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架式和整枝方式对日光温室葡萄新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修剪技术对温室葡萄新梢生长的影响,本试验通过对温室葡萄的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整枝方式下和不同架式下的枝条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同一(FI形)整枝方式下,奥古斯特、无核早红、无核白鸡心的新梢生长量极显著高于粉红亚都蜜、早黑宝、京秀、优无核;②FI形整枝方式比F形、扇形更有效控制新梢的徒长;③棚架和篱改棚能明显抑制葡萄新梢徒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市大棚葡萄栽培多以篱臂架、小冠形整枝修剪进行管理,出现树冠郁闭,通风光照不好等问题,葡萄品质逐渐下降;栽植密度过大造成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修剪技术难度大等问题。2018年在我市四卜树村大棚葡萄试验基地,栽植巨玫瑰葡萄,采用双臂高干较篱臂架、小冠形整枝平均可节省成本50%以上,经济效益可提高10%左右。该技术值得在我市大棚葡萄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酿酒葡萄品种双红试栽成功的同时,针对双红葡萄栽培管理中仍延用当地原有品种公酿一号和鲜食葡萄的整形方式和整枝修剪技术,未能将优良生态条件与酿酒葡萄品种双红的特性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条件和酿酒品种双红的特点优势,我们通过3年的定点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了“双红”适宜沈阳地区生产的整形方式与整枝修剪技术。1整形方式在合理密植的状态下采用何种树形与栽植密度相配套,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如何实施整形冬剪和整枝夏剪技术对葡萄高产、稳产、优质十分重要。实践证明,对“双红”在沈阳地区宜采用龙干形单臂篱架整形。1·1龙…  相似文献   

4.
辽西地区是设施温室葡萄栽培新区,为提高设施温室葡萄的产量与质量,文章对辽西地区葡萄的整形修剪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盆栽葡萄整形是盆栽葡萄艺术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整枝修剪对树冠造型,使枝蔓合理分布,通风透光良好,果穗着生匀称。  相似文献   

6.
葡萄夏、秋两季管理环节较多.如果管理不当或管理不到位。往往出现葡萄架面郁闭,病虫害严重,产量不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因此,葡萄夏、秋两季应重点做好整枝、修剪、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温室的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结合温室美人指葡萄的栽培方式与卡特兰的生长特性,进行上果下花的花果立体栽培试验,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葡萄与在葡萄棚架自然遮阴条件下栽培卡特兰的高效节能立体栽培技术,包括温室的设计,美人指的定植、引蔓、修剪、水肥管理,以及卡特兰的移栽、光温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设施葡萄"单臂双层高光效整枝"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慧  郭伟  赵月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213-213
本文针对设施葡萄扇形整枝模式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单臂双层高光效整枝"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日光温室中进行葡萄与草莓间作 ,葡萄667平方米产量1751公斤 ,草莓1128公斤 ,产值可高达3万元以上 ,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一、葡萄的栽植及管理1.栽植方式于3月上旬在草莓行间定植葡萄 ,品种主要为乍娜、山东早红、巨峰。株行距为0 5米×2 5米 ,留双蔓 ,南北行。10月下旬覆棚膜 ,11月中旬修剪后保温越冬。2 整枝与修剪单株留双蔓整枝 ,如果植株只抽出一条新梢 ,待长出5片叶后留3片叶摘心 ,用副梢培养2条新蔓。新梢上的副梢留1片摘心 ,二次副梢也留1片叶摘心 ,新梢长到约1 5米时摘心 ,立…  相似文献   

10.
葡萄结果母枝的修剪有长短梢之分,短梢修剪留2~4节,中梢修剪留6节左右,长梢修剪留10节左右.根据品性、枝条粗细成熟度、整枝形式、肥水条件及管理水平来确定所留长度.一般4~7节结实率较高,以后节位结实率较差,可采用中、长梢为主的修剪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光温室建造、苗木选择与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温室葡萄生长结果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葡萄温室中5年生早黑宝、粉红亚都蜜、优无核和7年生无核早红以及无核早红的3种整枝方式(F形、FI形、扇形)和4种架式(单篱架、双篱架、棚架及篱改棚)的果枝率、果穗数和畸形率、果穗着生节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4个品种中,无核早红比其他3个品种更能适应温室的环境;4种架式中,单篱架表现较好;3种整枝方式相比较",FI"形综合性状最好,扇形最差。  相似文献   

13.
在南方利用塑料大棚进行一年两收葡萄栽培不仅可以提早上市,也更利于休闲观光采摘。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开展一年两收葡萄套种蔬菜的栽培技术研究,详细介绍了南方塑料连栋大棚一年两收夏黑葡萄夏季套种菜心、冬季套种莴笋的栽培技术,包括连栋大棚的设计、品种的选择、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促农增收。  相似文献   

14.
"超红"桃系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育成的大果优质早熟桃新品种,通过科学建园,精细栽植,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严格调控温室内温湿度,采用人工辅助授粉、覆盖地膜等措施提高坐果率,在山东省泰安地区4月中下旬即可成熟,平均产量39000 kg/hm2,表现出了突出的生产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在研究"超红"桃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示范和生产栽培,总结提出"超红"桃日光温室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不同留穗尖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阳光玫瑰葡萄的最佳整穗方式,以阳光玫瑰常规花期留穗尖6 cm(CK)为对照,研究了在花前14 d留穗尖3 cm(A)、4 cm(B)、5 cm(C),花前7 d留穗尖4 cm(D)、6 cm(E)、8 cm(F),花期留穗尖4 cm(G)、6 cm(H)、8 cm(I)的不同时期、不同留穗尖方式对葡萄果实生长、品质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留穗长度的整穗方式在果实生长及品质等指标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花前7 d和花期整穗处理中,随着整穗长度的增加坐果数增加。随着整穗时期的延后,坐果数减少,果形指数逐渐变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增高。花前7 d整穗处理的果皮颜色的"L"值(亮度)和"C"值(纯度)均最大,"CIRG"值(色泽指数)最小。不同处理无核率和空心率结果表现为花前14 d花前7 d花期。通过工作效率的计算可知,整穗时期越晚的处理,疏果用时越少,在生产实际中可达到省工高效的目的。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筛选最佳的留穗方式,各处理的综合评价排名为DCHBGAFIECK,即在花前7 d留穗尖4 cm是阳光玫瑰葡萄省工、提质的理想整穗方式。上述结果为我国阳光玫瑰葡萄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探索在河池地区阳光玫瑰葡萄二次果最适宜的修剪促花时间,以5年生脱毒健康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修剪时期,分别为8月9日、8月15日、8月19日、8月24日、9月4日,调查了在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对二次成花率及二次果的品质,试验结果表明,5个不同的修剪促花时间均能开花结果,但成花率及果实品质均有差异,试验数据表明8月19-24日修剪促花,成花率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优于其他时间处理,其差异显著。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阳光玫瑰葡萄的物候期也不同,在桂西北地区,笔者认为8月19-24日为最佳修剪促花时期。  相似文献   

17.
红地球葡萄花穗整形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别进行留穗尖8 cm、10 cm、12 cm、14 cm、16 cm及剪短小分枝、去上去下留中间和去主穗留副穗8种整穗处理,研究了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红地球葡萄省工、优质的整穗方式。结果表明:留穗尖10 cm的单粒质量最大,留穗尖8 cm、12 cm和16 cm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留穗尖12 cm和14 cm的单宁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留穗尖8 cm、10cm和12 cm均要比去上去下留中间整穗有利于着色。留穗尖12 cm的综合效率最高,留穗尖14 cm综合效率最低。不同整穗方式的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为,留穗尖12 cm留穗尖10 cm留穗尖8 cm去主穗留副穗方式剪短小分支式整穗留穗尖14 cm留穗尖16 cm去上去下留中间式整穗。确定留穗尖12 cm是红地球葡萄省工、提质的较佳花穗整穗方式,可为我国红地球葡萄花穗整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葡萄修剪是树体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探讨这种修剪方法的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葡萄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的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数字化方式描述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过程,是正确认识和表达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对形态结构较为复杂的葡萄树进行精确描述与定量分析,对葡萄树的数字化表达和处理技术进行研发与深化。【方法】针对葡萄树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长发育过程,划分并定义葡萄树的基本结构单元,包括葡萄树主干、多年生蔓、新梢和着生于枝蔓上的器官,其中新梢包括果枝和营养枝;着生于枝蔓上的器官包括芽、花序、果穗、副梢、叶片和卷须等。基于对葡萄树结构单元的划分,借鉴国内外结构单元的命名经验、习惯与演变趋势并结合田间观察结果,遵循葡萄树各结构单元出生的时空顺序,系统地提出了以年为单位的葡萄树地上部各结构单元数字化命名方案,以字母表示结构单元的类型,数字表明出生顺序和结构单元编号。命名方案还包含了各结构单元的着生关系和分枝来源等信息,整合了多年生长机制下由新梢到蔓,再到多年生蔓的生长变化过程,并以节间为单位,以有序集的方式描述了新梢的构成。在命名方案基础上,给出了组合器官与复杂操作表示方法,包括(1)基于结构单元命名的葡萄树结果母枝与结果枝组的复杂器官表示方法;(2)人工修剪对葡萄树结构变化的数字化描述;(3)以年为单位的葡萄树动态生长数字化描述;(4)多年生葡萄树生长发育过程回溯;(5)基于葡萄树结构表示的各级结构单元量化统计分析等方法。【结果】以郑州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极短梢修剪的V字形‘赤霞珠’葡萄树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试验温室的搭架式T字形‘香妃’葡萄树为例,分别给出两种树形的数字化表达,实现了复杂葡萄树结构的明确表示,包括各器官的唯一性命名、各器官的连接关系等。在结构表示的基础上,进行了新梢结构单元量化统计、副梢及卷须人工修剪、种植年限增加带来的葡萄树结构变化表达等的数字化描述,结果表明方法对不同树形、不同生长时期葡萄树形态结构描述的普适性与有效性。【结论】葡萄树形态结构的数字化表示有助于更加直观地理解葡萄树的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方式,对葡萄树功能-结构模型的构建,实现葡萄树形态结构的精确描述、可视化表达、定量分析,以及对葡萄树内部各要素的状态、发展演变过程的定量计算和模拟及进一步的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葡萄树结构单元划分与命名方案对相似结构的木本植物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