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母猪产房饲养管理是猪场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许多人反映母猪难养,子宫炎、假怀孕、母猪奶水不足、仔猪腹泻等问题。通过网上查资料并结合工作实践,归纳以下几点。1产房母猪的管理对产房消毒是关键:一批母猪仔猪调出后,必须对产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清理清除产床下和粪沟里的粪便等杂物;用水枪冲洗地面、栏舍周边、门窗用具、料槽等;待清洗完毕后,把产房门窗封闭不严实,用高锰酸钾+甲醛熏蒸24h;通风3~5d,等圈舍彻底  相似文献   

2.
母猪子宫炎发病规律与防治新药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集约化猪场母猪子宫炎发病规律进行了观测研究,用利凡诺、宫炎清、子宫净等3种药物进行了母猪子宫炎防治冲洗,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23.5%、18.2%、56.1%。采用子宫净进行母猪子宫炎预防的试验猪场,降低全年子宫炎发病率72.1%。  相似文献   

3.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系列母猪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因母猪难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时消毒不严,处理不当带入病菌感染,或在配种时消毒不严,生产时产房环境卫生差以及细菌性流产等因素,引起这种病的发生,轻者引起不孕,重者继发败血症或脓毒症,给养猪事业带来一定损失。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疔不当,多转变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4.
母猪子宫炎是由于子宫黏膜受到刺激或感染后引起的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各种子宫炎,是生产母猪的一种常见生殖器官疾病。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母猪子宫炎发病率不断地上升,不但经产母猪发病,未经产的处女母猪会也发病,据统计猪场中因子宫炎淘汰的母猪占到年淘汰母猪的一半左右。同时还会引起泌乳量减少,仔猪生长发育受阻,肠道疾病多发,断乳后母猪屡配不孕,延长空怀期,增大养猪成本,影响养猪的经济收入,所以对母猪子宫炎的早期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可导致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仔猪下痢、母猪断奶后不发情、屡配不孕或妊后流产,增大母猪淘汰率,因而危害极大。在规模化猪场中,该病的发生日趋严重,不但产后母猪发生子宫炎,后备母猪也发生子宫炎,严重的猪场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猪场中因子宫炎淘汰的母猪约占年淘汰母猪的50%左右,给养猪生产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养猪生产者要特别注意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子宫内膜炎主要以子宫炎症为主,通常是在配种、分娩及难产助产时由于细菌的侵入而感染。子宫炎症是母猪产科病中的一种见疾病,由于炎性反应可致死精子和胚胎,而成为母畜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因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产房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当,自身抵抗力低;临产母猪的外阴、尾根部未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时术手、器械消毒不严格;胎衣不下,腐败分解,恶露停滞等。另外,阴道  相似文献   

7.
母猪的子宫炎主要是子宫内膜的炎症,故称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子宫黏膜的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而子宫肌炎、子宫浆膜炎,只有在产后急性子宫炎时才可能发生,也很少见.子宫内膜炎是母猪极为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分急性和慢性.急性都发生于产后,在难产、子宫脱、胎衣不下时感染病原菌后继发;慢性多数由急性转来,或经配种感染.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往往发情不正常,或者虽发情正常,但不易受孕,即使妊娠,也易发生流产.如在屡配不孕的母猪中,有50%由于患此病而被淘汰.该病在纯种母猪中的发生尤为突出.慢性子宫内膜炎是造成母猪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1发病原因胎衣不下。病因是母猪子宫缩无力,母猪瘦弱、流产、难产和子宫发炎等。治疗时先应注射子宫收缩药,用脑下垂体后叶素2-4毫升。再用0.1%高锰酸钾1000毫升冲洗子宫,清液全部导出后注入青、链霉素。如胎衣腐烂,应注意子宫消毒和抗生素的用量。子宫脱出。本病发生的原因是母猪老化,运动不足,营养不良和过度营养使子宫肌肉松弛,严重便秘或咳嗽等造成内压升高,胎儿过大,子宫过度扩张,盆骨韧带弛缓和胎衣不下造成子宫外翻。治疗时将猪后腿吊起,用0.1%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后将其送回,  相似文献   

9.
母猪子宫炎是母猪生殖器官常见病,是由子宫受到感染而引发的炎症,该病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效益,所以规模猪场母猪子宫炎的预防和治疗迫切需要解决.本文总结临床实践,认为治疗母猪子宫炎的最佳疗法为全身疗法,该方法简便,实用性强,可作为规模化养殖场的优先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产母猪在分娩时,由于产房卫生条件较差,母猪产道受到细菌感染或在进行人工授精时,因器械或母猪外阴部消毒不严,受细菌感染,很容易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从而使生产母猪屡配不孕。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曾遇到几例母猪子宫内膜炎,经苯甲酸雌二醇与青链霉素配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芦惟本  黄川 《养猪》2009,(1):49-51
母猪子宫炎症有两种,即子宫内膜炎与子宫炎。子宫炎症(主要是子宫感染)是繁殖猪场的常见病,有资料表明,由子宫感染造成的母猪死亡占全部死亡母猪的9%,其发病率约为10%,严重的高达20%以上,已成为仅次于传染性繁殖障碍的威胁母猪健康的疾病。许多猪场母猪子宫感染常年不绝,被动治疗、未能主动预防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病因产房卫生条件差,临产母牛的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而未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术者的手臂、器械消毒不严,胎衣不下腐败分解,恶露停滞等,均可引起产后子宫内膜感染。产后治疗不及时或久治不愈常转为慢性子宫炎,子宫内由多种混合菌变成单一的化脓性放线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1 奶牛子宫炎的发生原因1.1 细菌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子宫炎的主要原因。奶牛场没有形成严格的消毒制度,尤其是产房、牛舍卫生管理差则更易造成感染。1.2 不严格执行卫生操作规程。1.2.1 兽医、饲养员在助产时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致使奶牛产道损伤感染;治疗胎衣不下、子宫脱、阴道脱、子宫颈炎时消毒不彻底。1.2.2 人工授精时,输精器械、外阴部消毒不严;输精操作不熟练损伤阴道、子宫颈、子宫颈黏膜;输精频率过高都可导致机械损伤和感染。1.2.3 饲养管理不当,部分奶牛饲喂过量的甜菜渣、啤酒糟、棉籽饼粕催奶,导致牛…  相似文献   

14.
<正>1.母猪屡配不孕的原因1.1生殖道疾病生殖道炎症是影响受胎率的原因之一。据报道,母猪屡配不孕中约有50%以上是因子宫炎造成的,人工授精消毒不严、分娩助产不当或产房卫生差等均可造成感染率升高。  相似文献   

15.
子宫炎、阴道炎是母猪常见的生殖道疾病,病母猪产后泌乳减少或无乳,使仔猪得不到足够的乳计,而影响生长发育。在断奶后母猪还会因子宫炎症而不发情或发情后屡配不上,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正常发挥。具体防治可参照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猪子宫炎主要是子宫内膜的炎症,故称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子宫黏膜的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而子宫肌炎、子宫浆膜炎,只有在产后急性子宫炎时才可能发生,但很少见。子宫内膜炎是母畜极为常见的生殖器官疾病,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发生于产后,在难产、子宫脱、胎衣不下时感染病原菌后继发;慢性多数由急性转来或经配种感染。母畜发生子宫内膜炎,往往发情不正常,或者虽发情正常,但不易受孕,即使妊娠,  相似文献   

17.
母猪的用途主要是产仔,而如何能够使得母猪产仔数升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一方面是提高母猪每一胎所产的仔猪数,另一方面是提高母猪每一年所产的仔猪窝数。在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中,经过摸索总结,得出几点经验,供参考。1预防母猪难产和子宫炎的发生有了健康的生殖系统,才能为提高母猪的每一胎产仔数提供有力的保证。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母猪在生下第一头仔猪后半小时,按人工授精方法向子宫深部灌注"宫炎净"(主要成分为益母草)100毫升,以增强子宫的自净功能,有利于子宫复旧,能镇痛止血,这样处理以后母猪一般在90~120分钟之间顺产结束,胎衣、恶露不会残留;第二步在母猪产仔过程中用“佐特星”(氧氟沙星)20~30毫升,“牲力源”(主要成分为多种B族维生索)20毫升,“鱼腥草”(有效成分为癸酰乙醛)20毫升肌肉注射,采取这个做法对母猪子宫炎的预防效果非常好,很少再有子宫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郝瑞芳 《四川畜牧兽医》2010,37(3):53-53,55
1.1生殖道疾病 生殖道炎症是影响受胎率的原因之一。据报道,母猪屡配不孕中约有50%以上是因子宫炎造成的,人工授精消毒不严、分娩助产不当或产房卫生差等均可造成感染率升高。  相似文献   

19.
1哺乳母猪饲养管理首先,在养殖环境上,必须保证规模化猪场空间的整洁干净,并为哺乳母猪设置独立的生活环境。需保证产房环境始终处在干净无菌的状态,尤其是在待产母猪进入产房前,必须对其进行彻底地消毒管理。包括工作人员在内,凡是进入母猪产房的,必须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并对进入产房的母猪进行全身清洗,以免在产房环境中存留病菌,给产后的管理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子宫炎母猪消炎与配种同期进行林瑞川福安市赛歧畜种站355000母猪子宫炎是一种常见病.造成母猪不孕,或孕后产仔数减少。过去我们在处理子宫炎母猪配种和消炎时,分两个情期进行,即1个情期处理好子宫炎症,下个借期再配种,这样就延长1个空怀期,增加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