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就扶芳藤塑料小拱棚嫩枝扦插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设施建设、扦插条、扦插方式、生根剂处理、生根期管理和移栽等环节,以期为生产提供扶芳藤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扶芳藤扦插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5种基质配比,分别为M1(50%泥炭+50%珍珠岩)、M2(40%泥炭+60%珍珠岩)、M3(50%泥炭+50%栗钙土)、M4(40%泥炭+60%栗钙土)、M5(100%泥炭)对扶芳藤进行容器扦插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引起的扶芳藤愈伤率、生根率、根长、单株根系数目、新生枝数及新生枝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质M1中扦插的扶芳藤生根率、愈伤率最高,分别为87%和88%;根长最长,为68.0 mm;平均新生枝数最多,为4.6条,效果最佳。基质M5中扦插的扶芳藤,其单株根系数目最少,为43.1条;新生枝生长量最高,为12.7 cm;基质M4最差。[结论]基质M1与M5比较适合扶芳藤插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吲哚丁酸提高扶芳藤秋季扦插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业》2020,(7)
扶芳藤[学名: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卫矛科卫矛属常绿藤本灌木。抗旱性强、性喜温暖、抗盐碱,广泛用于园林造景和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扶芳藤用种子繁殖的成活率低,目前主要应用扦插繁殖。为提高扶芳藤秋季扦插成活率,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来研究对扶芳藤插穗秋季扦插成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叶扶芳藤是北方城市进行特殊空间绿化的新兴优良耐阴植物。本文介绍了小叶扶芳藤的特征特性,分析了其园林应用,并从育苗地选择、扦插床准备、搭建荫棚、扦插时间、插穗的选择与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了小叶扶芳藤在北方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一年生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Hand.-Mazz.)扦插苗为材料,以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材料进行处理,观测分析盐分胁迫对扶芳藤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NaCl溶液处理后,扶芳藤叶片电导率与盐液浓度的大小没有呈现出相关规律;在受到盐胁迫时扶芳藤叶片的SOD活性总体高于对照;POD酶活性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盐胁迫下,扶芳藤叶片内的MDA含量与盐浓度的高低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对安徽省大别山区天堂寨野生木质藤本植物调查的基础上,于4月份采集了17种藤本植物的硬枝进行了扦插,用50mg/kg、400mg/kg生根粉溶液和清水对照对插穗进行了处理,研究了不同种以及同种藤木在不同浓度生根粉溶液处理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扦插时不需要生根粉处理成活率很高的有勾儿茶、雀梅藤、白木通、木防己、络石、扶芳藤、紫藤;适合用低浓度生根粉处理的有葛枣猕猴桃、冠盖绣球;适合用高浓度生根粉处理的有络石、扶芳藤;不适合扦插的有大血藤、瘤枝五味子。  相似文献   

7.
金边花叶扶芳藤是扶芳藤的优良变异新品种,观赏效果优异,可作为园林绿化地被植物、垂直绿化攀援植物、屋顶绿化搭配植物、盆栽观赏植物、切花枝插花辅助材料等,在园林绿化中进行应用。为使金边花叶扶芳藤早日应用于园林绿化,从取材、枝条处理、扦插、扦插后管理等环节总结了其扦插繁育技术,并从园地准备、移栽种植、肥水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总结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种植技术(母本圃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选择了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指标可用于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力测定.3种植物中,以常春油麻藤较耐热,扶芳藤次之,中华常春藤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9.
项延军  李新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38-16139,16146
[目的]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方法]选择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变化。[结果]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指标可用于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力测定。[结论]3种植物中,以常春油麻藤较耐热,扶芳藤次之,中华常春藤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10.
田间试验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扶芳藤产量,增幅为58%~87%;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扶芳藤对氮素的吸收,而增施磷、钾肥,扶芳藤吸收磷、钾素的增幅不高;每生产1000kg鲜扶芳藤需吸收N 4.088~5.672kg、P2O51.573~1.802kg、K2O 2.544~4.517kg;扶芳藤对养分的吸收基本保持平缓均衡的趋势,在养分供给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均衡施肥,就能保持扶芳藤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56份扶芳藤、3份大叶黄杨和1份胶东卫矛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35个引物扩增出205条稳定、清晰、可重复的DNA片段,其中32个引物扩增出100条带具有多态性,其多态性频率48.78%;不同引物及不同位点谱带所揭示的扶芳藤遗传差异较大,其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为0.0331 ̄0.8904;根据引物L04和U12扩增的RAPD带型和以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明显地区分扶芳藤与大叶黄杨、冬季全部落叶的与冬季不落或部分落叶的扶芳藤类型、从中国收集的扶芳藤资源与从捷克和美国引入的3个品种;同时聚类分析还可区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收集扶芳藤资源。  相似文献   

12.
广西大石山区生态综合治理办法之一是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作为适合大石山区种植的广西壮药扶芳藤易于成活。为改善大石山区生态环境,增加药源,研究扶芳藤习性,探索其在石山地区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植地选择、品种选择、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商品质量标准等。  相似文献   

13.
《天津农业科学》2016,(1):37-41
通过总黄酮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可为园艺植物扶芳藤提供新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方向。将扶芳藤叶片洗净烘干至恒质量,粉碎后分别采用石油醚、75%乙醇在索式提取器里回流浸提,然后减压浓缩提取液,得到扶芳藤叶总黄酮提取物,以芦丁和Vc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扶芳藤叶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远远优于芦丁和Vc,清除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芦丁和Vc相当,且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清除能力随扶芳藤叶中总黄酮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研究认为扶芳藤叶可加强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来源的应用,同时,该研究可为园艺植物扶芳藤具有的药用保健作用提供机理阐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观察扶芳藤的物候期,研究扶芳藤的生长规律及攀附特性.扶芳藤萌芽早,花蕾生长期长,种子成熟期晚,当年生叶片冬季不脱落,休眠期晚;扶芳藤年生长期长,一个生长周期会出现两次生长高峰,其新梢的年生长、节间及叶片生长规律遵循 Logistic 方程的拟合曲线;常绿直立型向阳性好,匍匐生长型耐荫能力强不同的扶芳藤类型适宜于攀援不同角度,常绿直立生长的扶芳藤类型攀援于近90°的攀附物时生长速度大,随角度的减小高生长量成规律性递减;冬季红叶匍匐生长的扶芳藤类型则在攀援于近 50°的角度时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5.
园林花木无性繁殖,以扦插、嫁接应用最多。扶芳藤繁殖以扦插为主。笔者从事过4年的扦插管理经验,年生产几百万株小苗。在生产中,围绕如何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摸索。春、夏、秋、冬四季生产,春天露天生产,夏季全光照间歇喷雾,秋季、冬季塑料大棚保护地生产。从苗床建设、插条采取、防病管理、湿度管理、光照管理、温度管理上,注重投资少,设施简易,技术可操作性强,便于农民工操作,适合大田规模化、工厂化育苗。生产小苗成活率在98%左右,苗壮,根系发达,病虫害少,苗规格整齐,弱苗、残苗比率少。  相似文献   

16.
对9个扶芳藤品种叶片中的粗蛋白及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扶芳藤叶片中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其中含有动物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不同品种间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差异极显著,同一品种不同氨基酸种类含量之间差异极显著。谷氨酸在各个品种中含量最高;胱氨酸、色氨酸和氨在扶芳藤叶片中的含量低且相对稳定,三者与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其他16种氨基酸与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且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扶芳藤品种叶片中粗蛋白和氨基酸特性具有一致性。并建议进行开发扶芳藤牧草、饲料和保健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扶芳藤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扶芳藤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及养护管理,总结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扶芳藤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扶芳藤药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是应用历史悠久的药用资源,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药理作用研究较少。笔者在广泛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扶芳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为扶芳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了4个扶芳藤品种茎、叶横切面的解剖结构,发现不同扶芳藤品种茎、叶的解剖结构相似,但其结构参数差异较大。运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宽瓣扶芳藤的茎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上表皮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等4个抗旱指标均最大,与另外3种品种间差异显著;金边扶芳藤的上述4个指标最小与另外3个品种间差异也显著。同时得出扶芳藤茎和叶片的表皮细胞外壁的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及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的排列方式等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相关。4个扶芳藤品种的抗旱顺序从强到弱依次为宽瓣扶芳藤﹥红脉扶芳藤﹥紫红扶芳藤﹥金边扶芳藤。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0(对照CK)、5、15和25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下扶芳藤光合和其他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而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均有所提高.各处理的扶芳藤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都呈明显的双峰曲线,这与扶芳藤特性和环境因子的日进程密切相关.综合各处理光合与其他生理指标,25PEG处理,第3天,扶芳藤植株受到水分胁迫影响较大,致使其生理机能受到伤害,而5PEG、15PEG处理至第5天仍表现出对干旱的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