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棚秋番茄具有前期高温多雨、后期又急剧降温等特点,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中后期管理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在塑料大棚中种植秋番茄的面积也不断增加。既改善了市场对番茄的要求,又提高了塑料大棚的利用率。然而,秋番茄是夏播、秋收,生长前期高温多雨、病、虫为害严重,种植技术难度较大,生长后期,气温下降,大部果实只达到绿熟程度,需要进行贮藏保鲜,促其后熟才能提高经济价值。笔者根据几年的实际观测,就大棚秋番茄的生产,谈几点看法,供参考。一品种选择大棚秋番茄在7月中旬播种,到11月上旬(立冬前)棚内出现临界低温时而被迫拉秧,有效生育期能达110天。此间80%以上的青果能得到充实发育,经贮藏后熟能分期应市。为此,在选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防治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采用网棚(放风口覆盖防虫网)与对照棚(放风口无覆盖物)栽培方法,研究防虫网覆盖对大棚内小气候、秋番茄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秋番茄生长期间,覆网棚内的气温、地温、空气湿度都较对照棚升高,其中7、8月份测定日覆网棚内最高气温比对照棚高3.3℃、2.0℃,但光照强度和风速均较对照棚降低。与对照棚相比,覆网棚内秋番茄株高和叶片数有所增加,但茎粗和前期坐果率有所降低。覆盖防虫网能有效减少棚内烟粉虱数量,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88.61%和95.16%,但番茄芝麻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加14.94%和146.86%,单株生理卷叶数平均增加33.33%。由此可见,覆盖防虫网能有效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但棚内小气候的改变不利于番茄前期坐果,且导致芝麻斑病和生理卷叶的发生加重。  相似文献   

4.
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一般难度较大。前期要抗热、抗病、防虫,后期温度降低要保温御寒。因此,生产上要特别注意棚内温湿度的调控,尽量为植株创造适宜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一般难度较大,前期要抗热、抗病、防虫,后期温度降低要保温、防寒。因此,生产上要特别注意棚内温湿度的调控,尽量为植株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冀中南地区大棚番茄秋延后种植面积较大,该茬口番茄生长前期正处高温多雨天气,生产上前期要注意防治番茄病毒病等病害,后期需要加强防寒保温措施。1品种选择及播种时间秋延后番茄生产上应选择抗病性强、早熟、高产、耐贮藏的品种,如金棚10号、天马54、改良瑞五、欧宝3号等。大棚秋延后番茄播期根据当地气温变化确定,一般冀南地区以7月上中旬为宜。  相似文献   

7.
秋延迟番茄定植后,正处在光照强、温度高、雨季未过、病虫害盛发季节.因此,前期降温、防晒、防雨及后期防病虫危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大棚蔬菜水分管理的难度较大,管理中要重点协调好浇水与提高地温、降低棚内湿度的关系,既要保证蔬菜对土壤水分的正常需求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温度,又要尽量降低棚内的空气湿度。只有搞好肥水管理,才能保证大棚蔬菜的丰收。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大棚秋延迟番茄的栽培技术,从而为秋延迟番茄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12,(11):36
1.温度控制 温度调控常用办法为揭膜换气和增加覆盖物.冬季大棚一般种植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西瓜、豇豆等喜温瓜菜,一般适宜温度20~30℃,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0℃.白天应充分采光在生长前期(初花期、初果期)要求温度较低,后期(盛果期)温度略高.夜间大棚内气温尽量保持在15~20℃,夜间温度15℃以上时可不停止通风.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大棚葡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大棚选址、大棚搭建、定植、棚内日常管理维护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前后管理等方面介绍冬暖大棚秋冬茬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供冬暖大棚番茄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7~8月份蔬菜生产主要包括夏播蔬菜管理:秋菜的播种及管理;大棚秋延后番茄、黄瓜的播种及管理;大白菜播种;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番茄及甜(辣)椒的播种育苗等,主要农事灾害为伏旱、洪涝和冰雹。  相似文献   

14.
大棚秋延番茄病害较多,如防治不力,就会酿成严重灾害,使番茄产量和品质大为下降.现就大棚秋延番茄的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防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遮阳网覆盖、穴盘基质育苗、药肥和生物菌肥灌根、土壤处理等防治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大棚秋番茄覆盖遮阳网,晴天遮阳率比对照大棚下降49.89%,白天地表温度平均降低5.58℃,地温平均降低约1℃。覆盖大棚内小气候的改善促进了秋番茄的茁壮生长,降低秋番茄茎基腐病发病率达64.32%,使秋番茄第1穗果实产量比对照棚的提高23.30%。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可使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47.95%。采用"可立克"药肥对秋番茄秧苗喷灌根,促进秋番茄植株和果实的生长,使番茄第1果穗产量提高40.84%,且茎基腐病发病率为0;而冲施"968"生物菌肥会加重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春番茄秸秆还田对大棚秋番茄前期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使秋番茄前期结果率和产量下降,且有利于秋番茄茎基腐病的发生。棉隆处理大棚土壤抑制秋番茄前期的生长,使番茄第1穗果实膨大受到抑制,单果质量明显降低,而且对秋番茄茎基腐病无抑制作用;而"棉隆+生物菌"处理土壤可使秋番茄第1果穗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和棉隆处理,降低茎基腐病发病率达79.62%。综上,遮阳网覆盖大棚、穴盘基质育苗、"可立克"药肥喷灌根及"棉隆+生物菌"处理土壤均是防治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乡市郊区目前秋番茄采用传统的有土育苗方式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大棚秋番茄采取穴盘育苗的优势,总结出大棚秋番茄穴盘育苗的几项关键技术,以期为大棚秋番茄育苗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秋大棚栽培的气候特点是前期高温多雨,后期低温霜冻,对番茄来说整个生长期,大部分时间处在逆境中.实施番茄无公害高效栽培,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及土壤环境质量都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利用大棚进行番茄秋延后栽培面积逐渐增大,仅滦南县大棚番茄秋延后栽培面积就达到1万多亩。番茄秋延后栽培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种,7月上旬定植,8月中下旬开始收获,至10月底收获结束。由于大棚秋延后番茄品质好,上市期正处于茄果类蔬菜的淡季,市场销售前景好,经济效益高。但是大棚秋番茄是夏播秋收  相似文献   

19.
《辽宁农业科学》2012,(4):93-94
通过开展精细化日光温室大棚农用天气预报,明确了棚内黄瓜、西瓜、青椒、香瓜、辣椒、番茄等生育期气象指标和观测场外界大气候与棚内小气候的定量关系,采用回归方法建立了温室大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禄丰县恐龙山、彩云、金山等乡(镇)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146.7hm。。番茄是大棚蔬菜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一些大棚种植户对番茄种植管理不善,造成番茄落花落果严重。笔者从2008年开始对大棚番茄落花落果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在种植户的配合下,采取综合调控措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番茄落花落果率,取得了一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