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巩固2021年生猪产能恢复成果,防止产能大幅波动,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计划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巩固提升江西生猪大省地位,在保障本省市场供应稳定的基础上,为全国多调生猪、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2.
《吉林畜牧兽医》2010,(10):59-59
<正>吉林省加快生猪产业发展,具有四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近年来,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生猪、肉牛奶牛、家禽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稳定生猪生产的意见》等3个政策性文件,初步构建了涵盖产加销各环节的政策保障体系。二是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对生猪产业发展的金融扶持力度,近日,安徽省农委和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制定了《关于支持生猪产业发展信贷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4.
政务     
正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猪家禽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2020年1月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猪家禽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旨在促进广东省生猪、家禽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发布。《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猪肉、禽肉产量分别保持在245万吨以上、140万吨以上,禽蛋产量达到4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量保持在3300万头以上、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21,(16):3-5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记者就《意见》出台的背景和重要举措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 问:近几年,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两次出台文件.此次又专门出台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是出于什么考虑?  相似文献   

6.
正4月初,福建省农业厅出台《关于科学安排当前生猪生产的意见》。《意见》指出,3月以来,全省生猪价格与全国同步持续走低,下降快、跌幅大,养猪业已处于亏损状态。为稳定生猪生产,防止生猪价格异常波动,维护生猪养殖者切身利益,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提出指导意见。《意见》包括以下内容:做好生产信息监测预警。各地要加强生猪产销形势分析,研讨产销走势,做好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指导合理安排生产。要针对  相似文献   

7.
正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021年8月6日报道,为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防止产能大幅波动,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等六部委共同发布《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山东省要抓好稳定生猪生产、优化产业布局、夯实科技支撑、严格疫病防控、提升加工水平、规范市场流通、强化监管服务七项措施,加快构建现代养殖、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市场流通、监管服务五大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生猪产业现代化。《实施意见》明确了山东省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两个节点"的任务目标:到2022年取得重要进展,养殖规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农发行出台《关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未来3年,全行计划安排500亿元信贷规模和资金,集中用于支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意见》提出,要全力支持猪肉中央及省级储备,有效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10.
各地     
正河南出台意见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3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河南由生猪养殖大省向生猪产业强省跨越。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由目前的68%提高到72%,出栏率由146%提高到16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由75%提高到80%。到2025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出栏率达到180%以上,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生猪基本实现省内屠宰,具备分割加  相似文献   

11.
袁克炳 《猪业科学》2023,40(10):94-96
<正>生猪养殖是青海省畜牧发展主成的重要板块之一,是农牧民主要创收来源之一,对整个的农业农村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青海省于2020年出台《关于支持做好生猪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十条措施》《青海省关于促进生猪生产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采取确实有力支持措施,给予生猪养殖场(户)大力的政策支持,促进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生猪产业发展,使生猪出栏及能繁母猪存栏数快速得到恢复。然而,在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是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基础上,将相关调控政策措施进一步具体化的操作性文件,填补了生产端逆周期精准调控的政策空白,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工具,对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是畜牧业养殖大省,2021年年初,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要突出发展生猪和肉牛养殖,到2025年生猪饲养量达到3000万头,到"十五五"中期,力争实现生猪5000万头的发展目标.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在政策的支持下把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做好生猪产业,免疫环节必不可少,本文就对猪只在免疫前、免疫时、免疫后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猪肉供应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具体有以下举措。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要力争到2021年底,生猪出栏量增加540万头达1 400万头,生猪自给率达70%以上。《意见》明确,到2021年底,该省将力争培育30个左右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现代化猪场(养殖基地),同时提出对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新建(扩  相似文献   

16.
湘潭县是一个典型的生猪生产大县,年出栏生猪230万头,年发展生猪340万头,全县生猪产业产值达到43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2%,生猪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出台来,湘潭县作为生猪调出大县,五年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日前出台《关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未来3年计划安排500亿元信贷规模和资金,集中用于支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意见》提出,要全力支持猪肉中央及省级储备,有效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市场供应;大力支持生猪养殖,支持猪饲料生  相似文献   

18.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 商务部 银保监会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牧发〔2021〕24号),进一步巩固我省生猪产能恢复成果,持续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  相似文献   

19.
正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是关乎群众生活、物价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稳产保供。2019年以来,针对生猪产能严重下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等严峻形势,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逐步将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但长期困扰生猪产业发展的产能大幅波动问题尚未根本破解,产能恢复后市场价格再度陷入低迷,部分生猪养殖场户亏损,一些地方政策出现反复,生猪稳产保供的基础仍不牢固。为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防止产能大幅波动,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8月6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20.
何柯  唐希 《广西畜牧兽医》2020,(3):120-121,144
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以来,生猪养殖业主谈“非”色变,深受其害,兴安县也不例外。据统计,2019年9月生猪饲养量最低时,兴安县前9个月生猪出栏仅为13.2万头,下降68.40%;生猪存栏18.31万头,下降60.3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82万头,下降57.97%。生猪产业遭受到了重创。重创之后,恢复生猪产业是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兴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猪恢复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压实各部门工作责任,落实各项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