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我国杜仲产业化发展前景及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高密市杜仲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高密市杜仲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和发展瓶颈.提出了加大杜仲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坚持走良种化、专业化之路.深化杜仲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组建杜仲产业联盟、注重培育品牌,做大做强杜仲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由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杜红岩研究员主持选育的"华仲11号""华仲12号""华仲13号""华仲14号""华仲15号"5个杜仲新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这是我国第一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杜仲新品种。据了解,"华仲11号"适于建立杜仲雄花茶园和叶用林兼用基地,其早花、高产、稳产,雄花量大,盛花期每公顷产鲜雄花4.3~4.8吨;"华仲12号"为观赏型和叶用杜仲良种,叶片绿原酸含量高。达4.9%,适于营建雄花、叶  相似文献   

3.
杜 仲 为 工 业、医 药 、食 品 保健 等 领域 不 可缺 少 的 重 要的 珍 贵 资 源, 也 是古 生 稀有 植 物 。 历来 常 用 的 杜仲 剥 皮技 术,是 将 杜仲 树 皮 按 需要 全 部 剥 下杜 仲 林随 后 死 去 ;另 一 种 方 法是 应 用“环剥 法 ”剥 取 杜 仲2/3的树 皮 ,但 增 产效 果不 明 显 ,人 们 很 少 应用 。究其 主 要原 因 ,是 “环 剥 法 ”在 理 论 与 实 践 管 理中 还 不完 善 , 人 们在 剥 皮 保 树再 生 操作 过 程中 , 不 知 道要 保 护 好 剥皮 树 的形 成 层细 胞 组 织 ,困 而 破 坏 了树 的 形成 层 细胞 组 织 所 致。 …  相似文献   

4.
胡晓 《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85-185
通过对信阳市浉河区苗圃场的背景、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浉河区苗圃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冯凯 《现代农业科技》2014,(6):313-313,315
结合信阳市浉河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了浉河区油茶产业化发展对策,包括打造油茶种植基地、依靠企业带动发展、开展林地流转、强化科技支撑等。  相似文献   

6.
李智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93-193,196
介绍了信阳市浉河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的背景及现状,分析改革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浉河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推动制定加强基层农经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浉河区农业局对浉河区农经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杜仲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为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经济林树种之一。从种苗培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介绍了杜仲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促进嵩县杜仲的栽植生产和带动农民致富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蔬菜产量,改善了品质,增加了菜农收入,还促进了浉河区"菜蓝子"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浉河区土壤特点提出了几种主要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是信阳市浉河区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为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从指导思想、治理目标、治理及其保障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浉河区水稻"两迁"害虫的综合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时期,信阳市浉河区上下凝心聚力、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浉河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了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的大扶贫格局。为了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浉河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带贫作用,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通过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技术培训指导、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业产业增收脱贫典型范例等措施,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使农业产业成为浉河区精准扶贫的一支主力军和贫困户脱贫后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信阳市浉河区现有茶园面积4万hm2,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调查显示,发生在浉河区茶树的主要病虫害有39种。为防止茶农因乱用滥用农药而造成茶叶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自2019年开始浉河区启动了茶园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推广和示范区建设。通过几年努力,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逐步成熟,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80-83
本文从调查信阳毛尖茶核心产区浉河区茶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链、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品牌建设等现状入手,阐述了浉河区作为茶产业集聚区在茶叶生产方面具备的政策、生态、技术等几大优势条件,以及当前茶叶产业存在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栽培水平低等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配置茶树品种布局、大力推动机械化生产管理、落实信阳毛尖原产地保护政策、保证茶产品食品安全、深度开发后续产业等一系列提高浉河区茶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一、浉河区小龙虾养殖基本情况浉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信阳市西部,座落于豫鄂两省之间的长江开发带与陇海兰新开发带的交界处,是河南省的南大门。浉河区有像南湾湖、出山店这样的大型水库,有淮河、浉河、游河、董家河这样的中小型河流,水资源丰富;渔业以特色养殖鲢鱼、鲫鱼、草鱼和甲鱼、鳝鱼、小龙虾为主。全区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3100 hm~2,其中,特色养殖面积400 hm~2。2015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1万t,渔业总产值1.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浉河区过去不生产龙虾,自20  相似文献   

15.
正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就必须筑牢农民合作与联合的组织载体,浉河区规范合作社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基本情况浉河区积极培育、引导和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近年来,浉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截至2017年12月,?全区共登记注  相似文献   

16.
杨青 《河南农业》2022,(1):62-63
近年,信阳市浉河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着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茶旅融合发展等工作.信阳市浉河区凭借山清水秀、树茂林密、茶叶飘香、空气清新的自然风光及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使其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2018年是信阳市浉河区农发中心参与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第10年。10年来,在浉河区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区水稻生产试验研究、技术推广、高产示范,科技服务及信息调研等工作全面开展,以培育种田示范为抓手,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加速推动水稻生产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浉河区周边乡镇是信阳市主要的菜篮子基地,当地生产的新鲜马铃薯和鲜食甜玉米很受市民欢迎。为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笔者经多年试验和小面积示范,在浉河区近郊乡镇成功探索出马铃薯—甜玉米—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为信阳市菜篮子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常年份春栽马铃薯每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 信阳市浉河区从2018 年8 月开始,对全区2454 个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2019 年7 月完成系统上报。在清产核资工作开展过程中,浉河区通过不断完善各级监管机制体制和实施“四议两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也存在大量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浉河区隶属于河南信阳市,地处河南省南部,位居淮河干流上游段,中国大别山北麓,是国内十大名茶之——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新派红茶信阳红的主要原发地,也是国内青茶最重要的基地。近年,浉河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将茶作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繁荣发展的农村特色产品,借助茶叶特色资源,通过“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形成农业全生态圈,树立农业全生态品牌,有效促进农业生产高效经营,使广大农户获得更大利益。2021年11月,浉河区茶叶全产业链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