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业内有一句话,销售是徒弟,回款是师傅。很多人做了多年的市场营销工作,总结了很多营销的经验与教训。可一直不敢涉及这两个字——“回款”。因为似乎在营销人员的所有工作中,你的知识、你的技巧、你的努力、你的才华,你即使拥有一切,但是没有回款,一切等于零。回款!回款!!回款!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新疆农垦科技》2012,(8):56-56
找人参吃饭的时候岳父岳母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吵嘴。最后岳母说:"我懒得听你埋怨,你再说我就上山里住去,你们谁都别找我。"岳父撂下饭碗说:"找你干啥,你是人参哪!"职位没招满一家公司招聘职员,几天后还差一个英语专业的职位没有招满。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你是以打工者的心态去看待公司,那么你看见的全是压力和麻烦;如果你是以老板的心态去看待公司,那么你看到的全是学习机会。经济学者薛兆丰曾说:"实际上每一个人,任何时候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不管公司能够维持多久,因为这份简历会一直陪着我们。"一、废掉一个人的正是打工者心态几年前,笔者曾被一家老熟人推广的知识付费平台坑了,原因是笔者在预报名  相似文献   

4.
<正>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科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5.
<正>问题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回答:你一定会说,这是什么烂问题,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做类似的蠢事。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和他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一样?  相似文献   

6.
正营销是变化多端的套路营销既简单又复杂,如同下象棋、围棋,规则并不复杂,但变化多端。因为营销是竞争性领域,你用什么套路,还取决于竞争对手。很多人说只要盯着消费者就行,别盯着对手,这是"假清高"思想,营销人不能这么做。要做好营销,应该研究行业属性、心理学、管理学、战略、逻辑学等。行业属性决定营销演进研究营销,要站在企业角度;研究企业,还要站在行业角度。行业属性决定行业演进规律。比如,假设某企业规  相似文献   

7.
<正>当下,"快乐"似乎成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热词,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追寻快乐,感受快乐。逢年过节,朋友间要送上"祝你快乐",平日里,各种以"快乐"命名的娱乐节目也屡见不鲜。人生在世,谁都希望生活得快乐。快乐的人生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旅行。追求快乐本无可厚非,这表明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人们日益关注自我生活的品质。但是仔细想来,快乐问题似乎又不那么简单。我们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可能拥有真正快乐的人生。什么是快乐?快乐在其直接性上是指向人的肉体即人的生理官能。一般而言,肉体驱动了人的各种欲望,而欲望的满足使人获得了  相似文献   

8.
《种子世界》2010,(5):58-61
工作对很多人来说,只是谋生和养家糊口的手段,或者仅仅是出于一种非做不可的理由:因为职责的需要,因为制度的约束,因为习惯成自然……但是,我们自己从来没想过,工作是"眼睛能看见的爱",是对生命的一份感恩与责任。如果每个人都认识到了工作也是一种爱,是爱自己、爱他人,是对生命的爱,那么,还会有谁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呢?  相似文献   

9.
正相信很多农资经销商、零售商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信心满满地将肥料、农药摆上货架,向客户热情地介绍你的产品有多好,可客户却不屑一顾,或只一句"太贵了",轻而易举地把你拒绝……货越来越难卖,客户越来越挑剔,从事农资销售的你该怎么办呢?一、从认知上看问题1.新产品不被人认知。人的认知可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类形式,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  相似文献   

10.
<正>有人说:"人这一辈子能过成什么样,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也有人说:"没出身,没学历,没背景,自己注定就要平庸一辈子。"这些话看似有理,但其实都在欺骗自己。因为命运是一个最终结果,而相信才是过程。你相信什么,你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任正非:"即便把命赌上,我也相信我们能够研发成功。""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这是任正非在华为创业最艰难的阶段,对团队所说的  相似文献   

11.
<正>对常年在生产一线的农民来说,每年的农资选择是让很多人犯难的事:市场上的供应品种虽琳琅满目,但自己却缺乏应用知识而盲目进购;农药、肥料品种令人眼花缭乱,不明白哪种适合自己,不清楚各种成分该如何配比等。很多人选择盲目跟从,误以为贵的就是好的,使用上仅靠感觉与经验,因此就算从经营者处得来知识在实际中往往也是收效甚微。笔者在与农民交谈中,他们聊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农资使用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程淑芬 《中国种业》2005,(11):23-25
当你在田野上看到一个赤着双脚的女人在牵着牛耕地时,你不会在意那个女人是谁,因为她是那样的普通,那样的朴素.可是,当你知道她已是家资几千万的老板娘时,你的心是否会感到震撼呢.  相似文献   

13.
正"更好的花朵,给更好的你。""说不出口的深情,藏在每朵鲜花里。"你有没有在这些深情的话语攻势下选择了"包月花"满足自己的小心愿?"98元包月4束","198元高端礼品花,周末送到家",你有没有因为低价和便捷,选择了"包月花"为亲朋好友送上你的祝愿?当花店业者还在计算着,一月四束花折合多少成本时,"包月花"已裹挟着资本的味道只用了一年多就席卷了大城市写字楼,进入了很多都市女性的生活。"包月花"带来的推广效应是巨大的,由此增加的鲜花消费量不言而喻。在今年情人节、三八节鲜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有人评论说:"没做农资前咱也是算是小康家庭,做了两年农资后反而负债累累!你实在吧,说你傻!你不实在吧,就说你不厚道!要个账比登天还难!好话说了一大堆,一句没钱把你推!"虽然一直在大谈农资难干,但还是有一大波新人不断进入到农资这个行业。那么,面对老农资人的四面围攻,新农资人怎样做才能成功突围?本文主要来谈谈做农资的一个大忌讳,很多人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就是"杀价"!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说2013是"爱你一生",那么2014就是"爱你一世"。其实,并非一定要谐音到"爱"。刚刚过去的2013年,值得我们农资人用"一生"回味的事和情有很多;而到来的2014年,同样寄托了农资人的诸多期待。只有带着梦想、带着激情用心去经营,它才可能成为我们"一世"无悔珍藏的记忆。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却可以站在时间长河的某个节点上观望历史和未来。回头望,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不能只靠本能来活着。1疫情是最好的照妖镜,在这段不能出门的时间里,很多人都暴露出了平日里看不到的特性。如果你要想了解一个人怎么样,那就问一问他在疫情期间都做了什么?有人无聊到不知该如何是好,数出了一颗草莓上有178粒籽;有人充分发挥厨艺,天天都挑战一道菜;有人因为一则新闻就气得肝疼睡不着觉;还有人抓紧时间煲剧、看书、睡觉……疫情长假里,有人活在醉生梦死中,却也有人仍活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17.
<正>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成功,赚更多钱,而许多人忙忙碌碌却只能维持生计。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许多年以前,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住着兄弟两人。他们忍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  相似文献   

18.
<正>认识刘佳奇是在去年,那时他正在北京通州区的百花仙子园做义务技术指导。记者惊讶于80后的刘佳奇对成百上千种多肉植物栽培管理知识的熟悉程度。近日,记者联系到他,了解了他从拜师学养花,到成为养花达人的经历。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养花?是什么吸引了你?刘佳奇:1993年,我10岁,因为我喜欢花草,在奶奶的介绍下就拜负责花圃的师傅为师,学习花卉理论知识、养花技巧和经验。花圃的花卉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19.
一切都归功于坚持很多人比马云聪明,很多人比马云努力,为什么偏偏马云成功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马云的坚持。"有没有失败,关键看你有没有放弃。如果你放弃了,就彻底失败了。"马云在回答美国亚洲协会中  相似文献   

20.
<正>谁是最后的剩者?狄更斯的《双城记》第一句第一段是这样描述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每个行业都是瞬息万变,尤其是进入了互联网、移动支付、物联网时代,每个行业的信息都在不断被冲刷,让无数人焦虑,其中就包括我们农资人。在这样的时代,不蹭个热点仿佛就是落伍!过往的2016、2017年,谁不提互联网思维,谁就会被排斥在外,因为所谓的"风来了"。回顾2018年,农资市场确实难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