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西市种植中药材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古就有“千年药乡”之称。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定西市的中药材以质量优、药性好而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定西中药材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十分走俏。岷县、陇西县、渭源县、还分别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市委、市政府大力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坚持把中药材作为一项富民的支柱产业来开发,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种、加、销一条龙产业发展格局。全市中药材面积达102万亩,品种达300多种,总产量146734吨。在市、县(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当归、党参、红黄芪GAP的规范种植技术规程,为今后我市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全面提高竞争能力,努力扩大在国内外药材市场的占有份额,使其真正成为富市富民的支柱和拳头产业提供了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2.
甘肃素有中药材基因库之称,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药材主产省之一?拥有中草药资源1527个品种,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居全国药材种植之首。特别以当归、党参、红(黄)芪、大黄、甘草五种药材闻名中外,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中国的“当归之乡”、“党参之乡”、“黄芪之乡”都在甘肃。与药材大省不相符或尴尬的是,在甘肃的药材市场上,地产药材少得可怜。本文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提出了我省发展中药材的可行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农村青年,近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乡的大部分农户都种了中药材,我也种了一些药材,但对中药材采收的时机把握不准,希望贵刊能给予解答。熊林峰熊林峰读者:俗话说:“适时采收药材是宝,过期是草。”这说明了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性很强。适时采收关系到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低、品质优劣、价格贵贱等。笔者从事药材生产多年,积累了一些采药的经验,现简要介绍一下,供药农们参考。树皮类药材的采收:通常在春夏之交,植物生长旺盛期,树液流动最快时采剥。此时树皮类汁液充足,形成层生长最活跃,皮部与木质部…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是神农尝百草之地,位于“中华药库”腹地,南倚神农架,北靠武当山,是一座天然中药材宝库。境内地形复杂,物种丰富,适宜多种药材生长。20世纪70年代,房县就被列为全国“黄连之乡”、“党参之乡”。地道中药材北柴胡、独活、仓术等品种畅销国内各大中药材市场。近几年,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万hm2,产量达5万t,产值2.2亿元,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要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依旧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5.
白花丹参,被列为稀有名贵中药材之一。然而,十几年前,这一珍惜品种已濒临绝迹。如今,这一中药材已“起死回生”,一跃实现了规模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切都得益于岳圣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截至2013年底,该合作社推广丹参面积达2万亩,年产干丹参3000余吨,年交易额8000余万元,占全国白花丹参市场的95%。  相似文献   

6.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药都中药材种养学校凭借药都得天软厚的地理优势,与国内外数百家大型制药厂和中医科研机构、药材机构互通网络。在掌握中药材市场行情,中药材种养、中药材加工和出口韩国、日本、美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为了给医药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动植物药材,农村百事通杂志社读者服务部与药都樟树药材种养专业学校联合举办名贵药用动植物种养扶贫班。学校负责提供纯正良种,长期提供技术咨询,产品销售指导或回收,解除您药材种养的后顾之忧。药都树型金银花作为一种珍稀的药用资源。为药市十大常用大宗药材之…  相似文献   

7.
药材中所含药用成分高低与采收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民间就有这样的俗语:“当季是药,过季是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知母、黄岑全年刨,惟独春秋质量高”。掌握采药的适宜时间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关键,它直接影响防病治病的效果和药材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农村百事通》2006,(7):88-89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药部中药材种养学校凭借药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国内外数百家大型制药厂和中医科研机构、药材机构互通网络,在掌握中药材市场行情、中药材种养、中药材加工和出口韩国、日本、美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为了给医药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动植物药材,农村百事通杂志社读者服务部与药都樟树药材种养专业学校联合举办名贵药用动植物种养扶贫班。学校负责提供纯正良种,长期提供技术咨询,产品销售指导或回收,解除您药材种养的后顾之忧。药都树型金银花作为一种珍稀的药用资源,为药市十大常用大宗药材之…  相似文献   

9.
在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美誉的药都江西省樟树市.有一位带着药农科学种植黄栀子致富的农民.他就是药都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药都药材种养学校校长、上高鑫隆黄栀子种植合作社副理事长黄菊林(手机号:13970505668)。  相似文献   

10.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其根干燥后可供药用,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最常用中药材。引龙河农场2007年引进并进行种植,面积为20hm^2,取得了较好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群 《农家顾问》2008,(2):35-36
随着人们对中药医疗保健价值的认识,社会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呈增长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部分中药材价格呈阶段性、区域性上涨,因此,其种植的效益有时也确实比较好,农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也比较高。正是利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有些不法的药材种苗生产者,不时地邮寄一些宣传小册子,“发布”药材信息。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滁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滁菊原名“池菊”,与浙江“杭菊”、河南“怀菊”、亳州“亳菊”统称我国四大名菊。滁菊不但作为花卉观赏,而且是名贵的药、茶两用佳品,清朝光绪年间,曾将“滁菊”列为贡品,故又称为“贡菊”或“滁贡菊”,目前已是我国原产地保护产品,皖东地区正大面积种植开发。1生物学特性1.1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实用技术》2007,(5):63-63
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提出“要像打造云烟一样打造云药”。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中指出:“建立云药规范种植体系。”根据云南药地道药材品种,制定云药原生药材种植环境标准、种质资源标准、栽培标准、采收加工标准,全面实施中药材种植管理规范。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加快野生药用资源实种家养的发展,建设符合GAP要求的100万亩规范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体系建设是国家中药现代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的四大体系建设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2,(20)
本溪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境内多种多样的植物,盛产刺五加、人参、五味子、细辛等多种名贵中药材,是辽宁省“五大药材基地县”之一。据《本溪县志》记载,本溪县采摘刺五加、人参等中药材的历史可上溯至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5.
正光山县淮河源林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光山县南向店乡五岳村,该区域地理分布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03 hm~2,山林面积在0.33 hm~2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土壤为黄壤土质,偏酸性,适宜中药材种植,当地农民自古有采药、种药的传统,并且盛产银杏、苍术、柴胡、杜仲、辛夷、前胡、桔梗、猫爪草等名贵中药材。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相似文献   

16.
《农村百事通》2006,(2):80-81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药部中药材种养学校凭借药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国内外数百家大型制药厂和中医科研机构、药材机构互通网络、在掌握中药材市场行情、中药材种养,中药材加工和出口韩国、日本、美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为了给医药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动植物药材,农村百事通杂志社读者服务部与药都樟树药材种养专业学校联合举办名贵药用动植物种养扶贫班。学校负责提供纯正良种,长期提供技术咨询,产品销售指导或回收,解除您药材种养的后顾之忧。药都树型金银花作为一种珍稀的药用资源,为药市十大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干品在250公斤左右,纯收入6500元左右,随着人们崇尚绿色食品心态的不断升温,21世纪金银花种植前景一片光明。药食兼用果桑又名桑,桑枝、桑叶均可入药,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鲜果1500公斤左右,药用桑枝60公斤,桑叶400公斤,纯收入可超万元。从古到今被医学界公认为名贵的保健药品,又被卫生部列为药食同源果品,林业部专家组将果桑列为“亟待开发”的树种。我国栽培桑树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桑果不但口味鲜美酸甜,而且具有补肝益肾、安心养神、袪风养血、益寿逛年等功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处于太行、王屋山山区的河南省济源市7个镇的中药材野生资源进行调研,阐述了济源市大宗地道中药材中部分药材由于用工较多,加工繁琐,没能形成产业化生产,但冬凌草和艾草从种植、采收到加工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适合济源发展的名贵中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如黄精、连翘、葛根和淫羊藿等。艾草尽管种植和加工生产规模较小,但在山区“一村一品”和乡村休闲旅游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地道中药材冬凌草的产业化成效突出,其在多部门联合推动下,建立了“科研部门新品种、新技术+标准化科技生产示范基地+公司优质药材优价收购”的产业发展模式,解决了以往冬凌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了科技助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岩区富山乡信用社扶持农户种药材,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药材种植户高兴地说:“财神爷”给我们送来“金元宝”。天麻是名贵中药材,市场紧销商品,由于种植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在中药材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富山乡山场广阔,土质肥厚,荒坡地多,气候凉爽,杂草木料资源丰富,极适宜栽种天麻、杜仲等中药材。早在5年前,富山乡信用社获悉磐安县有天麻种菌提供及技术业务指导的信息后,便与对方联系,并获得对方最低保护价收购的承诺。富山乡信用社的职工会同乡政府干部翻山越岭,主动下村联户,鼓励农民种植天麻。1997年,该乡外金村青年农民张友国率先引种,获得成功。张友国在新开垦的2.5亩荒  相似文献   

19.
猪苓是名贵稀有中药材,目前野生猪苓产量逐年下降,市场产量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只有发展人工种植才能缓解市场的需求,为我县药材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为药农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0.
1林地种植中药材的重要意义 我国山林面积广大,蕴藏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是为制药工业和出口提供野生原料药材的重要产地。利用林地仿生种植中药材,不仅能解决种植中药材与种植粮食、蔬果争地问题,而且还能为制药工业及出口提供纯天然绿色原料药材,解决了农田种植中药材施用化学农药所造成原料药材农药污染的一大难题;更重要的是在护林、育林的同时,充分有效地利用林地资源,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保证中药材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