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茶园杂草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茶园控草难题,从传统防治、生态防治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茶园控草技术现状,重点阐述了生态控草处理措施、技术方法和局限性,以深入了解茶园杂草防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茶园控草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控草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由于有机农业耕作系统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草剂,加上有机农田的杂草种群数量与种类相对较多,其对有机农业产量的影响将更严重。结合国内外杂草发生与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并明确了影响有机农田杂草发生的制约因素。从生产系统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在有机杂草控制上采用的农业防治方法,如耕作控草、栽培管理控草等;物理机械防治方法,如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物理除草和堆肥除草等;生物防治方法,如以虫治草、利用动物取食与植物竞争控草、微生物除草剂防治等;以及生态防治方法,如作物他感作用、以草治草、作物间竞争治草等控制杂草技术措施与手段。并对今后有机农业杂草生态学、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监测评价、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标准化、规模化经济、生态防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杂草的危害  “宁可连根倒,不留围根草”.这是我国人民长期在中耕除草中得出的结论,也深刻说明了杂草是农业生产的大敌.草与农作物争水肥,争光照,抢占地上、地下生存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同时还是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生产成本.所以说,要想玉米长得好,必须先除草.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受到杂草为害。广泛使用除草剂防除杂草的传统手段会加速杂草群落演替,降低农田生态多样性,造成高抗药性杂草、生态环境破坏、食品健康等问题。利用生物间相生相克的原理,阐明以草、作物、动物、微生物和综合防控手段抑草控草。为生态农场杂草管理提供基础理论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绿色防控     
<正>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生态调控技术重点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大豆大垅窄行密植与垄三栽培田杂草发生动态及作物对杂草的抑制能力,表明大垅窄行密植田杂草发生的数量偏多,生长后期具有明显的控草作用。控草时间在大豆播种后50~60d,即7月中下旬。大垅窄行密植对阔叶杂草抑制较明显。表明大垅窄行密植田杂草发生的数量偏多,生长后期具有明显的控草作用。控草时间在大豆播种后50~60d,即7月中下旬。大垅窄行密植对阔叶杂草抑制较明显。同时进行了大面积化学除草示范,形成杂草生态及化学调控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甘南州气候冷凉,作物种类少,主栽作物是青稞、小麦、药材和马铃薯。由于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青稞田间草害一直是粮食生产中的一大障碍。杂草不但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而且改变农作物田间小气候,有些杂草还是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加快病虫害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依据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规律,浅谈一下青稞田间杂草的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一、生态调控技术采取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果园生草覆盖、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滋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二、生物防治技术应用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措  相似文献   

9.
氯磺隆(Chlorsulfuron)具有活性高、成本低、杀草谱广、控草效果优异等诸多优点.但氯磺隆残效期长,往往对下茬作物产生严重药害.  相似文献   

10.
景宁县2002年在茶园试养山羊控草,2016年开始研究茶园网格化精准养羊控草技术并示范推广。2020年出台普惠性发展补助政策,给予养羊控草基地每亩100元普惠性补助和项目建设50%补助,通过这些普惠性补助政策和项目实施,加快了茶羊共生技术的形成和应用。通过20余年的实践与探索,景宁县逐步形成茶羊共生技术模式。本文从茶园网格化、建造标准化栏舍、优选山羊品种、引羊入园控草、茶园化学防控期间放牧管理、山羊安全防疫及越冬期饲养管理、羊粪肥园综合循环利用、茶羊共生通数字化管理以及适时出栏部分山羊等方面对茶羊共生生态种养循环利用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河北省康保县1949~1994年的粮食生产状况,分析了当地水土资源特点,阐明了康保县粮食生产发展的潜力。结合国家“七·五”、“八·五”攻关项目旱地农业张北试验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康保县农业发展的途径和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通径系数法分析了农业生产的8个基本构成因素:种植业投入、养殖业投入、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粮食作物面积、经济作物面积、人工草地面积、人均家畜数量及商品畜数量对6个农业效益如种植业产值、总收入、净收入、养殖业产值、总收入、净收入的重要性。发现不仅各构成因素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各效益因素,认为在河西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系统中,发展经济作物、扩大人工草地、重视家庭畜牧业,走多种经营、农牧并举的道路,才能提高促进农业生产总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作物高产栽培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回顾我国作物高产栽培的研究过程,提出作物高产栽培的方向是超高产栽培,并对作物超高产栽培的内容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3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减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应用距平值法对我国1978—2007年的粮食单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是影响我国粮食总产变化的主要因素,它受作物品种及相应技术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规律,而政策因素则显著影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逐步订正等方法,结合本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统计资料,对青海湖地区耕地资源不同层次作物生产潜力、潜力总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限制因子。结果发现,热量和水分因子是青海湖地区影响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因子,现有耕地的最大粮油生产潜力总量为12165165kg。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层次的耕地生产潜力利用率,对影响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因子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青海湖地区实现耕地生产潜力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我国水稻生产实际,构建了水稻产量差定量化研究模型,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稻、晚稻的潜在产量、高产试验产量、品种区试产量和大田平均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其中大田平均产量与品种区试产量间的产量差(GV)分别为2 024、1 455和1 835kg/hm2;与高产试验产量间的产量差(GE)分别为3 864、5 196和4 601kg/hm2;与潜在产量间的产量差(GM)为9 990、15 135和13 246kg/hm2,区内水稻产量提升空间较大。早稻、中稻、晚稻不同层次产量差在各省份间的分布差异很大;同一省内,同一层次产量差在不同季节类型水稻间的表现也不同。但从整个区域来看,GV:早稻>晚稻>中稻,GE和GM均为:中稻>晚稻>早稻。因此,发展双季稻,恢复双季稻的面积是短期内提升该区水稻总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保水剂用法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促进宁南半干旱山区产业支柱作物马铃薯的生产,解决马铃薯生产、特别是苗期的干旱缺水问题,本研究采用田问试验方法,进行保水剂用法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苗期每公顷穴施保水剂15~60 kg,能促进马铃薯干物质的积累和提高光合生产率,其中以苗期每公顷穴施30 kg用量效果最好,其产量和商品薯分别比对照高出25.26~27.30%、204.46%~237.50%,增收2257.5~2500.5元/hm2.研究表明,宁南半干旱区及其同类地区旱地种植马铃薯,保水剂应用的适宜施用方式和用量是苗期穴施30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河北省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更加理性化和规范化,增加结构调整的可操作性,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决策支持系统,以科学、理性地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结构。在本系统中输入作物播种面积、产量、价格等相关数据后,就可以得到既定结构下河北省的种植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带来了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本文利用养分流动和模型分析的方法,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典型“农田-食用菌”生产系统(农田-食用菌集约生产模式、农田-食用菌单户生产模式、农田单作)的氮元素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农田作物秸秆通过食用菌体系还田使氮素利用率提高了10%左右,秸秆还田氮输入量(165.6kg· hm-2·a-1)占农田氮素总输入量的37.1%,使化肥氮输入量减少,因此秸秆氮的合理循环利用可作为减少化肥投入的有效途径.但农田氮素仍有盈余,单位面积氮盈余量高达217.0 kg·hm-2· a-1,未能实现循环模式内养分平衡的理想效果,因此优化氮素管理、确定合理的大田作物和食用菌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泰兴地区特色旱杂粮作物产业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发展特色旱杂粮作物产业的现实意义和生产现状,分析泰兴地区特色旱杂粮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壮大特色旱杂粮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