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免提前引发猪瘟曾令高(武汉市蔡甸区洪北猪场,湖北430123)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猪瘟的免疫程序日益完善,很少发生。但是,如果按科学程序免疫也会引发猪瘟,造成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我场母猪采取空怀期接种猪瘟单价苗方法免疫。仔猪按20日龄和...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当前畜禽主要疫病之一,前几年对猪瘟免疫抗体消长规律及免疫程序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猪瘟特别是肉猪的免疫抗体仍不能达到相当理想效果,近年来养猪场(户)猪瘟时有发生,并造成了不少经济损失,猪瘟的免疫抗体急需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目前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研究的合理猪瘟免疫程序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1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1.1免疫程序的影响在我国一般采用20日龄首免,55~60日龄第二次免疫的免疫程序。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原有的猪瘟免疫程序已不能解决生产问题。因而往往加大免疫剂量而没有根据猪群抗体水平制定免疫程序,造成母源抗体干扰等免疫失败问题。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新疆乌鲁木齐垦区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免疫程序较为混乱,免疫效果亦不同。为探讨一种适合本地区的猪瘟免疫程序,有效预防猪瘟,而进行本试验。本试验是对仔猪猪瘟母源抗体的跟踪监测结果,对不同日龄仔猪免疫猪瘟疫苗,然后采集血样,检测猪瘟抗体效价。根据效价不断校正、最终确定为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其免疫程序是:猪瘟的超前免疫,剂量1头份,根据抗体效价下降情况,35日龄进行二免,剂量4头份;仔猪常规免疫:一免30日龄、剂量2头份;二免50日龄、剂量4头份;生产母猪免疫:配种前(后)15d进行免疫,剂量4头份。应用此免疫程序的同时,严格遵守环境卫生消毒制度,再未发生猪瘟,抵御了猪瘟野毒的侵袋,提高了猪瘟防治水平,促进垦区生猪养殖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猪场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退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免疫问题在国内一直比较混乱,多年来母猪按常规免疫后,其所产仔猪免疫程序尚不完全一致,疫苗接种和免疫监测是当前防制猪瘟的两项关键问题,而合理的免疫程序的制定又依赖于免疫机体的敏感、特异、及时的检测方法。通过应用兰洲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对仔猪猪瘟母源抗体进行逐日龄跟踪检测,初步掌握了仔猪母源抗体消退规律,从而确定仔猪最佳免疫时机、疫苗接种的剂量及次数。  相似文献   

6.
问 我们在阅读贵刊时,常遇到“免疫程序”这个词,请你们进一步解释。(张小琳  隆林县)答 根据当地疫情、动物机体状况(主要是指母源及后天获得的抗体消长情况)以及现有疫(菌)苗的性能,为使动物机体获得稳定的免疫力,选用适当的疫苗,安排在适当的时间给动物进行免疫接种,这就叫免疫程序,简单地说是免疫计划。以猪瘟为例,在从未发生及早已消灭了猪瘟的澳大利亚和美国,根本不对猪群实施猪瘟免疫接种,当然也就不存在猪瘟免疫程序问题。但在我国,猪瘟疫情遍及各地,因程度各不相同,其免疫程序也略有不同。在疫情已被稳定控…  相似文献   

7.
1猪瘟 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免疫抑制和免疫程序混乱造成。因为市场上出售猪瘟疫苗价位不等,多数养猪场购置较便宜的疫苗后,在免疫时会加大注射剂量,结果导致免疫抑制。免疫程序要根据猪场疫病的流行情况来制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了解2个规模猪场发生疫病的诊断、处置情况,发现猪场虽然进行了猪瘟疫苗的免疫,但还是发生了猪瘟疫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分析猪瘟疫情是由猪瘟免疫程序不规范造成的。因此,提醒广大养猪户时刻重视猪瘟的免疫,选用适合本场的猪瘟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9.
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不同的免疫程序对仔猪免疫,采取免疫保护期仔猪血液分离血清,用常规微量间接血凝试验(MIA),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按计划免疫,其免疫效果优于春秋两季突击防疫、春季防疫并常年补针和随意适时免疫。疫区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可有效提高仔猪猪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引起猪瘟发病的原因很多,防疫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猪瘟发病的重要原因,另外,病原的遗传变异、母猪带毒、疫苗的质量问题、免疫程序问题以及其它免疫抑制病的影响也是引起猪瘟重要的因素。针对以上的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猪瘟,应加强猪瘟的诊治和免疫工作的力度,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加大免疫剂量,研究改进猪瘟的防疫措施,认真制定执行防控和消灭猪瘟的长期规划。  相似文献   

11.
控制猪瘟的关键是注射猪瘟疫苗。一般沿用春、秋两次季节性防疫,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部分仔猪因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减弱了疫苗的免疫效果,使间隔期所生仔猪数个月内得不到及时的免疫保护,处于易感状态,这样虽然每年都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猪瘟病年年都有零星发生。近几年某县的一个镇对猪瘟免疫程序进行了改革试验,实行仔猪窝防及市场检疫注射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现分述如下供探讨。1猪瘟春、秋两次免疫注射程序的不足在生猪防疫工作中,一直沿用的春、秋两次突击性防疫注射程序,多年来对控制猪瘟传…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新疆乌鲁木齐垦区猪瘟免疫程序较为混乱,各场免疫效果亦不同。为探讨一种适合本地区的猪瘟免疫程序,有效预防猪瘟,进行本试验。本试验对仔猪猪瘟母源抗体进行跟踪监测,对不同日龄仔猪免疫猪瘟疫苗,然后采集血样,检测猪瘟抗体效价。根据效价不断校正,最终确定为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其免疫程序是:猪瘟的超前免疫,剂量1头份;根据抗体效价下降情况,35日龄进行二免,剂量4头份。仔猪常规免疫:一免30日龄,剂量2头份;二免50日龄,剂量4头份。生产母猪免疫:配种前(后)15d进行免疫,剂量4头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优化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程序。选取猪场A、B、C年龄和体重相近、品种相同的新生仔猪分别250头、250头、50头,通过确定首免和二免的时间与免疫剂量,比较原场猪瘟免疫程序,进而优化猪瘟免疫程序。试验结果表明,猪场A、B、C仔猪按照优化的猪瘟免疫程序免疫后,随着日龄的增大,猪瘟抗体合格率相应增长,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首免与二免后,猪场A优化的免疫程序抗体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原场免疫程序;首免后与二免后7 d,猪场B优化的免疫程序猪瘟抗体水平显著(P0.05)高于原场免疫程序,二免后21 d、35 d、49 d,猪场B优化的免疫程序猪瘟抗体水平极显著(P0.01)高于原场免疫程序。确定免疫程序为首免21日龄,免疫剂量为2头份,二免56日龄,免疫剂量为4头份。二次加强免疫后,仔猪猪瘟抗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合格率高于国家要求的70%以上标准,持续监测发现,猪瘟抗体水平可维持112 d。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年对黑龙江省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的调查表明,黑龙江省因猪瘟引起的直接死亡或因猪瘟的隐性感染并发其他传染病引起的间接死亡占总死亡数的25%左右。针对这一情况,黑龙江省兽卫生防疫站承担了省攻关课题“猪瘟免疫防治技术的研究”,适时开展了猪瘟免疫程序的系统研究。此次试验针对种母猪的免疫程序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种母猪的免疫,除保护自身免受感染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窝边仔猪猪瘟免疫日龄与效果的观察邓俊德(湖南省娄底地区畜牧兽医工作站)近年来,我区各县市进行了猪瘟免疫程序改革,普遍推行了窝边仔猪猪瘟免疫技术,为探索适合我区生猪饲养水平高、出栏快、且商品流通频繁活跃特点的窝边仔猪猪瘟最佳免疫日龄,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16.
猪瘟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目前多表现为非典型猪瘟.长期以来,注射猪瘟疫苗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措施.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没有确定正确的抗体临界值,对于猪瘟的免疫一直没有统一可靠的免疫程序,导致许多猪场出现"经过猪瘟免疫但还是发生猪瘟"的现象.为了确定猪瘟免疫抗体的保护临界值,制订有效的猪瘟免疫程序,特进行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7.
猪瘟属于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所有年龄猪只都可以被感染,并且全年流行,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带来特别严重的危害。而在实际的临床生产中,猪瘟免疫常常失败,所以,在此主要分析影响猪瘟免疫失败的因素。1免疫程序不合理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程序的缺陷。现在我国大部分饲养场通常采用以下3种免疫程序。第一种:集中给种公猪和种母猪每年统一进行2次猪瘟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每头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一种适合新疆乌鲁木齐垦区的猪瘟免疫程序,对不同日龄仔猪进行猪瘟免疫,然后采集血样,检测猪瘟抗体效价.根据效价不断校正,最终确定科学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其免疫程序是:猪瘟的超前免疫,剂量1头份,根据抗体效价下降情况,35日龄进行二兔,剂量4头份;仔猪常规免疫:一兔30日龄、剂量2头份;二兔50日龄、剂量4头份;生产...  相似文献   

19.
猪瘟免疫程序对预防猪瘟至关重要 ,免疫程序要随着猪群情况及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及时改变 ,种猪场仔猪超前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正>河北省保定市某种猪场,建场40余年,疫病复杂,常年遭受猪瘟的困扰。猪瘟免疫程序修订前,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1次,母猪产后20 d免疫1次。仔猪产后20 d、60 d各免疫猪瘟1次。采用这样一种较传统的程序进行猪瘟免疫,生产效率低下,尤其仔猪存活率不高。从2012年1月份开始,修订了猪瘟免疫程序,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猪瘟免疫程序及免疫方法后备猪留种后配种前免疫1次,剂量为2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