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有9亿农民,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存在,它的变动就是中国的变动。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农民在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与未来。对农民问题的关注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命运。了解中国农民现状,解决和处理好“三农”问题,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199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中,赵本山、范伟表演的小品《红高梁模特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群农民不怎么专业的模特步伐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但是他们追求美、追求时尚的精神更加让人盛动。其实,这样的情景并不只是在小品中出现,在河南省新乡市就有几支地地道道的农民模特队,队员们都是河南省牧野乡的村民。有的是种粮大户.有的是种菜大户,都是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序稼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九亿多农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能不能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政治问题。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又有哪些。  相似文献   

4.
去年12月份,某乡供销社生产部及农技站出售油菜除草剂,农友们使用后,有的是油菜与杂草“同归于尽”;有的是油菜死得精光,而杂草却“岿然屹立”。受害面积上百亩,农民叫苦连天,纷纷找上述单位扯皮、索赔。  相似文献   

5.
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中,农民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权利主体。笔者认为,中国农民保护自己的权利主要有三种方式: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灰色途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民的私力救济。对于这些途径,它们在中国的存在各有其独特原因,应从法治的眼光对它们进行取舍和平衡。  相似文献   

6.
农村是社会的主体,而且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就决定了农民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农民身份的制度安排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渐进的过程,虽然农民身份制度化是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但却导致农民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的缺失。因此,在当今中国,消除对农民的歧视,确立和保障农民的平等权利,解决农民二等公民的身份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与难点问题,也是一个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涵盖内容很多,其核心和关键的突破点是农民问题,即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增收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从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愈来愈明显,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社会群体,约占中国人口的70%,世界人口的15%,世界农民总数的35%,但组织化程度很低。数量庞大同时又是分散化、个体化生产和经营的中国农民,如何进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许多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可以很好地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干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我国农民应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或者自发组织,或者是由政府、企业牵头,以不同的形式组织起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农民生活保障最基础的资源储备。在近一个世纪前,解决农民的土地所有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最基本的首要问题。经历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后,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在现阶段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1.
尽管中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但由于广大农民长期处在社会最底层.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他们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而无法及时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因此,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仅是一个倍受9亿农民关注的经济问题.而且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乎社会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面临一个重大问题是——缺乏实用人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地位更加重要,而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进程的主人翁。但是当前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需求矛盾凸显,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一难题。高安市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国家级试点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大,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9亿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这就给我们的社会特别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必须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现阶段中国农业的最大问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正在逐步走上城镇化、现代化发展之路,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主要的就是农民问题。无论是从人口发展.还是从土地资源等方面来说,农民占了全国的大头。因此,忽视农民问题,不解决农民问题,其他许多问题都不好解决。解决农民问题就是要减少农民数量,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面前一项既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也是当前亟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农民素质状况调查及农民培训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问题根本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又与农民自身素质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农民问题在本质上依然是农民素质问题。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深入调研,摸清现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解决好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干部必须在思想上切实加深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在作风上更加扎扎实实,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在工作上真正把农业放到重要位置,关心农业,支持农业。一要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中国农民占人口的80%,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中国农民不但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们最可靠的同盟军,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重要的依靠力量,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作…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三农"问题并非朝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颖琦 《现代农业》2004,(10):36-37
“民以食为天”。农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于一个有近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强调农业的极端重要性无论如何也不过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主题。十六大后新一届“两会”期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三农”问题称之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赋予许多新意的表述,如此关切,可见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会在迷茫中徘徊。  相似文献   

18.
张子平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3):217-219,23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影响城乡的全局性问题,关系到农民生存和就业状况;是一个宝贵的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配置的问题,决定农村人地矛盾是否缓解、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能否向前推进;是一个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户经营现状剖析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微观组织-农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研究中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焦点,通过对农户经营现状的剖析和探讨提出了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农民致富的新资本自古,贫穷几乎是中国农民的代名词。说三农这问题那问题,说到底就是个贫穷问题!中国农民贫穷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