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青稞品种甘青4号,是甘南州农科所以地方品种肚里黄为母本,以康青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育成年限1991~2005年。但由于我州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导致"甘青四号"发生了较严重的混杂退化现象,全州各县青稞生产栽培的"甘青四号"品种几乎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混杂退化现象。1"甘青四号"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品种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品种自身因素一是"甘青四号"的遗传基础发生了变异,产生了质量性状与"甘青四  相似文献   

2.
青稞新品系9640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品种来源青稞新品系9640是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青稞品种甘青1号为母本,以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的中间材料90-19-14-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6年配制杂交组合,2002年选出了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优良株系,2003年参加品种(系)鉴定试验,2004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2005-2007年参加甘南州青...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甘南州农科所选育出的青稞新品种甘青5号具有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征特性,总结出了适期播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锦单10号是由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2年以自选系97-54作母本,外引系丹360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已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2003~2005年在各级试验及生产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锦州地区生育期131 d左右。适宜在辽宁、内蒙、吉林南部以及河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鲁棉研15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抗虫杂交棉品种,本品种为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是以转基因抗虫棉选系R55为父本,常规棉选系613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2007~2009年奎屯垦区引进种植,表现良好,种植面积5116公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伊粳13号是由新疆伊犁州农科所水稻室,以日本优质米品种农林313为母本、农林315×90-13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定、抗病性强等特点。1产量表现伊粳13号丰产性好,该品种参加2004年、2005年伊  相似文献   

7.
华麦6号是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扬麦13作母本,苏麦6号为父本配组,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株型紧凑、农艺性状优良、抗性强等特点。本文作者重点介绍了其高产表现,并总结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潞玉6号是山西潞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LZA4作母本和LZF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活秆成熟。适宜东华北春玉米区及黄淮海夏播区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种植,于2006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泉薯2号系泉州市农科所以禺北白为母本、鸟咬梨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洛阳镇于2003年引进试种,2004年进行示范种植,2005年大面积推广,现已成为洛阳镇甘薯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早熟、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滁辐麦6号。[方法]对滁辐麦6号的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品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滁辐麦6号是滁州市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以麦优1号为母本、扬麦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后的种子用Co60-γ辐照处理,再经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安徽省区试中,滁辐麦6号平均产量为6 493.5 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9.9%,2006~2007年安徽省生产试验中,滁辐麦6号平均产量为6 633.0 kg/hm2,比对照增产7.1%,是一个熟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品种,适宜在滁州市、淮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结论]该研究为滁辐麦6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蒙东18号是通辽蒙东种业有限公司科研所于2002年以自选系金自115为母本,外引系W13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其母本金自115是以铁7922×四4112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连续自交8代选育而成.农艺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稳定;父本W138引自辽宁省农科院。蒙东18号于2003~2004年参加所内产比试验:2005年参加内蒙古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内蒙古晚熟组玉米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07017号)。  相似文献   

12.
秦优7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8年选育的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我市2003年秋播引进试验示范种植,2004年秋播面积进一步扩大示范,该品种总的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综合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3.
1品种来源 春蚕豆新品种临蚕9号(原代号9317-1-7)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品种临夏大蚕豆作母本、慈溪大白蚕作父本杂交,再以F1代作母本,"土耳其22-3"作父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1993年配制杂交组合,经田间多代选择,2003年选出了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14.
沈玉18号是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于1997年以自选系沈152作母本、自选系沈13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已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997年-2001年在各级试验及生产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沈阳地区生育期128d左右。适宜在吉林南部、辽宁大部、山东、河北、河南、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沈玉26号是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于2000年以自选系S3152作母本、自选系S513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2001年-2006年在各级试验及生产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东华北春玉米区平均生育期130d左右。适宜在吉林中南部、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湘核31号(原名湘运一号)为中晚熟、辣味型耐贮运品种,其母本9704A是从湖南地方品种21号牛角椒中天然不育株经多代回交选育的优良不育系,父本8215是从湖南一晚熟地方品种经多代自文选育的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自交系。湘椒31号果实牛角形,较组,果绿色,味辣,商品率高,耐贮运。从定植至采收50d左右,产量2500-5000kg/667m^2,抗炭疽病、疫病,耐病毒病,耐热耐湿能力较强,耐早性中等;适于嗜辣地区作中晚熟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17.
杂交玉米新品种永科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科6号是湖南永顺县旱粮研究所于2002年春以自交系“E538”为母本与“Y7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中迟熟、中秆大穗型,2002—2005年在各级品比、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中均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2006年分别通过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于湖南省及武陵山区、西南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秀丰占5号是以高产品种矮秀占为母本,以抗性好、米质优品种丰富占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感温籼型常规稻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2005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正>泉豆7号原名泉豆937,系泉州市农科所以穗稻黄为母本,福清绿心豆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吉农四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古农四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进程、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物学特性、栽培特点和适应区域,阐述了在育种中所取得成效的几点体会。新品种从杂交开始至育成经历了8年时间,1992年7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为推广品种。本品种具有熟期适中、产量水平高、稳产性突出、农艺性状优良、品质好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