗粒饲料(CX)投喂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杂鱼可以提高半滑舌鳎生长性能。用低脂肪含量的颗粒饲料进行投喂,既能节省其饵料利用率,又能使养成阶段的半滑舌鳎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3种益生菌复合发酵半滑舌鳎配合饵料的最适比例及时间。试验以半滑舌鳎配合饵料为底物,菌种总接种量为3%,35℃下进行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发酵处理,对照组未接种任何菌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80.27±0.19) g的半滑舌鳎3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鱼。对照组半滑舌鳎饲喂配合饵料,试验组在配合饵料中添加10%发酵饵料(按照优化试验所得最适条件发酵饵料)。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发酵后各组发酵饵料的活菌数均提高十万倍左右,3种菌种混合发酵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以1∶3∶2的比例发酵第5 d时发酵效果最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半滑舌鳎体增重与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半滑舌鳎全价饵料在35℃下,以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1∶3∶2比例发酵5 d的效果较好,且发酵饵料可促进半滑舌鳎生长,提高饵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17,(10):9-14
试验以纳米锌(20 nm)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纳米锌0、30、60、90、120 mg/kg和180 mg/kg,添加无机锌60 mg/kg(W60);配制成7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投喂初体重为(52.68±0.13)g的半滑舌鳎84 d,研究纳米锌水平对半滑舌鳎的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和血液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锌的添加量为90 mg/kg时,增重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除60 mg/kg组的其他各组(P0.05),与60 mg/kg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各试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20 mg/kg组、180 mg/kg组及W60组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除对照组(0 mg/kg)之外其他各组(P0.05);纳米锌添加量为0~90 mg/kg组NBT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90 mg/kg组与W60 A/G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GOT活力W60组显著高于除对照组之外其余各组(P0.05)。血清GPT活力在90 mg/kg组出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除W60组外其他各组(P0.05)。CHO含量120 mg/kg组及W6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及30 mg/kg组(P0.05);TG含量在90 mg/kg组出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在基础饲料中纳米锌添加量为90 mg/kg时,既可以提高半滑舌鳎的生长性能,又可以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同时对其肝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C0.5组)、1.0%(C1.0组)和1.5%(C1.5组)的L-抗坏血酸-2-磷酸酯(作为维生素C添加剂),制成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175%、0.350%和0.525%的3种试验饲料.每种试验饲料饲喂3.5龄滑舌鳎雌性亲鱼15尾[(1.15±0.11) kg/尾]和雄性亲鱼20尾[(0.25±0.05) kg/尾],饲喂2个月后人工育苗.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C对半滑舌鳎雌性亲鱼的性腺指数和相对产卵量以及雄性亲鱼的精液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0.350%维生素C能显著提高雄性亲鱼的性腺指数(P<0.05).随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上浮卵率和孵化率显著上升(P<0.05),初孵仔鱼畸形率显著下降(P<0.05).C1.0和C1.5组的卵径、受精率、初孵仔鱼体长以及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含量均显著高于C0.5组(P<0.05),而C1.0与C1.5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C1.5组卵中大油球直径显著高于C05组(P<0.05).卵子和上浮卵中维生素C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亲鱼肝脏、卵巢、精巢和卵子中维生素C含量,提升亲鱼血清、肝脏、卵巢、精巢、卵子和精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相应降低丙二醛含量.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高剂量(0.525%)的维生素C更有利于促进半滑舌鳎亲鱼性激素的合成,改善亲鱼的繁殖性能,提高精卵质量,促进受精卵孵化,减少仔鱼畸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注射不同剂量的小肽对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抗病力的影响。各试验组(0.2 mg组、0.4 mg组、0.6 mg组)分别注射浓度为0.4、0.8、1.2 mg/mL的小肽溶液500μL/只,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过滤海水。在注射后第2、4和7天,检测刺参体内ACP、AKP和SOD活性。结果表明,试验组刺参体腔液中ACP(0.4 mg组)、AKP(0.4 mg组)活性及SOD(0.6 mg组)活性分别在第4、4、7天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2.6、2.3、1.9倍。攻毒试验结果证实,各试验组均产生了一定的免疫保护率,0.4 mg组最大,达33.3%。结果提示,小肽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且注射量为0.4 m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在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wei)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含有中草药的两种免疫添加剂"平安蛋白"、"水产免疫王",研究南美白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观察对虾的生长情况;分别于第1、7、13、19、25d测定南美白对虾血清中免疫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服用免疫添加剂后具有明显的抗病防病能力,可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平安蛋白"的作用效果要比"水产免疫王"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用盐酸左旋咪唑-维生素E可溶性粉(商品名:禽福)对疫苗免疫后的鸡进行免疫功能增强试验.结果表明,盐酸左旋咪唑-维生素E可溶性粉具有促进机体细胞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的明显作用,且200mg/kg体重剂量效果最佳,鸡口服盐酸左旋咪唑-维生素E可溶性粉后7d即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对IBD疫苗及ND疫苗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明显增强,血清ND抗体及IBD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血液中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反转录PCR(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半滑舌鳎肝脏中克隆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1)基因全长c D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半滑舌鳎ACC1基因在肠道、肝脏、肌肉、卵巢、脾脏、全脑、肾脏、心脏、肠系膜脂肪等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半滑舌鳎肝脏中ACC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半滑舌鳎ACC1基因c DNA全长7 811 bp,含1个7 07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 357个氨基酸,ACC1蛋白计算分子质量为266 ku,等电点为6.42。半滑舌鳎ACC1氨基酸序列保守位点包括1个ATP结合位点(Gly~(316)~Gly~(321))、1个生物素结合位点(Val~(785)-Met~(786)-Lys~(787)-Met~(788))、1个辅酶A结合位点(Ser~(1969)~Val~(1995))。此外,半滑舌鳎ACC1基因存在可变剪接,形成另外2个同工型(isoforms),与分子质量为266 ku的ACC1相比,分别少8和15个氨基酸。2)半滑舌鳎所有组织中均检测到ACC1基因的表达,肝脏和全脑中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分别为2.67和2.53;肠道、肠系膜脂肪和卵巢中次之,分别为1.14、1.10和0.97;肾脏中最低,仅为0.48。3)与对照组(未添加鱼油组)相比,3.5%鱼油组肝脏中A CC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7.0%和10.0%鱼油组肝脏中A CC1 mRNA相对表达量进一步降低,显著低于3.5%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10.0%鱼油组低于7.0%鱼油组(P0.05)。综上,本试验克隆出了半滑舌鳎ACC1基因的全长c DNA,并得出半滑舌鳎ACC1蛋白的主要功能位点为ATP结合位点、生物素结合位点、辅酶A结合位点,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基本保守。半滑舌鳎ACC1基因主要在肝脏和全脑等生脂组织中表达,饲料中添加鱼油显著抑制其肝脏中ACC1基因的表达,且抑制作用与鱼油添加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