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呼唤农业机械化。但是,鉴于“石油农业”的严重弊端,生态农业的强劲兴起,和“两个转变”战略的提出,农机化工作者应当着眼于“持续农业”的建立,发展“节约型农机化”;充分发挥农机化节约资源的优势;加强农机化改善、保护环境的功能;提高农副产品加工及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水平,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农村和农业的“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2.
1发展农机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机化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先进手段,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支柱。随着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呼唤发展农机化。1.1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发生了重大转移,农业生产凭借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生产的小规模、高成本、低效益日显突出,极大地削弱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如果农机化水平跟不上将制约农业…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的农机化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生产力因素。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机化的前景越米越广阔,农机化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研究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应从农机化的本质功能入手。农机化的本职功能可以概括为:用机电动力和先进的机械技术装备来代替人、  相似文献   

4.
农业结构调整与辽宁省农机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机化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为此,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和辽宁省农机化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农机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机化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适应和服务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效益。纵观现状,各种农业机械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应用,使农机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和服务于现实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农机化技术与农艺、园艺和水产养殖技术相结合,农机化技术与农村经济综合开发项目配套相结合等产生的巨大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机化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同时期,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农机实用技术和初级管理人才,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现代化农业进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加快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农机化人才队伍,对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山东农机化》2001,(2):1-1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机专业会于1月4日在京召开,全国各省(区)、直辖市农机化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张宝文副部长说,发展是“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题,也是发展农机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十五”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第一是坚持不懈地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第二是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机化;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更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我们必须通过认真调研,发现问题,采取有效办法加以解决,从而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康稳步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通过对通河县农机化现状的调研,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省农机化服务体系现状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必将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发展农机化服务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优质、高效、安全、经济”的特点,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农机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为我省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农机化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同时期,各级农机化行政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农机实用技术和初级管理人才,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拉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区农机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新形势下山区农机化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加大对农机化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理顺农机管理体制、借助各种培训手段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等措施,推动山区农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区农机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新形势下山区农机化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加大对农机化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理顺农机管理体制、借助各种培训手段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等措施,推动山区农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庆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指出了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着重分析了重庆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即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薄弱以及重庆地形地貌局限了农业机械化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抓好农机科技创新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是构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必须把它摆在重要的位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快的发展要求。本文着重就农业机械化及农业产业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机械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保障.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问题必须明晰其发展现状,本文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农村现状和农业机械化新的历史使命的探讨,提出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进,在其体系发展的同时,作为农村生产力重要要素,带来了农村一系列新变革.为此,论述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指出农机产业得以迅速推进,着重阐述农村一系列新的变革,提出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机化工作是"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乡镇街道农机化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把转变工作思路、统筹科学发展、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农机化工作的第一目标;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增强农机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能力、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乡镇街道农机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杨娟  于朝  李伟娟 《农业工程》2020,10(2):13-16
强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市虽然是工业强市,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整个山东省处于落后状态。为更好地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倡导,该文结合东营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农机装备结构、资金投入、教育培训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推进东营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殿华 《湖南农机》2009,(2):5-6,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的20字方针,显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可见,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技术支撑、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保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惠蕊 《农业工程》2018,8(10):15-18
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和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概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为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该文提出了4个方面的措施:加强政策支持;推动高专业化农业机械研究;建设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农业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