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波广播发射系统当中的天线通常处在城市最高处,特别是在夏天的雷雨季节,非常容易受到雷电干扰,怎么行之有效的预防雷电放电对于中波广播发射的影响,从而保障中波广播发射系统可以正常的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广播工作者热议的话题。基于此,笔者分析了雷电种类以及广播发射系统的防雷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防雷电保护技术是发射台十分重要的问题。防雷电保护对发射台而言,不仅发射机,而且对天线系统、电源系统等附属设备以及机房建筑都应有相应措施;对发射机而言,使用全固态机后,防雷电的要求就更加提高了。因此,对用全固态机的发射台对防雷电保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在多雷电地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先位于城郊的中波广播发射台也逐步成为市中心,被高楼大厦所包围,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中波广播的覆盖效果,而且会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基于中波广播无线电传播理论,深入分析电磁辐射与人类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深入全面的揭示中波广波技术与人类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分析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好天线厂区,避免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4.
郑峰  潘旭亮 《山东饲料》2014,(8):127+211
广播电视发射台一般都设在比较高的位置,因为是长期的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因此,雷电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同时裸露在室外的管线部分也越来越多,使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本文就从雷电风险的形成原因和种类展开详细的探讨,寻找有效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台质量保证系统能够监测广播发射台发射机的播出质量,确保发射台"三满"播出要求。本文从自台质量保证系统的硬件、软件,分析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并根据自台质量保证系统平时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升级改造设想。  相似文献   

6.
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放电常危及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安全,引发森林和油库大火,毁坏各类建筑物和家用电器等弱点设备,以及在电力系统中导致绝缘破坏后造成的各种灾害等。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雷电的形成及其危害,加强防雷意识,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雷电对人类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更好加强对于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维护以及故障处理工作,进而有效的提升机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水平。本文对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维护以及故障处理工作进行分析,以期对于将来机器设备的维护以及管理产生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功率中波广播在广播传输发射系统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本详细介绍了中波发射天馈线的结构组成和指标参数,简明扼要提出了中波天馈线在维护中常见的故障,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和维护要点,参与天馈线系统的维护人员具有启发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今时代雷电事故的越来越多,而调频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一直受着自然界中的雷电所影响是始终存在,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加大重视,提高意识,切实的提高防雷技术。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将对如何加强广播电视发射防雷及维护措施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今时代雷电事故的越来越多,而调频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一直受着自然界中的雷电所影响是始终存在,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加大重视,提高意识,切实的提高防雷技术。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将对如何加强广播电视发射防雷及维护措施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意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道平 《山东饲料》2014,(6):202+280
本文分析了雷电对电子通信设备的破坏和影响,阐述了电子设备防雷的基本概念以及综合防雷、系统防雷、常规防雷以及强电磁脉冲产生和传播等原理。针对基层台站雷电安全防护的特点,系统地提出了电源防雷、计算机网络防雷、综合布线防雷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0.前言 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积雨云不同部位聚集着大量正电荷或负电荷,形成雷雨云,而地面因受到近地面雷雨云的电荷感应,也会带上与云底相反极性的电荷.当云层里的电荷越积越多,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打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放电.当云层放电时,由于云中的电流很强,通道上的空气瞬间被烧得灼热,温度高达6000一20000℃,所以发出耀眼的强光,这就是闪电,而闪道上的高温会使空气急剧膨胀,同时也会使水滴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这种强烈的冲击波活动形成了雷声.  相似文献   

13.
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云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团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 k 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吋(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k A至几百k A),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了雷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雷电的危害,讨论了煤矿瓦斯抽放站防雷的必要性及其雷电对煤矿瓦斯抽放站的危害,分析了煤矿瓦斯抽放站防雷措施.实践表明:正确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才能有效减少雷电对煤矿瓦斯抽放站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中波转播台发射天线间的电磁辐射相互干扰,对发射机的安全运行影响很大,消除这种干扰需要在天线调配系统设置吸收网络(陷波)和阻塞网络。本文切合发射台实际工作需要,在吸收网络的电路结构原理、简单计算、制作和调试方面作了通俗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朱景川 《山东饲料》2013,(18):171+234
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变电站防雷接地的必要性和重要原则,通过对雷电的产生原理、现象、种类、频率和对变电站设备所产生巨大破坏性,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险为前提,使变电站操作人员清醒地认识到变电站设置防雷设施的重要性,说明了变电站供电系统中电气装置根据不同地理环境下设置、安装与地的电气有效连接关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变电站接地的主要类型及对防雷接地的安装试验等,对雷击时暂态感应电压进行分析,提出了变电站电气设备防雷措施。得出了变电站在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以及设备用途等诸多情况下,采取相对应的雷电防护措施,并详细讲述了定期对接地设施进行在线检测方法的科学性,使变电站供电系统和设备运行达到可靠性、稳定性,最终达到变电站较佳的防雷效果,保障了变电站操作人员及运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雷电灾害的危害性很大,被列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可导致人员受伤、财产损失、以及爆炸、通讯故障等事故。配电系统同样面临雷电灾害的威胁,本文介绍了对终端配电系统的内外部综合防雷技术,对雷电的成因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做了分析,对如何预防雷电灾害对电力系统的破坏或有效降低其危害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天线是广播发射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了发射天线,发射机输出的高频电流才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波,远离电台的广大听众才能听到电台播送的节目。天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射覆盖的实际范围,关系到信号质量的好坏,广播能否正常播出。本文论述了中波的天线发射技术和安全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电力系统中雷电过电压对电力设备的威胁较大,尤其是目前线路通过提高爬电比距等方式使得防雷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雷电过电压对电网中变电设备威胁越来越天.本文分析了电网遭受雷击的原因,阐述了电网防雷的原则,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过电压在线监测的电网防雷技术.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雷电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建筑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也危及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防雷系统的相关研究变得至关重要。当前建筑防雷接地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本文先介绍防雷装置,再阐述接地系统,最后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推动防雷接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