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台湾食品安全相关现状,对于落实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增进海峡两岸食品安全沟通与互信,保障两岸人民安全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台湾目前的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卫生署和经济部标准检验局等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以及台湾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质量认证体系,阐述台湾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提高热作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充分利用对台优势,在全国率先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台湾农产品集散基地,零关税进口台湾农产品,开展借鉴台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建设,制定系统的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出台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地方性法规,促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通过大力引进台湾资金、技术、良种、设备,加强闽台农业科  相似文献   

3.
后ECFA时代,随着两岸农产品物流量的快速增长,两岸企业农产品物流合作中基于冷链成本的博弈问题日益突出.运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建立了两岸企业间基于冷链物流成本的博弈关系,分析了企业冷链物流监控的稳定状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岸企业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合作中,当大陆企业的冷链物流成本低于未按冷链物流标准实施被查后的惩罚费用与信用损失之和,并且台湾企业的监控成本低于大陆企业未按冷链物流标准实施被查出后的惩罚费用和给台湾企业带来的潜在损失之和时,两岸企业才会发生博弈关系.当两岸企业都采取根据对方策略而进行调整的策略时,双方企业博弈会趋向于一定监控水平和一定实施程度的稳定点.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益于两岸局势稳定、政策利好,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经贸快速增长的前景,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通过对台湾特色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实证分析,结合实际调查中发现的当前两岸农产品贸易存在的突出问题,相应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展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上两岸农业经贸往来的发展变化 荷据以前,两岸早已有农业贸易活动.公元7世纪隋军到达台湾时,土著居民即"诣军中贸易".(1)明朝航海业发展,大陆移民也越来越多,促进了台湾农业生产的发展.17世纪初,台湾商业有一定进步.汉族移民们将自己一些手工制品,如铁器、针线、粗布等交换土著居民的鹿皮、鹿角等等.慢慢地,就有一些大陆商贩附搭渔船,进而发展到大陆商船直接驶往台湾从事农业贸易.  相似文献   

6.
阐述台湾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及其面临的难题。分析认为,台湾农产品贸易虽然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趋势,但是却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面临物流和通关成本高、海外市场检验检疫标准高、出口销路难以打开等难题;台湾应从开拓进出口市场、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等方面推动其农产品贸易,在发展两岸农产品贸易中;大陆应通过减少物流、通关、检验检疫等费用促进台湾农产品出口,同时加强对台湾市场调研及加大市场营销等以开拓台湾市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入世后两岸贸易关系走向进行了分析 ,认为入世对两岸贸易有促进效用 ,并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台商到大陆投资 ,同时也有助于改变原有的台湾对大陆政策 ,使之朝向有利两岸贸易的方向调整。本文还就入世后台湾农业的影响进行评估 ,并提出相应的有利两岸农产品流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台湾农业探索》2013,(5):55-55
近年来,随着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加强融合,使得两岸茶业的交流发展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日前,拥有400多家连锁加盟店的福建清雅工贸有限公司与台湾上市公司台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福建厦门举行签约仪式,双方携手打造由两岸茶叶拼配而成的"两岸红",并将在近期正式进入台湾市场。  相似文献   

9.
山东与台湾除了密切的经济合作之外,威海和台湾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繁多。尤其是从2011年以来,台湾赠送大陆的长鬃山羊及梅花鹿入住威海,更是在两岸搭起了一座桥梁。据了解,市民对台湾文化、美食十分喜欢。2012年,台湾文化精品展首次在威海举办,展出了百余种独具台湾特色的文化产品。同年在威海还举办了首次两岸海洋食品展销会,60家台湾企业参展,台湾海产品及其它农产品受到威海民众喜爱,展会达成多个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陆引进台湾农业技术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并以永春芦柑栽培技术引进为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了大陆引进台湾农业技术的有效模式,总结了成功模式的经验和做法,旨在对促进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出有益见解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台湾农业探索》2011,(3):54-54
<正>2011年6月20日,首批台湾风味禽肉制品经厦门检验检验局查验合格正式投放大陆市场,标志着两岸食品、农产品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生效使两岸经贸交流更加活跃,台湾经济动物种类制品  相似文献   

12.
发展休闲渔业是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大陆和台湾休闲渔业发展背景类似、兴起时间相同,但发展和管理状况差别很大.首先探讨了休闲渔业的定义及其特征,接着对两岸休闲渔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最后重点从法律法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方面对两岸休闲渔业的管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相对于大陆休闲渔业管理的空白,台湾已制订了一系列管理休闲渔业的法律法规,同时采用渔政部门结合渔会进行管理的方式,很好地规范了休闲渔业的发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启示:(1)应合理规划休闲渔业的发展;(2)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休闲渔业的发展;(3)应将休闲渔业纳入渔业管理中.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农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农业发展具有不同特点,发展路径各异。台湾农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政策的引导、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对两岸农业发展的比较发现:两岸农业在产业、农民、农村、农业组织和土地制度5个方面差距明显,但各具发展优势。台湾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大陆农业发展提供了诸如发展农业合作组织与加强农村建设等多方面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央的政策优惠与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为两岸农产品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台湾农产品进入祖国大陆市场对促进台湾农业的战略升级和提高祖国大陆农业竞争力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根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农产品的特殊要求,将农产品品质学与市场营销原理相结合,提出了台湾农产品拓展大陆市场的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丰瑞达"肥率先进入台湾,为两岸农业的共同发展乃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 2008年,福建省仙游县社硎乡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园主在原本濒临死亡的日本甜柿树上施用"丰瑞达"肥后,树体重新萌发新芽,收到了起死回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是深入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样板田”,也是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新名片,其发展经验有助于为未来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的探索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对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的实地调查,在对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中遇到的困境,并提出具体优化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成果显著,但也存在销售难、融资难、基础设施落后、与当地居民存在利益冲突等困境,应从增加产业投入、优化服务职能、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融合等4个方面着手,助推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7.
《台湾农业探索》2014,(1):65-65
<正>厦门打造"两岸地道优质药材对接平台",获台湾中医药界积极回应。台湾医药界代表150余人,5日在厦门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医药品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打造两岸地道优质药材对接平台"。台湾药品管理机构、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等财团法人单位以及台湾中药商业同业公会、台湾制药工业同业公会、台湾中华中草药生技发展协会等,分别组团参会。  相似文献   

18.
“共同市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深化发展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共同市场"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最佳选择.阐述和提出应借鉴内地与港澳谈判CEPA的做法,利用海峡两岸农业实验区及台湾农民创业园先建立农业经济合作体,划定一些区域结合农业经济合作体推行次区域经济合作,从而最终建立"两岸共同市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绿色贸易措施是当前农产品贸易中主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对大陆和台湾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重大。因此,分析两岸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措施的原因,将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大陆和台湾的农产品出口。该文分别介绍了大陆和台湾农产品遭遇绿色贸易措施的概况,并从内在、外在两方面分析了大陆和台湾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措施的原因;随后,通过对比大陆和台湾应对绿色贸易措施,发现两岸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不仅所受到的绿色贸易措施的情况有所区别,而且目前采取的应对举措也存在差异;最后,提出了建立出口农产品信息咨询系统、重视食品安全检测和建立应急处理机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台湾农业探索》2009,(1):57-57
<正>1.台湾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模式综述。2.台湾富丽农村建设发展支持政策、技术及前景述评。3.两岸农业、农村发展比较、合作对策分析评述。4.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对台农业合作示范区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