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房炎是严重影响奶牛饲养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往往被广大奶农所忽视。为此,我们于2000年8月16~26日对石家庄市的辛集、晋县、无极、藁城等县市30户奶牛养殖户的316头成年母牛采用加州乳房炎测试法CMT进行了测试检查,现将调查测试结果报告如下:一、乳房炎测试调查结果 二、结果分析1.全群发病率:经测试阳性奶牛123头,发病率为54.75%,其中显性乳房炎牛45头,占全群的14.24%,占发病牛的26.01%;隐性乳房炎牛128牛,占全群的40.51%,占发病牛的73.99%。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是显性乳房炎发病率的近三倍。2.乳区发…  相似文献   

2.
牛BoLA-DRB3基因的多态性与乳房炎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PCR—RFLP技术对易感乳房炎的奶牛血样24份,不易感染乳房炎的2个黄牛品种南阳牛、秦川牛血样66份共计90个个体进行牛BoL A—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大小为252bp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stUI酶切后表现多态,且奶牛AA型个体显著高于黄牛品种,提示BoLA等位基因A作为母牛乳房炎易感性的候选标记具有潜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轻者(隐性乳房炎)可使每头患牛一个泌乳期少产鲜奶380kg左右,间接经济损失700多元,隐性乳房炎占乳房炎总发病率的70%,由于其发生时乳房和乳汁均无肉眼可见明显变化,故常常被人们忽视。若隐性乳房炎患牛的自身因素、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进一步恶化,可使奶牛的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则隐性乳房炎就转化为临床乳房炎,将给奶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积极预防和科学治疗奶牛乳房炎已成为促进奶业发展实现奶农增收的关键,故特将近年来奶牛乳房炎防治实践的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型乳房炎。临床乳房炎为乳房间质、实质或问实质组织的炎症。其特征是乳汁和乳房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乳汁变性,乳房肿胀、疼痛。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乳房炎。隐性型乳房炎为无临床症状的一种乳房炎。其特征是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然而乳汁在理化性质、细菌学上已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分为传染性乳房炎与非传染性乳房炎。传染性乳房炎是由致病微生物感染乳腺组织而导致的乳房炎症。一般所说的奶牛乳房炎即属于此种,它占据乳房炎患牛的绝大多数。本文讨论的即为传染性乳房炎。对于传染性乳房炎的态度应该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搞好乳房炎的预防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症状: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其症状比较严重。患牛体温升高,可达40.5~42.0℃.乳区明显红肿、坚实,触摸疼痛,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大肠杆菌乳房炎其全身症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同,表现为败血症症状,大便稀薄呈黑色.眼窝下陷,怕冷,发抖等。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场危害最大的疾病.对60头泌乳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发病原因做了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牛16头占泌乳牛26.7%,亚临床型(隐性、乳房炎牛35头,占总泌乳牛58.3%.经内服盐酸左旋咪唑进行隐性乳房炎的防治实验,结果阳性率下降了72.2%.临床型乳房炎配合抗菌素等方法治疗,阳性率下降66.7%.  相似文献   

8.
牛乳房炎是产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普遍应用挤奶机挤奶的时代,往往发生成群奶牛患病的情况。临床上乳房炎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9.
牛乳房炎常由于乳房、乳头外伤或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此外乳房不洁、挤乳不当及子宫炎、胎衣不下等也可引起乳房炎。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乳房炎29例,治愈24例,好转4例,有效率达96%。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奶牛常见的三大病之一,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质量,严重性急性乳房炎还会导致奶牛败血症或乳房废弃。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或化学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类药物在牛乳汁中的残留,使正常乳区乳汁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用鱼腥草注射液灌注治愈后2~3天,虽然检测试剂呈阳性反应,但时间极短(即24h),牛奶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后对人体的健康也无危害。笔者先后两期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分别采用乳房灌注药物、乳房灌注同时肌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第1期试验牛8头、10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一个疗程用药治愈率达37.5%,好转率62.5%,总有效率达100%。第2期试验牛10头、11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11.
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进一步评价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2个地区选择临床型乳房炎患牛188头,隐性乳房炎阳性牛294头,对3个批次的药物进行临床药效观察.结果表明,纳米银乳房注入剂不同批次对同一病情的临床型乳房炎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病情的轻重对药物疗效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批药物对轻度和重度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0.2%和71.4%,平均有效率为92.7%和83.1%.对隐性乳房炎相同给药处理后.平均头转阴率为88.1%,平均乳区转阴率为91.2%,表明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所有应用纳米银乳房注入剂的患牛,均未见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及局部刺激性反应,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全性.  相似文献   

12.
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汁部分成份的检测与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两群临床健康的336 头泌乳奶牛的混合乳进行了隐性乳房炎、乳汁体细胞数、乳脂率和蛋白质检测。336 份混合乳样经青海乳房炎试验(QMT) 检测,检出乳房炎阴性牛( 包括可疑反应)175 头(5209 % ) ,乳房炎阳性牛161 头(4791 % ) 。乳房炎阴性牛的乳汁体细胞数为2317 ±1299 万/ml,乳脂率为360 % ±076 % ,乳蛋白质为293 % ±034 % ,乳房炎阳性牛乳汁体细胞数为182 万/ml±15227 万/ml,乳脂率为340 % ±070 % ,乳蛋白质为305 % ±035 % 。乳房炎阴性牛乳汁体细胞数,乳蛋白极显著低于乳房炎阳性牛(P< 001) ,而乳脂率显著高于乳房炎阳性牛(P< 005) 。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产奶量越高的牛,发病频率越高,影响泌乳机能及产奶的质和量。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影响不大,且不表现临床特征,畜主一般未能觉察;浆液性及纤维素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影响极大。现就笔者近几年诊疗的35例牛患乳房炎病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因挤奶不当,消毒不严而引起的一种普通病,患牛主要是出乳的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多见。 乳房炎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粘液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性疾病,一般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类。由于隐性乳房炎症状轻微,常被人们所忽视,不仅严重影响患牛的产奶量、乳品质,推迟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而且易在牛群中传播,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同时牛奶品质发生变化,还会危及人类健康。因此,积极预防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意义十分重大。本研究从隐性乳房炎患牛的乳汁中分离鉴定出沙雷氏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同时对隐性乳房炎患牛的乳汁进行了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旨在为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及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乳房炎是产后牛常见的疾病,每年给全世界养殖业造成的损失多达20亿美元,我国每年也有大量奶牛罹患乳房炎。牛患乳房炎的诱因包括牛个体差异,挤奶操作不规范,牛食用带病源的饲料、饮水等。黄牛是我国固有的普通牛种,可役乳兼用,也可乳肉兼用,在我国饲养的头数占大家畜的首位。出血性乳房炎则是牛产后常发的疾病之一。文章分析了黄牛出血性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据此提出本人特有的治疗出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乳房炎不仅严重地影响产奶量和奶的质地,是经济上一大损失,而且乳房炎患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随乳房炎的病情加重而降低,直到淘汰处理,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奶牛乳房炎类型、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类型症状1.1隐性型乳房...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等指标相近的健康奶牛4头,临床型乳房炎自然发病病例4头,连续7d分别抽取4头乳房炎患牛正常乳区、患病乳区及4头健康奶牛的牛奶进行测定,测定乳房炎病牛治疗过程中的乳蛋白、乳脂、密度、非脂乳固体、乳干物质、乳糖等成分含量,并对这些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头患牛的患病乳区的各乳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乳区;乳房炎患牛正常乳区组、异常乳区组与健康奶牛组的乳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健康奶牛的乳脂含量极显著高于乳房炎患牛正常和异常乳区组;乳房炎患牛的正常、异常乳区组与健康奶牛组的牛奶成分含量均值图存在明显变化趋势,健康牛组的牛奶成分在一周内保持稳定,而乳房炎患牛的正常与异常乳区在一周内都存在曲折上升和不断上升的过程。乳房炎患牛正常乳区各成分含量显著低于异常乳区。乳房炎患牛的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含量高于健康牛,乳脂低于健康牛,乳干物质则与健康牛保持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9.
乳康灵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乳房炎是对奶牛业生产效益威胁十分严重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牛有的显现临床症状(临床型),有的则觉察不到(或不明显)症状而呈隐性。据我们对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第一、二、三3个奶牛场和乌当奶源基地共1785头成年泌乳牛检测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33.4%,而隐性乳房炎阳性检出率为73.91%。可见,潜在的患牛远比表现症状的要多。隐性乳房炎同样造成奶产量下降(10%~15%),奶品质变化而影响食品卫生达标,有的也会转化成临床型。所以奶牛业内对此病的防治越来越加重视。乳房炎常规采用抗菌消炎药(…  相似文献   

20.
牛隐性乳房炎做为奶牛常见疾病,中草药治疗效果显著。随着我国畜牧业总体经济的发展,奶牛等偶蹄类动物养殖规模显著扩大,为了保持畜牧业市场效益稳步上涨,稳定牲畜整体数量、基本体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牛隐性乳房炎疾病应该得到人们重视。近年来绿色养殖得到提倡,故中草药治疗牛隐性乳房炎逐步流行,本文针对性讨论中草药治疗牛腹泻疾病的治疗方法,为应对牛隐性乳房炎疾病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