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莲藕尾孢褐斑病又称斑纹病,为莲藕的一种主要病害,分布较广,发生较普遍,春、夏、秋季都可发病,一般病株30%~50%,轻度影响莲藕生产,严重时发病率可达80%以上,甚至绝收。主要为害莲藕的叶片和叶柄。病菌4~5月份开始发生,6~8月份为多发期,尤其是在阴雨天、相对湿度大时较易发生。一般是深水田发病重,浅水田发病轻;连作和种植过密的藕田发病重,新藕田和种植密度适  相似文献   

2.
<正>莲藕褐斑病:是莲藕常见的一种叶部病害,在叶片上产生淡褐色病斑,使病叶局部干枯。防治方法:合理密植,确保藕田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防止病害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及时。用25%多菌灵6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莲藕黑斑病:又叫褐纹病,仅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黄。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田间病株残叶,并集中烧毁。发  相似文献   

3.
正一般情况下,莲藕的病虫害比其他蔬菜相对较少,但因轮作、引种、消毒、施肥、灭虫、排灌、清洁藕田等栽培技术措施不到位,会导致腐败病、褐斑病、叶枯病等病害大量发生,生产上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一、腐败病1.症状莲藕腐败病又称枯萎病,主要为害地下茎,其次为害叶片、叶柄和花蕾,病情严重时整株死亡。病害发生初期地下茎外部无明显症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莲藕褐斑病有发生加重的趋势,对莲藕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发生,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莲藕褐斑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叶柄上较少表现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针头大小的圆形黄褐色斑点,在叶背尤为明显,以后扩大成0.5~2厘米大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褪绿褐色大斑或暗褐色枯死斑,叶背病斑颜色略浅于叶片正面,呈褪绿大黄斑。病斑稍凹陷,有时有明显的褐色同心轮纹,病健交界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莲藕重茬面积的增加,腐败病的危害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6月下旬至7月下旬是该病发生的高峰期,应注意重点防治。发病症状腐败病是莲藕上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后植株维管束会变褐色腐烂,多年连作的田块因田间病菌积累多发病重。该病主要危害莲藕的地下茎和根部,地上部也  相似文献   

6.
腐败病是近几年莲藕上发生最重的病害之一,俗称“莲瘟”。该病分布广泛,全县种藕区均有发生,感病率达20%-30%,属土传病害,往往造成藕鞭、藕节、藕根腐烂,同时地上部的叶、花也会萎蔫枯黄,因其初次侵染部位是地下部,待发展到地上部表现症状时,已进入该病的中后期.如这时疏于防治,将导致发病藕田严重减产,减产率可达20%-80%,有的甚至绝收。一般通风差、酸性过大的地块及连作田易发病,水过浅或水温高于35℃均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可加重病害。  相似文献   

7.
莲藕腐败病俗称枯萎病、腐败枯萎病,该病由多种病原真菌侵染为害造成,不同地区间病原会有所不同。随着莲藕周年种植和连年重茬种植,近年来该病有加重发生的趋势,给莲藕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严重时可使莲藕的商品价值降低60%以上。目前腐败病已成为莲藕、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池藕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莲藕链格孢叶斑病,又称黑斑病、叶斑病、褐纹病,是莲藕的一种主要病害(图1)。各地均有分布。病株率30%~60%,发病程度较轻,对生产无明显影响;重病田发病率可达80%以上,明显影响莲藕产量和质量。该病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黄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轮纹状病斑,直径一般0.6~1.5厘米,褪绿大黄斑或褐色枯死斑,背面较正面明显,病斑边  相似文献   

9.
防病治虫     
广西北海市于秀坤问:我育的槟榔苗其叶子长许多白斑,有的已经叶枯死亡,不知这些白斑是不是病菌所引起的病害。如果是,怎样防治?答:白斑是炭疽病菌引起的炭疽病。炭疽病不仅为害叶片,而且花序、果实上也可发生,还可引起芽腐和死苗,是一种应引起重视的病害。叶片初期受害产生水渍状暗绿色小点,后变褐,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略具轮纹,病  相似文献   

10.
<正>莲藕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低洼稻田被用来种植莲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因生长于水生环境,生育期较长,抗逆性较弱。尤其是在连作的情况下,容易遭致多种真菌性病害的危害。现将常见的几种莲藕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腐败病。又称枯萎病、腐烂病,是种植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地下茎和根部,并造成地下部枯萎。莲藕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病茎、莲鞭  相似文献   

11.
王晓鸣 《作物杂志》2005,21(3):38-40
1玉米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鉴别特征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在生长的中后期阶段,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在各玉米种植区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品种的抗性水平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1.1叶部病害1.1.1大斑病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叶片受侵染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展,但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长梭型、中央灰褐色的大病斑,一般大小为50~100mm×5~10mm,有些病斑可长达200mm。叶片上病斑多时,常导致整叶枯死。在具有抗性的品种上,病斑呈萎蔫状、浅灰色。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1.1.2小斑病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但也侵染叶鞘、苞叶、果穗。  相似文献   

12.
莲(Nelumbo nucifera) 又名藕、莲藕,除供观赏,主要生产莲藕和莲子。莲藕品种很多,品质各异,有的适宜炒食、生食,有的适宜煨汤、加工藕粉。春季栽藕,用上一年藕作种,藕苗要求带三节藕,顶端藕芽完好,株距70厘米,行距2米,亩用种藕150~200千克,9~10月收藕,亩产2500~  相似文献   

13.
1.锈病:是由一种名叫锈菌的真菌侵染葡萄叶片引起的。其特征是,病叶背面散布极明显的鲜黄色粉状物。葡萄发病后,叶片易枯黄早落,严重影响生长。病害多发生在9—10月,病叶背面的黄粉为病菌的一种孢子,它们被风传播到健康的叶片上,又侵染为害,使病害不断蔓延。秋末,在病叶背面产生另一种孢子,黑色小斑点。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在温湿度适宜时便开始新的侵染。  相似文献   

14.
莲藕最适宜储藏温度为8~10℃,相对湿度为90%~95%。7℃以下易发生冻害,表现为藕肉变得极白。莲藕采收后应剔除有病伤、刀伤、机械伤以及断节漏气和细瘦的,选择质地坚实,藕肉肥厚,含水量少的作储藏用,不用洗涤,表面带泥整支尽量快速预冷储藏于10℃左右的暗处,否则,若在见光处储藏数日,莲藕表面会呈现绿色,商品价值即大大降低。莲藕简易保鲜储藏方法主要有以下11种:  相似文献   

15.
<正>褐斑病是由病菌引起的从春到秋都可为害园林植物的常见的园林病害,常见的受害植物有榆叶梅、菊花、桂花、大丽花、丁香、杜鹃、牡丹、鸡冠花、贴梗海棠、天竺葵、鸢尾、樱花、杜鹃、松树等。褐斑病从春到秋都可为害,秋季多雨,发病严重。高温高湿、植株过密均有利病害的发生。褐斑病的病斑初期被害叶上有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期叶片逐渐变黑,病部与健康部位分界很明显。发生严重时多数病斑相连,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下面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技术人员在田间走访中发现西瓜炭疽病发生普遍,特提醒要注意防治。炭疽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保护地、露地均有发生,也是收获贮藏中的主要病害,对西瓜生产影响极大。病状:西瓜炭疽病在西瓜全生育期内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蔓和果实。苗期受害,子叶边缘出现圆形或半圆形红褐至黑褐色病斑,边缘常有一浅绿色至黄褐色晕环,其上产生淡红色粘稠物,后期产生黑色小点,即病菌  相似文献   

17.
你问我答     
荷花腐败病、叶枯病的防治法问:怎样防治荷花腐败病和叶枯病? 金华肖功学答:腐败病是莲藕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作观赏栽培的盆、缸、池藕,受此病为害后,叶片及叶柄枯焦,花小甚至不开花,失去观赏价值。作食用栽培的产最下降,品质变劣,严重时往往无收获。  相似文献   

18.
正在种植甜瓜的过程中,常见有两类不同的叶枯病发生,现分述如下:一类是发生在前期长势较好的甜瓜上。每当进入坐果盛期,常在基部叶片上突发一些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边缘隆起呈水渍状,这是一种真菌性的病害。在外界环境适宜时,很易在短期内突然暴发。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常涉及叶柄、茎蔓及果实。病部与健部界限明显,随着病菌的蔓延和扩大,  相似文献   

19.
正藕田养殖河蟹是利用同一块水田,既种植莲藕,又进行河蟹养殖的一种综合生产方式。它充分利用藕田的自然环境条件,同时又辅以人为措施,从而较好地实现了莲藕与河蟹的互利共生,提高了藕田的产出力和经济效益。藕田养殖河蟹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渔业生产方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防病治虫     
北京市大兴区刘同春问:棣棠花上常发生哪些病害,这些病害该怎样防治?答:在北京地区,棣棠化的病害在正常管理下一般发生少,偶见叶斑病、枝枯病,土壤瘠薄时易出现缺铁黄化症。叶斑病:由叶点霉菌引起,为害叶片。初发病时,在近叶缘处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灰白色至白色病斑,有的深入至中脉处。病斑周缘褐色,边缘较宽,后期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