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青州在科技下乡活动中名家挂“头牌”,群众唱“大戏”,掀起了又一轮“科技热”。 这次科技下乡活动与往年相比有显著特点,其一,全部由科技“拔尖人才”挂帅,以11名国务院津贴获得者、5名省级拔尖  相似文献   

2.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近年来,农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有目共睹,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总体上说来,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适应,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有些乡镇干部说,群众“有吃有喝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出了问题就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乍一听,觉得这话颇有道理,然而,记者在农村调查采访时发现,“乡官难为”的另一面又暴露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许多地方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出现了“经济活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地方搞了县、乡干部与农民“三同”的“鱼水工程”。干部下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许多地方已成为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举措。但在有些地方看似热热闹闹的“三同”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不能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三同”成了形式主义的“花架子”,甚至成了增加基层负担的“大呼隆”。有些干部下到乡村,进的往往不是群众的“万家门”,而是村干部的“独家门”;有的干部即使来了,也是到村干部家里坐一下就走了,与农民照面都不打一下;而最让农民反感的,还是那些打着“三同”旗号搞“清欠”的“促农团”、“鱼…  相似文献   

5.
科技下乡,是指广大科技工作者走出单位,走进农家,把先进的、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直接传授给农民。然而,科技下乡这样的好事情,在有些地方却没能真正办好。一些科技下乡活动遇圩摆摊设点,摊前也确实门庭若市,在乡镇也热了一阵子,可村里却依旧冷冷清清。有些时候科技下乡也赠送一些科技资料,但由于农民看不懂等原因,收效甚微;有的科技下乡也进行了科技讲座、科普展览,看似热闹,却局限性强;有的下乡只满足于走马观花,装装“门面”……这样来时一阵风,走时去无踪的科技下乡令农民失望。前不久,金溪县政协农业科技组围绕县四大支…  相似文献   

6.
为把科技普及活动引向深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科协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吉林省2010年实施文化惠民干镇万村科普行活动”,吉林省民间艺术团担当这项活动的主角,以《送戏下乡、文化惠民》为主题,开展“送演出、献爱心”系列慰问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在下乡采访时了解到,安远县政府在“三下乡”活动中,特地将许多关于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环保书籍送到农民手中,此举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保护自然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现在已有不少农民深深认识到了搞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除了上夜校、参加培训外,他们还迫切希望通过书籍来详细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目前,一些关于治荒、种果、植树等方面的书籍往往集中在城镇,在乡村一级常常难以找到环保书籍,造成了“城里热乡村冷”的现象,这无疑会大大挫伤农民群众参与环保的积…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出台个政策是上山下乡,广袤的黑土地上出现了一批批知识分子,展开了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近半个世纪后,又出现了“下乡”,不过是“家电下乡”,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政策将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 《安徽科技报》2000年8月24日载,安徽省临泉县农业局打破送科技下乡的常规,先由各乡镇和农民根据时令上报技术难题,确定“菜单”,再及时安排专家下乡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决难题,给农民送去一份精美的“菜肴”。 农民“点菜”,专家“做菜”。是送科技下乡的一种新形式。它好就好在增强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能让农民及时“吃”上合乎各自“口味”的科技“菜肴”。 近年来,有些农业和科技部门送科技下乡往往不大研究农时和对象,忽视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送去的科学技术不是暂时用不上,就是把张三缺少的技术送给了李四。而农民“点  相似文献   

10.
禾塘有戏     
朝颜 《农家科技》2019,(2):79-80
“禾塘村有戏看啰!”在沉寂的乡村里,这样一个好消息不啻于一块重磅巨石,投于一池静水中,迅速搅动起了一道道涟漪。原来,赣州市委宣传部组织赣南采茶歌舞剧团,到瑞金市瑞林镇送戏下乡来了.四邻八乡的人们,不禁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就连我们所驻的元田村,虽相隔甚远,也几乎是男女老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决定,晚上也去凑个热闹。  相似文献   

11.
《新农民》2010,(7):22-22
今年以来,质检部门围绕服务“三农”和“家电下乡”,五措并举保障产品质量,打出了漂亮的质量安全“组合拳”,有效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在农村调查时了解到,农民对当前的一些“科技下乡”提出了四点意见和要求:一是“科技下乡”不仅要下到交通方便、较为富裕的乡镇,更要下到交通不便、偏远的贫困地区。因为后者对科技知识的渴求更为迫切。二是“科技下乡”不仅要下到乡镇、更要下到村组。“科技下乡”只下到乡镇,一些科技书刊往往会被束之高阁,很难发到农民手中。三是“科技下乡”不仅要重理论,更要重实践。下乡发放科技书刊固然很好,但科技人员如能言传身教,在田头地角向农民讲解、传授实用技术则效果更好。四是“科技下乡”不仅要“凤凰牌”,更要“永久…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探索新形势下“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农业部决定今年继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工作。经各省(区、市)申报推荐和专家评审,研究确定20个县(市、区)为2006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单位。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工作,是今年农业部实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月21日,云南省楚雄州科协金桦副主席带领州科协、楚雄市科协10名科普工作者,前往楚雄市东华镇,参加了州、市200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启动集体活动。在热闹的农村集镇上,州市科协搭起科技咨询台,热情地为当地群众服务向当地群众送上了科技下乡、富裕进门的春节“科普大餐”。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12日,天高云淡,沐浴着寒冬里的温暖阳光,云南省2008至2009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走进会泽县。由云南省农业厅领导带队、26个处室站所领导和专家共110人组成的送农业科技下乡服务队,在会泽县娜姑镇摆开了科技大集,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严羽 《河北农业》2004,(7):36-37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大凡官员都能讲出一大套的道理。但是,在实际行动中,有些官员正好相反,成了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他们根本不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对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对群众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相对滞后,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农村正常的经济工作,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民主管理不完善,财务监督乏力 财务公开质量不高,公开不及时。据调查,只有部分村做到了按规定时间公开财务,近1/4的村只能做到半年或1年公开1次,约1/3的村没有公开。有些村的财务公开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事情能见得“阳光”的就公开,见不得“阳光”的就不公开;有些村的财务公开表述不清,条理不明,内容不详细,群众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势必会怀疑公开内容的真实性。许多村根本没有设村级档案室,会计档案资料只好长期放于会计或出纳家中。不按规定装订票据,年终将账本和单据用报纸一包,随便乱放。有些村民小组的财务会计资料从未办理过交接手续,造成村民小组的账目不清,连续性差。  相似文献   

18.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15(1):F0002-F0002,F0003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响应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成立了科技支农“三下乡”服务小分队,积极投身于服务“三农”的活动中,利用暑期,组织师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支农“三下乡”服务小分队的教授和学生精心策划、认真准备,编印《家禽的饲养与疾病防治》、《经济动物的饲养与疾病防治》、《大田农作物的后期管理》、《食用菌栽培技术》等种植、养殖技术资料5000册,排练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顶着炎炎烈日,分别到九台市其塔木镇和永吉县贫路河镇进行文化、科技支农服务,切实解决农民朋友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此次活动共分三个部分:文艺演出、发放资料和专家现场解答。师生同台演出,高潮迭起,不时博得阵阵掌声,许多乡亲是从十几里以外的住地赶来,把演出现场围个水泄不通,文艺演出沸腾了寂静乡镇,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演出过程中,许多农民朋友就急不可耐地寻找我们的专家,边看演出,边咨询他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赵锦华 《中国农资》2014,(34):26-26
<正>近日,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陕西多个地区先后组织"三下乡"慰问演出活动。图为陕西稼丰农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天脊集团演出队在陕西白水县雷牙乡进行演出。演出节目丰富、内容新颖,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观看。在表演的同时,天脊开展了化肥产品促销活动。不少农民现场订购天脊化肥,订购场面火爆。据了解,当晚订购肥料40余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扩夫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难点在农民。正因为如此,在扩大内需的战略性决策下,类似“家电下乡”、“科技下乡”、“农机下乡”的系列工程已全面鸦动。这些工程的实施,主要目的是要为广夫农民“雪中送炭”,进一步扩大内需,同时更要把农村消费市场中的假冒伪劣产品、低俗文化产品“釜底抽薪”。然而,近日却有些报道,说有些人打着各种旗号,以不同的姿态,借助国家的支农扶农政策,在农村粉墨登场,设下各种消费陷阱,严重干扰了农村消费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