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甜菜夜蛾又名贪夜蛾、白菜褐夜蛾、玉米叶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隙性大发生的杂食性害虫。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棉区发生危害以来,近些年的发生危害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一般棉田为害株率60%左右,严重地块达100%。一旦发生,棉农往往束手无措,直接影响到棉农种棉的经济效益,对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进入7月份以后,露天和棚室中夜蛾类害虫发生最为严重。夜蛾类害虫为害范围广泛,从小麦、玉米到棉花、豆类以及多种蔬菜作物,都是其为害对象。夜蛾类幼虫由于体型较大,多数具有暴食习性,很多蔬菜叶片可被一夜取食,仅剩光秆。目前来说北方地区为害较为严重的夜蛾类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甘蓝夜蛾,尤其是斜纹夜蛾,近几年在北方地区猖獗发生,很多菜农对此束手无策,这里重点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3.
焉耆垦区甜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甜菜主要虫害有三叶草夜蛾、甘蓝夜蛾、地老虎、红蜘蛛等。甜菜主要病害有:苗期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中后期主要有丛根病、褐斑病、白粉病、黄化病。各类病害发生严重程度与上年度间差异大,表现出发病早、漫延快、危害重等特点,使田间出现较大面积的枯、焦叶,对甜菜糖份积累造成严重影响。现将二十七团近几年甜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甜菜夜蛾发生与抗药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简要综述了近 2 0年来甜菜夜蛾的发生危害、暴发原因、抗药性及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已有的研究结果证明 ,抗药性发展是甜菜夜蛾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甜菜夜蛾的抗药性与其体壁穿透性降低、解毒酶活性提高及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下降等多种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2016—2019年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昆明菜区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种群。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全年都发生危害,全年发生1~2个高峰期,斜纹夜蛾诱集虫量是甜菜夜蛾虫量的7.09~14.89倍。2016—2017年甜菜夜蛾发生高峰期都在5月下旬—10月中下旬;2018年发生高峰期在5月10日—7月31日和8月31日—9月10日;2019年全年虫量最少,发生高峰期在4月下旬—9月下旬。2016年斜纹夜蛾发生高峰期在5月下旬—10月上旬;2017年发生高峰期在6月30日—8月31日和9月30日—11月30日;2018年发生高峰期在5月10日—7月31日、11月;2019年发生高峰期在4月30日—9月30日、11月。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发生高峰期在夏秋季,本研究可为昆明菜区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绿色防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甜菜夜蛾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张彬  刘怀  王进军  周旭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27-433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作为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农业害虫,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于它的认识和相关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甜菜夜蛾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实验生态学、实验室饲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甜菜夜蛾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前段时间,有多位读者来电话反映当地大豆、棉花、蔬菜上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小菜蛾等夜蛾科害虫发生和危害重,用多种农药防治效果不好的情况。不知道1%甲维盐防治对斜纹夜蛾效果好不好,亩用药量应该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正>夏秋高温天气有利于各种蔬菜害虫发生,常见的有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甜菜夜蛾、小菜蛾、豆荚螟、烟粉虱等,生产上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进行防治。防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可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3000倍液,或10亿/克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9.
甜菜夜蛾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明确甜菜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在人工气候室(26±1)℃恒温条件下,以专用人工饲料饲喂甜菜夜蛾,研究了甜菜夜蛾成虫的羽化、交配及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甜菜夜蛾蛹的性比为11.0430,羽化之后的成虫性比为11.0154;甜菜夜蛾羽化集中在化蛹后4~8 d,且化蛹具有显著的昼夜分布特点.夜间羽化数占总数的80%左右,其中000~800之间羽化数达一半以上;成虫单次交配持续时间为40~100min的发生概率占70.44%,85%以上的交配集中发生在夜间200~700;成虫主要在夜间产卵,其中在000~500时辰占65%以上.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甜菜夜蛾羽化、交配和产卵具有明显的生物节律,均表现出夜间特点,尤其是交配、产卵以000~600活动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10.
15%安打防治甜菜夜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菜夜蛾是一种暴发杂食性害虫,抗药性强,防治难度大,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证明,15%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安打对4龄以下甜菜夜蛾防效达90%以上,速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秋季是蔬菜多种害虫集中发生危害的时期,生产上应根据蔬菜布局和害虫发生情况科学开展防治,减少农药残留。当前在田蔬菜主要有花椰菜、甘蓝、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番茄、黄瓜、辣椒、豇豆、莴苣等,田间发生的害虫主要是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美洲斑潜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近年来,棉花成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的主要寄主之一,主要受害部位为叶片。随着转基因棉的推广种植,明确其不同叶位叶片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的影响对有效防治甜菜夜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转cry1A基因棉国抗12(GK12)、转cry1Ac基因棉新棉33B和转cry1A+Cp TI基因棉SGK321,以及它们的亲本对照泗棉3号、DP5415和石远321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类型转基因棉生长前期不同叶位叶片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的影响,并以实验种群生命表形式加以描述。【结果】(1)转基因棉GK12和SGK321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尽管随着取食叶位的不同,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种群趋势指数均远大于1。(2)取食同一转基因棉花品种不同叶位叶片后,对甜菜夜蛾幼虫至蛹期的死亡率、蛹质量及产卵量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叶位间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3)取食新棉33B和SGK321的甜菜夜蛾种群趋势指数明显低于对应的常规对照棉,而取食国抗12的甜菜夜蛾种群趋势指数与对照品种泗棉3号差异不显。【结论】取食所研究的3类转基因抗虫棉不同叶位叶片后,甜菜夜蛾的种群仍呈增长趋势,应加强转基因棉田甜菜夜蛾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今年7月份以来,一直持续高温干旱的天气,十分有利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发生。斜纹夜蛾的寄主植物多达99个科290多种,在蔬菜上主要危害甘蓝、白菜、花椰菜、大豆、花生、芋等作物。甜菜夜蛾寄主范围亦很广,主要危害茄子、黄瓜、豇豆、花椰菜等35科108属170余种植物。根据通州区植保站诱测灯下及性诱剂系统观测,今年第四代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于8月14日出现高峰,当日灯下斜纹夜蛾蛾量为84头,预计8月下旬进入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发生时间比常年提早710天,发生量高于往年,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希望各地对此引  相似文献   

14.
十字花科蔬菜,以甘蓝、花椰菜、大白菜和小白菜虫害尤为严重,害虫种类多,危害时间长。小菜蛾及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均为抗性害虫,对常用的有机磷、菊酯类、有机氯类农药及生物制剂Bt都有很强的抗性。农民使用以上农药。在危害严重时频繁用药,造成了蔬菜上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害虫抗药性大大增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0%毒死蜱·高氯乳油对豇豆和白菜地的甜菜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豇豆地甜菜夜蛾卵孵化期施药,1000 ̄600倍液,药后3d的防效最高,达74.06% ̄91.84%,药后7d的防效已下降;在白菜地甜菜夜蛾低龄高峰期施药,药后3d的防效最高,为67.58% ̄92.97%。该产品对斜纹夜蛾和菜青虫均有较好的兼治作用,同时对豇豆和白菜安全,可以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推荐使用浓度为600 ̄800倍。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几种主要害虫的化学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上害虫发生与危害愈来愈严重,直接影响着苜蓿的产量和质量。针对生产中发生量大、为害重的害虫进行了化学农药的精准施药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使用噻虫嗪等杀虫剂可有效地防治蓟马(Thripidae)、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stus)、叶蝉(Cicadellidae)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适用剂量,使用氯虫·高氯氟等杀虫剂防治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等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适用剂量,为苜蓿生产中害虫的安全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7月24~25日全省棉花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综合分析,江苏省植保站预计棉花中后期主要病虫将中等至偏重发生,比去年略重。其中棉叶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偏重发生;四代棉铃虫中等发生、沿海局部大发生;烟粉虱中等发  相似文献   

18.
<正>"蛾氏四姐妹"(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银纹夜蛾)一旦光顾菜园以后,将会无偿游园、随意品味、暴食蔬菜、毁坏菜园、无理掠夺菜农的劳动果实,是不受菜农欢迎的四大有害生物。它们虽然都是"蛾氏家族",有很多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阜阳市部分区域甜菜夜蛾暴发成灾,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总结了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策略。摘要:  相似文献   

20.
抗药性甜菜夜蛾的危害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食性杂,抗药性强的害虫.20世纪80年代以前,甜菜夜蛾在我国尚属偶发性食叶害虫,是作为菜田次要害虫顺带防治.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它已逐步上升为多种蔬菜及一些重要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近年来,随着蔬菜面积和复种指数的增加、农事管理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气侯逐渐转暖等因素,更适于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因而在许多地区都有猖獗成灾的趋势.同时,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使甜菜夜蛾的抗药性不论从农药品种上还是从强度上都有显著增加,成为蔬菜生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