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染料废水是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其水量大、浓度高、成分复杂、难生化降解,是国内外公认的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本研究以钛酸正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掺杂Fe3+改性纳米TiO2制备催化剂,以6-硝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其进行光催化降解。考察了焙烧温度、掺杂Fe3+量、催化剂用量、pH、H2O2用量和反应时间对6-硝废水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Fe3+量为0.100wt%,焙烧温度为500℃时制备出的改性TiO2在其用量为0.300g、H2O2用量为4.0ml、pH值为2、反应1.5h时,6-硝废水的降解率达到86.73%。  相似文献   

2.
由于水质特性对O_3/H_2O_2体系的氧化降解效果影响显著,本文制备了活性炭负载铁催化剂,考察了O_3/催化剂体系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重点分析了O_3/H_2O_2体系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H_2O_2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1.0g、水样为50m L,室温、p H为3、氧化剂O_3通入时间50min(5g/h)条件下,加入0.3m L H_2O可使垃圾渗滤液中COD去除率由79.8%提高到88.7%,这说明O_3/H_2O_2体系对成分复杂、较难降解的垃圾渗滤液MBR出水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3.
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的体外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丝素蛋白膜的生物活性功能,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了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并在人体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进行了体外降解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具有较好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分别为22~53μm和86%~92%;降解20 d后,孔洞界限逐渐被破坏,复合多孔膜的失重率增大到35%以上;降解后多孔膜的结晶度有大于降解前的趋势;在多孔膜的内壁有羟基磷灰石的生成,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据此认为,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软骨替代材料或创面涂敷材料。  相似文献   

4.
染料废水是工业废水的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内外公认的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本文探索了交联壳聚糖树脂负载的Fe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条件,并以6-硝废水为研究对象,在非均相UV-Fenton体系下对其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表明,在p H为3,催化剂用量0.6g,H2O2用量3.3m L,反应时间为80min,紫外功率为250W,降解率高达97.0%。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CeO2纳米纤维,利用XRD、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CeO2纳米纤维在自然光作用下的催化降解性能,利用UV-Vis对吸光度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500℃时,纤维形貌最好;CeO2纳米纤维对甲基橙的催化降解作用优于工业用微米级CeO2粉末。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出{001}TiO_2光催化剂,分别以大肠杆菌和氨气为目标污染物,考察所制备催化剂的抗菌除氨性能,为其在养殖应用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所制备催化剂是由5 nm左右的小颗粒堆积而成,含有40.1%的高活性{001}面,这种{001}面与催化剂自身的{101}面形成异质结构,加速了光生载流子分离,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001}TiO_2在太阳光和紫外光下对氨气降解率分别为32.7%、61.3%,分别是TiO_2的3.08倍、2.21倍,在日光灯下{001}TiO_2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为32.1 mm,远高于TiO_2。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技术处理畜禽场排放的氨气污染效果,为该技术在畜禽场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对活性炭吸附与纳米TiO2负载活性炭光催化降解氨气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30、60μW/m2)、不同NH3处理浓度(30、50、70 mg/m3)、不同气体流量(2、3、4 L/min)情况下对纳米TiO2负载活性炭光催化降解NH3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氨气物理吸附作用在22 h后趋于饱和,负载纳米Ti O2的活性炭在22 h后仍保持85%以上降解率;光强、NH3处理浓度对NH3降解效果有影响(P0.05);气体流量对NH3降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畜禽场不同排放源的氨气排放特征、处理效率和运行成本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为制备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壳聚糖纳米DNA疫苗,PCR扩增获得ptfa基因片段,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以复凝聚法制备ptfa基因的壳聚糖纳米DNA疫苗。通过凝胶阻滞试验确定壳聚糖与DNA分子完全结合时的N/P比值;测定纳米DNA疫苗的包封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DNA疫苗的形态;同时检测其抗DNA酶降解的能力及稳定性。结果成功构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tfa基因的裸DNA疫苗并制备出纳米DNA疫苗,该纳米DNA疫苗的N/P比值为2.5,包封率为95.3%,经电镜观察显示其形态大多呈规则的球状,粒径为200nm左右,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有效抵抗DNA酶Ⅰ的降解。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保护效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磷钨酸(HPW)掺杂的二氧化钛(Ti 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利用SEM对样品进行表征,观察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并利用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估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HPW的掺杂减小了Ti O2纳米颗粒的粒径,有利于增大其比表面积,同时明显提高了Ti O2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BCA为单体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IVM-PBCA-NP纳米粒,经药物吸附和PVP包被后形成PVP-IVM-PBCA-NP载药纳米粒。经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以BCA:IVM投量为4:1(g/g),BCA投量为0.4:25(V/V),乳化剂F68浓度为2%,搅拌速度600r/min,反应体系pH值为2、3、6,反应时间3h,为最佳制备条件。在该条件下所制备的PVP-IVM-PBCA-NP药物包封率为(45.43±1.65)%,载药量(9.95±0.23)%,主要粒径为296nm。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学报》2017,(12):2397-2401
旨在研究2株枯草芽孢杆菌协同降解黄曲霉毒B1(AFB1)的作用。将2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rRNA序列测定后,以AFB1降解率为依据,分别进行优化培养并观察协同降解作用。结果表明:菌株K-3优化条件为装液量50mL/250mL、温度37℃、4%接种量、初始pH7.0、发酵周期48h,150r/min振荡培养,对AFB1降解率为88.07%(P<0.05);菌株K-TM装液量为50mL/250mL、温度37℃、6%接种量、初始pH7.0、发酵周期60h,150r/min振荡培养,对AFB1降解率为84.81%(P<0.05);K-3、K-TM按体积1∶2组合,对AFB1协同降解率达到88.43%。本研究为益生菌在降解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善丝素膜作为医用材料的物理性能,以丝素和纳米SiO2为基材,乙醇为溶剂,制备不同质量比的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对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微观形态与结构进行表征:共混膜表面呈凹凸状,横截面为多层次的网络状结构,丝素蛋白分子主要为β-折叠结构。对不同质量比丝素/纳米SiO2凝胶共混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当丝素与纳米SiO2共混质量比为80∶5时,共混膜的断裂强度最大,为94.86 MPa;当共混质量比为80∶3时,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最大,为55.20%;共混膜的溶胀度和热水溶失率与纳米SiO2含量成反比,而透气性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测试结果表明,在天然高分子材料丝素溶液中加入具有补强增韧功能的纳米SiO2制备的共混膜,更接近优良人工皮肤材料的物理性能特征,丝素与纳米SiO2的共混质量比以80∶3和80∶5为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n O/Ag纳米复合粉体。用高压汞灯和太阳光照射降解掺有复合粉体的次甲基蓝溶液,通过时间和降解率曲线,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的银掺杂量和降解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nO/Ag纳米复合粉体。用高压汞灯和太阳光照射降解掺有复合粉体的次甲基蓝溶液,通过时间和降解率曲线,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的银掺杂量和降解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PCV2)Rep蛋白单克隆抗体。PQE30-PCV2Rep蛋白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用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ELASA法鉴定抗体亚型及效价。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QE30-PCV2Rep得到高效表达,筛选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抗Re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1G4、2G4和6H12,其分泌的抗体分别为IgG2a、IgG2b、IgG2b亚型。其中,6H12抗体效价为256K,浓度为0.47mg/mL,纯度90%。本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为PCV2的研究及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阳离子醚化淀粉/海藻酸钠/黄原胶/纳米TiO2/壳寡糖为原料制备微囊化SP4噬菌体,为控制沙门菌感染提供生物制剂。选用沙门菌SP4噬菌体,采用液滴法来制备微囊化SP4噬菌体,并对其效价、阳离子醚化淀粉浓度、海藻酸钠浓度、黄原胶浓度、壳寡糖浓度、pH稳定性、热稳定性、模拟胃液稳定性、模拟肠液释放行为以及保存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阳离子醚化淀粉浓度为2.4%、海藻酸钠浓度为2%、黄原胶浓度为1%、壳寡糖浓度为0.6%时,微囊化SP4噬菌体微球外形规则,包封率为97.5%,在pH5.0~8.0、温度10~30℃、模拟胃液pH2.0、0~30 min和pH3.0、0~150 min噬菌体保持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模拟肠液中4 h,噬菌体完全释放,4℃环境下保存6周噬菌体效价无明显降低。综上表明,微囊化沙门菌SP4噬菌体显著提高了噬菌体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其耐酸特性利于抵御胃酸的分解,具有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为进一步采用多因素试验制备微囊化沙门菌SP4噬菌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方法在不同的退火温度下制备了Ag/TiO2纳米薄膜材料。对300℃、400℃和500℃热处理条件下制备的Ag/TiO2纳米薄膜样品进行了形貌表征、XRD晶型分析和UV-Vis光吸收表征,发现Ag/TiO2纳米薄膜在650nm激光照射后发生了光致变色现象,本文对此光致变色过程中涉及的电子发射转移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样品差分吸收光谱的分析,发现对TiO2进行500℃热处理后的Ag/TiO2样品具有更高的光致变色效率,分析了锐钛矿晶型的TiO2在光致变色的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种白细胞介素共同作用时发挥的生物学效应,本试验构建了共表达猪白细胞介素2和猪融合白细胞介素4/6基因的重组质粒,利用修饰壳聚糖进行分子包裹制备纳米颗粒,肌注小鼠,然后定时称重小鼠,并采血,检测CD4、CD8分子含量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ELISA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共表达的猪IL-2和IL-4/6可有效促进猪淋巴母细胞的增殖,上调IL-2和IL-4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Th和Tc细胞数量,也使体重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赵臣  陈志龙  曾燕霞  王林  郑琛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2):3210-3216
选取6只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羯羊(白萨福克♂×小尾寒羊♀)为瘤胃液供试动物,采用4×6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共设2个因子,分别为不同精粗比日粮(A1(20:80)、A2(30:70)、A3(40:60)、A4(50:50))和不同甘露寡糖添加量(B1 (0)、B2 (0.4%)、B3 (0.8%)、B4 (1.2%)、B5 (1.6%)、B6 (2.0%)),进行尼龙袋半体内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绵羊瘤胃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因子对日粮中不同时间点NDF、ADF瘤胃降解率、降解参数及有效降解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 0.05),A1处理组的NDF和ADF各个时间点(除3 h外)的瘤胃降解率均显著高于A3和A4处理组(P< 0.05);B因子对3、6、9、12、48 h的瘤胃ADF降解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 0.05),其中B5处理组显著高于B1、B2处理组(P< 0.05);A3处理组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A1、A2处理组(P< 0.05),稍高于A4处理组(P >0.05)。综上所述,在精粗比为40:60时,NDF和A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生物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赵华  齐刚  代彦  陈秀为 《饲料工业》2003,24(11):37-40
试验对白腐菌TK-X-03在固态培养条件下稻草秸秆的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糖、(NH4)2SO4和MnSO4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3%、0.015%、0.05%。稻草降解过程中赖锰过氧化物酶(Mn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漆酶(Laccase)、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酶活在培养的第6、7、9、10和15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06U/g、8.71U/g、0.054U/g、400U/g和0.26U/g。培养25d后,稻草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依次为25.1%、29.8%和5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