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好苗木检疫关 消除林业有害生物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木是造林的基础,优良的苗木首先应该是无病害无虫害,因此,要全面把握造林用苗无虫无病害,做好苗木检疫是关键。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苗基地,开展产地检疫,是保证造林用苗无虫无病害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叙述了落叶松枯梢病苗木产地检疫技术程序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肖鹏 《中国林业》2010,(10):51-51
苗木产地检疫工作是森林病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发展优质高效林业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规模的扩大,苗木需求量大大增加,如何切实做好苗木产地检疫工作,保证造林苗木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苗木、种子传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可能性最大,而且成功率也极高,因此把好产地检疫关是解除林业生产后患的关键环节。通辽市多年以来把苗木产地检疫作为森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检疫质量问题,如新造林地内仍有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虫瘿的苗木,影响着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产地检疫,提高苗木质量,根据我们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为把好苗木关,辽宁省林业厅森防检疫站始终坚持苗木产地检疫的“四检两证”制度(即:苗木出圃前,育苗单位自检、县区普检、市级互检、省级抽检;“苗木质量合格证”、“苗木检疫证”),并开展了争创“检疫信得过苗圃”活动.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检疫性病虫的疫苗,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渠道,被用于造林.为了保证优质壮苗,提高造林“两率”,他们从1991年开始实行苗木产地检疫的“跟踪检疫”制度.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疫情调查及检疫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用路线踏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查清了检疫对象毛竹枯梢病、国外松揭斑病和板栗疫病在我省的发生面积、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其中板栗疫病系我省分布新纪录;未发现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等检疫对象分布。初步分析了检疫对象发生危害特点与消长原因;提出以加强疫情监测、把好检疫关为主,并分别情况,因地制宜,协调运用营林、人工化学等主要措施相结合的检疫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蛟河市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为对象,对其种类、分布、发生及危害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蛟河市目前共有5种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分布,总分布面积320 hm2,杨干象、松疱锈病、落叶松枯梢病、柳蝙蛾、白杨透翅蛾分布面积分别为127 hm2、30 hm2、149 hm2、9 hm2和5 hm2。轻度危害总面积33 hm2,其中:杨干象为1 hm2,松疱锈病为30 hm2,落叶松枯梢病为2 hm2。  相似文献   

8.
产地检疫,是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根本途径。近年来,西安市长安区林业种苗生产繁育工作发展速度较快,苗圃总面积273hm^2,每年的产地检疫率都在95%以上。要做好苗木检疫工作,提高产地检疫率,首先要加强产地检疫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人们对产地检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培训学习,不断强化检疫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有效地做好苗圃地的产地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永群  刘玉芬 《河北林业》2011,(6):F0003-F0003
今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837万亩,实施防治作业1397万亩次。成灾率控制在4.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90%,测报准确率达99.2%,产地检疫率达97%。有效控制了林业有害生物的暴发危害,为保护造林绿化成果维护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由松穴褥盘孢菌Dothistroma pini Hlubary引起的松针红斑病是东北地区新发现的一种病害,也是世界上针叶树叶部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在黑龙江省已大面积流行,每年有数千万株苗木因该病的为害不能如期上山造林,有数百万株苗木毁掉,不仅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也严重影响造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华山松疱锈病检疫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工接种的华山松带疫实生苗和自然感病立木为材料,用植物显微化学方法从自配或改制的24种染色液配方中,经两个发病年度的初选.复选及再选试验,得到了以苯胺兰、红花红、亮绿、孔雀石绿及苯酚品红等为主要原料的染剂配方,用它们检测华山松罹病组织中的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 ribicola具有特异性强,分色性好,配方简单.使用方便,快速准确等优点,便于基层检疫人员掌握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苗圃地播种前检测及防病,种子产地检疫,种子消毒处理,种苗培育阶段防病及检测,出圃前检疫,造林后复检等综合技术措施,为大田生产提供无检疫对象的优良椰子、马占相思种苗。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各地区间的木材,种子和苗木的调运量增加,这对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当前如何搞好种苗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以人工接种的华山松带疫实生苗和自然感病立木为材料,用植物显微化学方法从自配或改制的24种染色液配方中,经两个发病年度的初选、复选及再选试验,得到了以苯胺兰、番红花红、亮绿、孔雀石绿及苯酚品红等为主要原料的染剂配方。用它们检测华山松罹病组织中的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ribicola具有特异性强、分色性好、配方简单、使用方便、快速准确等优点,便于基层检疫人员掌握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4年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基本查明阜新地区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共有7种:杨干象;枣大球蚧;冠瘿病;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双条杉天牛;柳蝙蛾。文章详细阐述了这7种有害生物的分布及危害程度。并依据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和阜新市气候等生态条件,提出了检疫除害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该文较全面的介绍了辽宁省苗木产地检疫的作法 ,供林业生产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17.
2月9日以来,甘州区采取有效措施,对所需种苗依法检疫,杜绝有危险性病虫害的苗木出圃造林,确保了今春荒滩造林、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建设所需苗木的质量。甘州区针对以往存在的造林苗木质量问题,2003年以来,实行所需苗木招标制。为了使招标苗木优质合格,从2004年2月9日开始,区上及时组织林木病虫检疫站和种苗站技术人员,深入全区各国有林场、机关单位农林场及乡村育苗专业户苗圃地,全面展开苗木检疫工作。对各种出圃苗木按照检疫技术操作规程,认真确定苗木害虫种类和检疫对象,及时清除病虫苗木并销毁处理。至日前共检疫出圃杨树、柳树、国槐及…  相似文献   

18.
德兴市苗圃地发现杉木缩顶病危害杉木缩顶病Pestalotiopsisquepini是新增补的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江西省德兴市森防站在今年10月苗木产地检疫调查中,在当年杉木苗上发现了杉木缩顶病危害。感病苗木的主梢顶芽坏死后,下方不定芽不断产生不断坏...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布、危害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境内对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调查表明,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L.、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L.、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 ribicalaJ.C.Fisher ex Rabenhorst、落叶松枯梢病菌Botryosphaeria laricina(Sawada)Shang、冠瘿病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and Townserd)和草坪草褐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6种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分布,并对危害情况以及发生特点进行了危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20.
宋明晖  郑庆辉  王海珍 《绿色科技》2019,(11):209-210,214
研究了美国白蛾的寄生特征,弄清它们对植物带来的危害,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在美国能危害120多种阔叶树,欧洲受害的植物达234种,分属50多个科,130多个属,在日本寄主植物有120多种。指出了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对此,主要通过危害识别、白蛾产地检疫、检疫处理、调运处理的方式处理这种病虫害。通过应用这些常规的检测方法,获得了有效的检测和处理效果。通过对美国白蛾的检疫与处理,总结了一整套高效的处理方法,可为一些植物的生长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