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元,是山东省的1.43倍。二是县域经济人均占有水平低。2002年,全省县域人均GDP9037元,比全省平均低2606元。县域人均储蓄存款4341元,比全省平均低2052元。三是经济实力“强县不强”。2002年,山东省县域经济总量最大的荣成市完成GDP22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5亿元,而同期江苏省江阴市分别为410亿元和20.54亿元,张家港市分别为365亿元和21亿元。东西部县域经济实力差距较大。2002年,东部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个市的24个县市共完成GDP2612亿元,占全省县域GDP总量的44.1%,县均108.8亿元。进入全国百强的14个县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新安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近几年来.我们依托资源上项目.坚持工业兴县道路.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年.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帽子;2002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序.由1997年的第50位,跃居到第16位;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6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3亿元.工业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均在70%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发展县域经济实质上就是发展特色经济。全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后,我们重新审视县情.对自身的区域特色、主攻方向、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论证.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就是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全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劳务富民.努力做好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业、特色劳务  相似文献   

4.
一、“县域突破”战略提出的背景 1.“县域突破”战略是我省在总结过去工作实践和战略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几乎成了全省商品粮基地县共同的特征。为缩短与兄弟省份的差距,1995年12月,吉林省委首次提出了“六大战略”,即改革驱动、开放先导、区域发展、结构优化、科教兴省和“两手抓”。1998年,省委明确指出要把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结合起  相似文献   

5.
以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垣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的黄河“豆腐腰”区段.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防汛重点县.近年来.该县确立了“民营立县、富县、兴县、强县”战略.集中精力发展民营经济.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县域经济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特色。近年来,新野县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规模经济外向化”的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着力培育棉纺织、蔬菜、畜牧三个支柱产业,提出了创建“全国棉纺织强县、全国优质蔬菜基地县、全国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临颍县是农业强县.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处于全省领先位置.但快速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单纯依靠农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跳出“农”字做文章.联动工业农业.打通一二三产业.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三化互动战略。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工业向现代  相似文献   

8.
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是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部署之一。浙江省苍南县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支柱产业,为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阮晓芳 《农家科技》2011,(11):114-119
先后荣获“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国西部鞋都”称号;世界500强美国TRW公司、笔电键盘全球第一的台湾精元公司落户璧山。重庆市璧山县已成功完成从“农业小县”到“工业强县”的嬗变。作为璧山命脉的工业经济,绝不止于此,且看,璧山如何践行“3年再造一个璧山工业、5年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千亿工业县”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县域”虽然是一个行政区域的概念,但经济的发展却与“县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胶东半岛的市、县经济总体水平的快速提升;江苏省的苏南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也让全省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同南海、中山、顺德、东莞、佛山等市、县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云南省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其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资料,2001年全国县域经济GDP超过50亿元的县共有262个,而云南仅有4个。在第二届全国各省市区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云南省处于第4级的第4位,其竞争力数(669)为处于第1位的上海(1969)的1/3左右。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致使云南经济发展从1994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特别是1998年以来,云南经济发展已连续6年处于全国末位。因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就成为云南省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3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对全国近3000个县(市)进行综合评估出炉的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2017年)榜单中,安宁市再次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100强县(市),排名比去年上升3位,位列第97位,成为我省连续两年唯一一个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县级市。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安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2.87亿元,增长8%;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9.12亿元,增长31.1%,处于全省前列。地方  相似文献   

12.
崇义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近年来我县把工业作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举全县之力强攻工业,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四年在全区工业经济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回顾近些年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把“蛋糕”做大。我县积极实施...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经济强县、中等发达县、经济后发县的地域分布特点和不平衡性特征及其主要原因。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特点,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从改革推动、规划带动、政策促动等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红之 《现代农业》2013,(12):71-71
“十二五”期间.射阳县以“打造百亿渔业、争创全省渔业第一县”为目标。认真抓好“三个转变”:着力推进由渔业资源大县向渔业经济强县转变:着力推进由渔业增长方式向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渔业的作用由单一性向多重性转变。2012年完成水产品总产量24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68亿元。农民人均来自渔业的纯收入达2300元。  相似文献   

15.
<正>扩权强县,振兴县域经济,是吉林省的战略选择。目前,吉林省扩权县(市)已达15个,经济总量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县域的40%和50%。2013年9月,吉林省在梅河口、公主岭两市进行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吉林省"扩权强县"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梅河口、公主岭两市县域发展排头兵作用更加稳固,梅河口市被评为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协同发展纳入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珲春、集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窗口作用更加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绍兴县是历史文化名县、经济强县和纺织大县,县域面积117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2.2万,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776.1亿元,财政总收入9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2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85元。近年来,绍兴县把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作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抓“绿证”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黑龙江林口县农业局“绿证”办公室从1991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按照发展农村经济富民强县奔小康的总体思路,组织实施了一项旨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造就一代跨世纪新型农民的宏伟工程——“绿证工程”。1994年被农业部批准为“...  相似文献   

18.
传统农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农区以农村经济为主,但发展县域经济不能理解和等同于发展农村经济、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以农为主的县必须“围绕工业办农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通榆县地处“八百里瀚海”深处,1979年被确定为全省惟一以牧业为主的县份。然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通榆牧业经济产值在全省排名第22位,还不到东部山区一个小县的一半。面对如此尴尬的处境。通榆的决策者经过反恩,2003年科学地提出实施“牧业强县”工程。一时间,“走牧业路、念红牛经、谱致富曲、圆小康梦”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三年来。全县牧业产值连续递增,2003年达到4.3亿元,2004年达到5.3亿元。2005年达到5.5亿元。牧业,已奏响了通榆农民的致富曲。  相似文献   

20.
特色优势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知之深,爱之切》一书中说:"发展县域经济问题,在一个县治理中处于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富民强县之路"。陇西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挖掘、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中医药产业,并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为富民强县做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总结、探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