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当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认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体现科学的发展观,事关农民增收。提出了应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发展优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作用,走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2.
何建国  严华 《科学种养》2008,(12):51-5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已经引起全社全的高度关注。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是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是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保障以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作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首要条件是该区域的土壤、灌溉水、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2001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活动。两年来,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创建取得了很大成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最近一些地方在蔬菜上使用甲胺磷等剧毒农药造成了不良社会后果。为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管理,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以农办农[2003]42号文下发了"关于加强  相似文献   

4.
博州位于准葛尔盆地的西南边缘,农田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具备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自然条件.博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启动于2001年,目前已有19种农产品和11个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自治区无公害、绿色认证,但受沿袭多年的常规生产方式的影响,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农民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面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农产品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与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就“中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与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阐述。首先,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总体思路,包括其概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市场定位诸点;其次,从完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法规、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组建无公害农产品监管体系、完善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及强化品牌意识、做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工作等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最后,提出了如下关于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影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推广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落实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科技创新,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垦科技》2009,(1):59-59
农二师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全师已建成优质棉基地3万hm2、优质番茄基地6000hm2、优质红辣椒基地8000hm2、优质香梨生产基地1.07万hm2、红枣基地6666.67hm2,以及20万头无公害生猪基地、5万头优质马鹿基地,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正> 四、抓好安全科学用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有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到安全、科学用药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增强搞好安全、科学用药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使新农药、新剂型的农药,特别是高效、低毒生物农药、植物农药适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要,并在农作物病虫草害中广泛推广应用,必须要加强对高效、低毒的新农药、新剂的应用技术加以研究,广泛地示范试验,并逐步使农民认识和接受,逐步取代高毒农药的使用,规范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及其操作规程,以保证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胡善国 《茶业通报》2006,28(4):179-180
茶叶是祁门农业生产的一大经济支柱,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县现有茶园9512hm2,2005年茶叶生产量3200t,总产值1.1亿元。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红茶之乡”。2001年被列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2004年,全县9512hm2茶园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其中经欧盟BCS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茶基地面积712hm2。目前是安徽第一个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颁证,全面实施无公害茶生产的产茶大县。1祁门发展无公害茶产业的比较优势1.1生态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成高产优质高效茶业的物质基础,祁门地处安徽省最南端,与…  相似文献   

9.
付竹新 《茶业通报》2004,26(1):37-38
大别山区的英山县是中国绿茶(名优茶)之乡,是湖北省产茶大县之一。全县从2001年起,被农业部授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以来,大力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新技术,加快发展无公害茶,提高无公害茶生产的比重,进一步优化了茶业结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今年将对5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确保无公害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3%以内。据了解,从2003年农业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专项以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每年组织开展对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县的农药残留监测,对于保证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2006年将继续组织10个省级农药检定所,对全国50个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县进行农药残留动态监测,实现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按照“适应市场、发展特色、形成规模、提高效益、保障安全”的思路,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到目前,共发展6家企业,开发绿色食品10余种,认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760.6亩、油菜基地2万亩、青稞基地2万亩。拉萨市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食品放心丁程领导小组、拉萨市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等多个组织机构。制定出台了《拉萨市无公害蔬菜暂行管理办法》、《关于实施蔬菜市场准入的公告》、《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公告制度》等规程。  相似文献   

12.
湄潭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又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西部茶乡”,盛产优质烤烟、大米、茶叶、中药材等,先后被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全国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基地县”及“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等一系“金字”招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为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小麦、玉米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乐县民丰农业专业合作社已建立无公害小麦、玉米生产基地面积667hm2,为确保民丰合作社无公害小麦、玉米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依托南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河南省民兴种业公司开展技术攻关,建立健全了无公害小麦、玉米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崇明县是国家农业部等部门认定的第一批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生态有机食品生产园区。近几年,崇明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方针,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农产品无公害种植加工和农业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04年底,全县农业产业化总产值已达6.5亿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有效实现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控.  相似文献   

16.
从3月14日起,山西省开始对鲜乳、蔬菜、饲料、猪肉等农产品进行“六项整治”。据山西省农业厅介绍,整治的主要内容为:大力整顿农药市场,严查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的行为,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水果和茶叶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继续开展奶站清理整顿;加大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抽查范围和频次;加大对兽药企业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运营的几点建议,指出了品牌农产品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运营的几点建议,指出了品牌农产品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渐关注,生物防治技术凭借其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上的重要作用,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植物性农药引起重视。植物性农药不仅对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可保证农产品安全,而且来源广泛。现介绍部分可用于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植物。近年来,随着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植物性农药引起重视。植物性农药不仅对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可保证农产品安全,而且来源广泛。现介绍部分可用于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