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棉花产值的下降,棉田效益不断减少,结合江汉平原棉区实际,探索了一套棉田一年五熟(油菜、棉花、花生、高粱(二季))的新型立体种植模式,其技术要点如下。1 合理品种搭配油菜选用杂交“双低”优质品种,如华杂三号、中双四号等。棉花选用杂交优势极强的湘杂棉2号品种。花生品种选用早熟高产的中花4号等系列品种。高粱选用湖南省农科院提供的杂交高粱“湘两优糯梁一号”品种。2 合理结构布局厢宽2.4m,于秋冬季油菜育苗满幅移栽,次年5月10日前收获完毕。棉花采用大钵育苗,于4月10日前播种,5月20日前移栽于油…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安乡县既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又是全国商品油基地县,棉地主要以棉油两熟耕作制为主.过去主要是常规油菜配常规棉花。后经历了杂交油菜配常规棉花,进年来。我们又推广杂交油菜--杂交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996年推广面积达10khm2,棉花.油菜每667m2产量均过了100kg,与常规油莱--常规棉花比较,杂交油菜、杂交棉花的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1997年,我县将实现棉地棉油两熟杂交化,即20khm2棉地全部实行杂交棉花配杂交油菜。现将其高产配套栽培经验介绍如下;1选用良种杂交棉花选用湘杂棉1号,种子全部实行包衣,1997年还将推广F…  相似文献   

3.
油棉两熟的发展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麦(油)棉两熟,特别是油棉两熟发展较快,已成为我省棉区的主要耕作制度。不少地方已从油棉连作套种发展为油棉双移栽,使油菜棉花单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油棉两熟发展较快的原因1、经济效益好。一亩油莱可产菜子  相似文献   

4.
油棉套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卫娟  王新华 《中国棉花》2005,32(11):30-31
油棉两熟栽培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多熟制形式之一,它具有“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特点,是实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一项优化配套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江苏油菜生产的稳定发展,在沿江、沿海地区,油棉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既扩大油菜面积,又不影响棉花效益,近几年通过推广杂交棉品种和丰产性好的油菜品种“史力丰”,扩大行距,降低种植密度,试验、示范、推广油棉套种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棉、油争地的矛盾,而且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1种植模式1.1等行棉花套种单行油菜。一般畦宽3.6 m,棉花行距1.2 m,株距40 cm,密…  相似文献   

5.
棉花和油菜是我省的两种主要作物。棉油两熟制的发展,不仅稳定了棉花生产,而且油菜也获得了增产。1985年全县棉花面积15万亩,平均亩产皮棉95.3公斤,当年又在棉田里套种油菜13  相似文献   

6.
湘油13号     
湘油13号湘油13号(原编号224-2)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室用湘油1l号作母本,湘油10号作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早熟油菜新品种。1994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湘油13号1991至1993年度参加湖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平...  相似文献   

7.
从中熟棉花品种的选育谈后代选择方法①罗云佳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随着麦棉两熟面积的发展,采用春棉品种作为麦棉两熟套种使用,尽管采取了如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等措施,但由于生长期长、晚熟、霜前花率低、纤维品质差等原因难以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8.
湖南有26万hm~2棉花,大多处在“鱼米之乡”的洞庭湖畔,与棉花配套栽培的冬种春收作物基本上是油莱.棉油耕作制存在着季节、劳力矛盾,为了缩短棉油套作时间,夺取棉、油两季增产增收,需要寻求与棉花配套栽培最为适宜的油菜品种.为此,我们从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引进了优质、早熟、高产甘蓝型油菜新品种91-1,进行试种、示范.通过两年的大面积示范栽培,说明91-1油菜新品种适合棉油两熟种植.  相似文献   

9.
《江西棉花》2003,25(2):37-37
棉田多熟间作套种主体种植是在两熟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种植制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 ,其集约栽培技术日臻完善。我国棉区幅员辽阔 ,生产条件、市场需求各异 ,在各种作物、品种搭配、茬口衔接、植物保护、保护地栽培、化学调控技术运用等方面都各具特色。通过改变生产条件 ,提高复种指数 ,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来提高棉田的总体经济效益 ,符合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现选择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棉田多熟间作套种主体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油菜、豆类、棉花三熟制 油、豆、棉三熟制是在油菜…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棉麦(油)两熟主要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棉产区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棉麦(油)两熟乃至多熟制栽培。1986年以来,在全省棉产区实行了四改,即改春棉一熟制为粮棉两熟制;改不完全两熟制为完全两熟制;改前茬作物的低产、低值短季品种(如白菜型油菜、大麦等)为高产、高值中熟品种(如甘兰型油菜、小麦等);改直播套种的常规植棉技术为育苗移栽接茬连作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地区是个老棉区,长期以来年复一年的沿用着麦棉、油棉、肥棉等多种两熟制。1981年以后,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改革耕作制度方面又作了些新的尝试。如孝感等市县,棉农采用不同的蔬菜品种与棉花间作套种,改棉花与前茬一年两熟  相似文献   

12.
短季棉在我国有两种生产类型;一是在东北、西北生长期短春季种植的特早熟品种,一是我国主要产棉区黄河、长江棉区一年两熟麦棉套种,油棉两熟连作夏播的特早熟棉花品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  相似文献   

13.
湖南棉花纤维品质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品种结构 湖南省棉花产地集中在洞庭湖平原的常德、益阳、岳阳三市,常年面积在13万公顷左右,占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0%~95%.2002年主栽品种以湘杂棉2号和农杂62为主,2003年以湘杂棉2号、湘杂棉3号、湘杂棉4号和农杂62、南农98-4等5个品种为主,2004年以湘杂棉2号、湘杂棉3号、湘杂棉4号、湘杂棉5号和农杂62、中棉所48(原中杂3号)等6个品种为主.品种由杂交高产型逐渐向抗虫杂交型转变,实现了品种质的飞跃.品种多样化使得棉农有选择的余地,也促进了各育种单位的竞争,为品种的不断优化提供了舞台.但是,品种多样化必然带来品种杂乱局面,带来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利益化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湘杂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杂棉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采用人工去雄制种途径选育的杂交棉系列品种。现已审定命名的有两个品种即湘棉1号、2号。自1995年1月审定通过后,湘杂棉在湖南得以大面积推广。1997年湖南推广种植湘杂棉12万公顷,占植棉面积的68.2%,全省皮棉平均单产达...  相似文献   

15.
湘西地区油菜播种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湘油11号、湘油13号和秦油2号不同播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湘西三熟制地区最适宜的油菜播种期为9月20日左右,并对不同播期各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与中熟棉相比 ,中旱熟棉在产量潜力、抗病性及纤维品质等方面存在差距,本文从“生态育种”、种质搜集、选择重点及株型育种等方面探讨了选育200Kg.hm^-2中旱熟棉花品种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湘杂棉2号系湖南省棉科所选配的棉花高优势杂交组合。1997年钟祥市引进试种10hm2,表现抗病性强,前期早发,长势旺,结铃性强,座桃集中,后劲足,增产潜力大,纤维品质好。1产量表现湘杂棉2号子棉产量3985.5kg·hm-2,比当地推广品种鄂抗棉4号...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生产发展,解决粮棉矛盾,增加复种指数,迫切需要早熟、丰产、优质适于黄河流域棉区麦(油)棉两熟连作的棉花新品种。我们于1975年从黑山棉1号中选出长绒单株23号,又从中23系中选出天然变异株经连续系统选择育成符合上述目标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0号(原名中509)。1979年该品种,黄河流域适于耕作改制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9.
1棉田多熟高效栽培主要配套模式适宜于城郊棉区推广的多熟高效栽培配套模式共有三大类型。第一类:夏收作物与棉、菜套种型,其中有小麦—棉花—叶菜;小麦—棉花—根菜;大麦—棉花—叶菜;大麦—棉花—根菜;油菜—棉花—叶菜;油菜—棉花—根菜;蚕豆—棉花—叶菜;蚕...  相似文献   

20.
以中熟品种湘油15号为对照,2010~2011年在长沙对3个早熟油菜材料杂1613、005和G7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材料比中熟品种现蕾、初花和终花都早,具有苗期短、蕾薹期和角果发育期长的特点。各油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早熟材料苗期越短,功能叶片中的GA3含量越高,ABA的含量越低。营养生长期,各个早熟材料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湘油15号低;生殖生长期,仅杂1613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早熟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期均低于对照湘油15号,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湘油15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