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红富士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中激素、多胺和NO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春英  邵建柱  刘莹  徐继忠 《园艺学报》2010,37(9):1403-1408
以红富士苹果继代试管苗叶片为试材,对光、暗培养条件下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内源多胺及NO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暗培养下内源ZR和ABA及内源多胺的水平显著高于光培养。叶片接种初期诱导细胞启动分化时ZR、IAA和ABA含量较高,细胞旺盛分裂期及芽原基形成期ZR和ABA含量较高而IAA含量较低。与光培养相比,暗培养下ZR/IAA和ABA/IAA均较高。在叶片接种初期(0~7d)内源腐胺(Put)、精胺(Spm)、亚精胺(Spd)以及内源多胺总量均达到峰值,并且在不定芽分化时期内源多胺含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光培养相比,暗培养叶片的NO含量较高。红富士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与其内源激素、多胺和NO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山葡萄幼果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山葡萄幼果正常发育与脱落的果实中内源激素ABA、GA_3、IAA和ZR含量及其变化,分析其对山葡萄脱落幼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调控幼果生长发育过程,正常发育幼果中生长促进型物质IAA、ZR、GA_3含量高于或显著高于脱落幼果,生长抑制型物质ABA含量低于脱落幼果,使得正常发育幼果ABA/(IAA+ZR+GA_3)比值显著低于脱落幼果,较低浓度IAA与高浓度ABA很可能是促使离层出现进而导致幼果脱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刘孟  乜兰春  胡淑明  王珊珊 《园艺学报》2015,42(11):2278-2282
 以‘冠军’芦笋为试材,研究雌花、雄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 明,在芦笋雌花发育过程中,GA3 含量始终高于雄花,ABA、ZR 和IAA 含量从两性发育期到单性发育期 呈降低趋势;而雄花中的ABA、ZR 和IAA 含量则从两性发育期到单性发育期迅速上升。雌花GA3/ABA、 GA3/IAA、GA3/ZR 比值在两性发育期较雄花低,到单性发育期迅速升高,表明较高水平的GA3 和低水平 的ABA、IAA、ZR 与雌性器官选择性发育有关,而较高水平的ABA、ZR 和IAA 与雄性器官选择性发育 有关。雌花发育过程中多胺Spd、Put 和Spm 含量均呈先迅速升高后又下降的趋势,而雄花中3 种多胺的 含量相对稳定,高水平的Spm、Spd 和Put 与雌性器官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4.
首次引入内源激素平衡[(1AA+GAs+CTK)/ABA]概念,比较分析了荔枝三种类型果实(大核、小核、无核)内源激素平衡的动态变化;揭示了无核果在花后3d相对高水平的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s+CTK)及花后ABA水平的持续下降是其具有单性结实能力的主要原因;同时,揭示了坐果期低水平的IAA、GAs及相对较低的(IAA+GAs+CTK)/ABA值是小核品种严重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了荔枝果实各组成部分(果皮、假种皮、种子)内源激素平衡的差异,认为胚的正常发育对维持荔枝果实后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是大核品种后期生理落果较少的内部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冠军'芦笋为试材,研究雌花、雄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芦笋雌花发育过程中,GA_3含量始终高于雄花,ABA、ZR和IAA含量从两性发育期到单性发育期呈降低趋势;而雄花中的ABA、ZR和IAA含量则从两性发育期到单性发育期迅速上升。雌花GA_3/ABA、GA_3/IAA、GA_3/ZR比值在两性发育期较雄花低,到单性发育期迅速升高,表明较高水平的GA_3和低水平的ABA、IAA、ZR与雌性器官选择性发育有关,而较高水平的ABA、ZR和IAA与雄性器官选择性发育有关。雌花发育过程中多胺Spd、Put和Spm含量均呈先迅速升高后又下降的趋势,而雄花中3种多胺的含量相对稳定,高水平的Spm、Spd和Put与雌性器官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6.
针对部分梨园中‘玉露香梨’出现的僵芽现象,以河北魏县发生僵芽的‘玉露香梨’短枝顶芽为试验材料,以与该梨园相邻的,以及山西太谷地区的正常梨园中的‘玉露香梨’短枝顶芽为对照,采用石蜡切片法、间接酶联免疫测定法、蒽酮比色法和凯氏定氮法,分析僵芽的发生时间和短枝顶芽在花芽形态分化期间的内源激素、碳氮营养含量变化及其与僵芽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僵芽发生始于7月上中旬花萼分化期;僵芽内IAA含量在7月初—7月中上旬显著高于正常芽,ABA含量在6月中旬—8月上中旬显著低于正常芽,GA3含量在整个花芽形态分化期内显著高于正常芽,ZR含量在6月初显著高于正常芽,ZR/GA3、ABA/GA3、ABA/ZR显著低于正常芽;僵芽梨园(魏县)新梢年生长量极显著大于正常梨园,生长天数长于正常梨园,其芽内可溶性糖、淀粉等营养物质和碳氮比显著低于正常梨园。僵芽梨园(魏县)枝条旺长,芽内高含量的IAA和GA3,低含量的ABA和碳水化合物,阻断了花芽正常分化,导致僵芽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僵藕的发生与矿质营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僵藕发生与矿质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僵藕田土壤中有机质和有效性矿质离子含量均略低于正常田,但差异不显著;②在肥沃土壤中生长的僵藕叶中矿质元素含量一般均低于正常藕,根状茎中,锰、铜、铁、锌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藕,钙显著低于正常藕;③僵藕栽培在营养液中,其子藕仍为僵藕,在矿质营养缺乏条件下的正常藕不发生僵化。因此,僵藕并非因矿质营养缺乏直接所致。  相似文献   

8.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和D-21及非单性结实品系03-2为试材,研究在自然低温条件下自然授粉、人工授粉和去柱头后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_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及与单性结实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下单性结实品系果实都可以正常膨大,而非单性结实品系果实只在人工授粉的情况下正常发育。单性结实品系果实发育前期的IAA、ABA含量和ABA/(IAA+GA_4+ZR)均高于非单性结实品系03-2;茄子3个品系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含量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含量。不同品系不同授粉方式下果实发育过程中GA_4含量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人工授粉提高了03-2果实发育初期的IAA、GA_4和ABA含量,对ZR含量和ABA/(IAA+GA_4+ZR)无明显影响,但促进了其果实的发育。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下03-2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含量和ABA/(IAA+GA_4+ZR)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和ABA水平有利于茄子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  相似文献   

9.
以小孢子脱分化易诱导型(DD)和脱分化不易诱导型(ND)两种类型的7个茄子品(株)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茄子花药内源激素的差异以及低温(4 ℃/2 d)、变温处理(4 ℃/2 d+36 ℃/6 d)对花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自然生长状态下(CK),DD型材料小孢子单核靠边期花药内源IAA、GA3和ABA含量显著高于ND型,ZR含量显著低于ND型。经低温处理后,D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含量较高,维持在CK相同水平|而N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GA3、ABA含量均显著上升,达到DD型CK水平。经变温处理后,DD型材料花药内源IAA含量仍基本维持在CK相同水平|GA3、ABA含量则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而ND型材料内源IAA、GA3含量显著上升,ABA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蔓生黄瓜与矮生黄瓜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蔓生黄瓜129和矮生黄瓜D0462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茎尖、叶片和根的内源激素GA、IAA、ZR和ABA含量,并对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和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的GA含量极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生长前期IAA含量高于蔓生黄瓜129,生长中后期IAA含量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ZR与ABA含量极显著高于蔓生黄瓜129。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GA/ABA、IAA/ABA和(IAA+GA+ZR)/ABA的比值都极显著小于蔓生黄瓜129,而ZR/GA的比值极显著大于蔓生黄瓜129。由此推测,矮生黄瓜D0462矮化可能与内源GA含量低有关,并且矮化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莲藕膨大过程中内源激素、水杨酸和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法, 对3个莲藕主栽品种根状茎膨大过程中内源激素、水杨酸(SA) 和多胺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素( ZT) 在1节期及3节期的第1节段含量最高; GA3 含量在1节期即快速上升, IAA和SA则在2节期后才快速升高, GA3、IAA和SA在3节期均达最大值; 膨大过程中3品种IAA和SA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ABA含量在3节期的第1节段最高, 第2节段最低; 成熟期大幅升高。精胺( Spm) 和腐胺( Put) 在膨大过程中含量高, 尸胺(Cad) 和亚精胺( Spd) 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莲-渔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对莲藕的生长发育、产品商品性、营养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莲-渔共作模式有利于莲藕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的提升。其中,T1莲-鳅共作模式处理表现最好,其莲藕根状茎的全藕质量、主藕质量、最大藕节质量分别为1.58 kg、1.39 kg和423 g,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9.5%、36.3%和6.3%;在莲藕根状茎营养品质方面,T1处理莲藕产品的粗蛋白、淀粉、还原糖、粗纤维、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T1处理莲藕产品的氨基酸总量低于其他共生处理而高于对照,T1处理莲藕产品的硝酸盐含量低于其他共生处理并显著低于对照;在效益方面,T1处理增产效益最高,达97180元·hm-2,比对照增加64000元·hm-2,T2莲-小龙虾共作模式与T4莲-大闸蟹共作模对莲藕幼芽破坏较大,造成莲藕产量降低,但这2个处理的水产品产值较高,弥补了莲藕产量的产值损失,其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而T3莲-鲤共作模式处理的增产效益最小,也比对照增加31940元·hm-2。综上所述,沙地节水莲-渔共作模式中以T1处理表现最佳,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低氧胁迫对无土栽培网纹甜瓜幼苗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洪波  郭世荣 《园艺学报》2005,32(1):121-124
 研究了低氧胁迫处理对无土栽培网纹甜瓜幼苗叶片生长及游离态、结合态、束缚态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氧胁迫显著抑制了植株叶片的生长, 幼苗3种形态的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提高; 但耐低氧性强的‘星光’比耐低氧性较弱的‘西域一号’幼苗生长较快, 而且游离态、结合态、束缚态的3种多胺含量较高, 表明较高多胺可能参与了网纹甜瓜耐低氧能力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栝楼雌雄植株激素和多胺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芸  钟章成  王小雪  谢君  杨文英 《园艺学报》2010,37(10):1645-1650
在栝楼生长发育各阶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对雌雄植株叶片内源激素及多胺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吲哚乙酸(IAA)含量在所测定的生长发育期,雌株始终高于雄株,而脱落酸(ABA)含量雌株始终低于雄株;玉米素核苷(ZR)和赤霉素(GA1/3)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雄株高于雌株,雄株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迅速下降,而雌株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直至雌株进入生殖生长期后才迅速下降。雌株叶片中亚精胺(Spd)含量极显著高于雄株;精胺(Spm)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雄株显著高于雌株,而在雌株进入生殖生长后雌雄株间差异不显著;腐胺(Put)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雄株显著高于雌株,而在雌株进入生殖生长后雌株显著高于雄株。试验结果表明:高含量的IAA和Spd有利于栝楼雌花发育,而高含量的Put和Spm有利于雄花发育。当雌雄花盛开后,多胺均呈下降趋势,Put和Spm在雌雄株间含量差异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5.
主藕、整藕和子藕作种的繁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主藕、整藕、子藕3种繁殖方式对莲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繁殖方式对莲的生长影响不大,但以子藕作种,植株前期和中期生长最快。3种繁殖方式莲的生长动态表现为:6月中旬以前,浮叶变化幅度不大,立叶缓慢增长,6月中旬至7月中旬,浮叶和立叶都快速增长,立叶于8月上旬达最大值,比浮叶晚15~20d左右,立叶整个生长动态呈S型曲线变化。3种繁殖方式均不影响莲藕的熟性,对地下茎(藕)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皆可用作繁殖,其中以子藕作种用量最少。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莲藕地方品种"齐头"为试材,采用田间池栽试验,在莲藕不同生育期动态取样,测定各器官的干物质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养分积累量,明确莲藕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的吸收规律,以期为黄河中下游地区莲藕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莲藕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膨大茎形成期是莲藕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积累速率为每株29.27 g·d^-1。根状茎膨大之前,干物质主要集中在叶片和叶柄中,膨大之后,叶片和叶柄中的营养物质逐渐向膨大茎中转移,膨大茎中干物质最终积累量占全株的66.68%。不同时期莲藕氮、磷、钾的吸收积累量不同。膨大茎形成期莲藕对氮、磷、钾的积累速率最大,分别为每株0.46、0.18、0.56 g·d^-1,积累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49.50%、31.49%、39.56%。整个生育期莲藕氮、磷、钾吸收积累量的比例为1∶0.62∶1.53。根状茎膨大之前,莲藕氮和磷主要集中在叶片中,钾主要集中在叶柄中,之后随着地下根状茎的膨大,叶片和叶柄中的养分逐渐向地下部分转移,成熟期地下膨大茎中氮、磷和钾积累量分别占全株积累总量的71.97%、69.54%和87.89%。综上所述,莲藕前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根状茎膨大之后,以贮藏生长为主,膨大茎形成期为莲藕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张尚法  郑寨生  张雷 《长江蔬菜》2012,(16):102-104
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莲藕僵藕病发病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程施用腐熟猪粪与全程施用速效化肥相比,植株长势较旺,莲藕个体发育良好,僵藕发病率降低62个百分点,且病害明显减轻,结藕期提早12~18 d,增产229.9 kg/667 m2,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同时提出僵藕病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前期在感染黄龙病的‘晚锦橙’中发现的明显差异表达的柑橘乙醇脱氢酶(CsADH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CsADH1 的 CDS 序列长为 1 143 bp,编码 380 个氨基酸。蛋白质结构预测显示,CsADH1 含有乙醇脱氢酶 GroES(ADH_N)和 ADH_zinc_N 保守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CsADH1 蛋白与拟南芥、蓖麻和中国莲的 ADH 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sADH1 蛋白定位在细胞质中。以感病‘晚锦橙’的根和叶脉为材料,qPCR 分析显示 CsADH1 在感病根和叶脉中均上调表达,且根中的表达水平是叶脉中的 10 倍。离子胁迫试验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试验表明,Zn、水杨酸(SA)、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均显著诱导 CsADH1 上调表达,并且根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叶中。本结果表明,CsADH1 可能在柑橘根响应黄龙病菌侵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核桃雌先型品种‘中林5号’和雄先型品种‘辽宁1号’为试材, 研究了花芽分化期间叶片和混合芽内源多胺的变化。结果表明, 雌先型品种‘中林5号’叶片内Put、Spd含量高峰比雄先型品种‘辽宁1号’提前1周出现; 混合芽内Put、Spd、Spm在所测定时期内动态变化相似, 但含量达最高峰的时间前者比后者提早两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