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原香蒜生产周期短、蒜味浓郁、营养丰富、市场售价高,是高海拔农牧区值得挖掘的新的农牧民增收途径。和静县山区具有种植高原香蒜水土光热等资源优势,研究推广高原香蒜,对于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提高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高原香蒜是1年生百合科草木植物,适宜在凉爽气候条件下生长,耐旱怕热,生长适温15~20℃,能承受-10℃左右低温,温度超过26℃生长受阻,30℃以上叶黄枯萎。且末县高原香蒜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7月蒜头膨大,9月中旬成熟收获。香蒜膨大成熟期要求天气晴朗,温度20~25℃,阴雨多湿会使蒜瓣散子,不能形成蒜球。且末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独特,高原香蒜生  相似文献   

3.
且末高原香蒜是且末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中的一个亮点产业,虽然规模仅占全县大蒜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具有蒜素含量高、耐贮性强等特点,种植效益好,深受农民喜爱。本文就且末香蒜产业的生产现状及产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指导产业健康发展,提升产品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且末高原香蒜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5.
引进7个优良早熟薹蒜品种与本地紫皮蒜进行种植对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成蒜早3号、成蒜早2号和二水早等3个早熟薹蒜品种在低海拔地区作主推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宁夏南部地区西芹种植轮作倒茬问题并筛选出适合种植的优良蒜苗品种,通过引进甘肃酒泉紫蒜、白蒜及甘肃张掖市民县蒜种、青海乐都蒜种、山东济宁金蒜3号和山东济宁金蒜7号等6个蒜苗品种,以西吉当地蒜种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甘肃酒泉紫蒜的综合表现最佳,具有生育期短、生长旺盛、苗高适中、苗径粗大、叶片肥厚和鳞茎不膨大等特点,产量达4 063.1kg/667m~2,产值比当地蒜种高0.12万元/667m~2,适合在宁夏南部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本文开展香蒜种植试验示范和比对分析,对探索香蒜种植适宜地区和优势区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选用当地主要种植的棉花品种进行蒜棉套作试验,筛选出适宜豫东棉区蒜套种植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皮、籽棉产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瑞杂816、百棉1号、鲁棉研28号、百棉5号、郑杂棉4号等,更适宜豫东地区蒜棉套作种植。  相似文献   

9.
紫皮蒜越冬栽培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严寒地区,紫皮蒜传统的种植方法一直是春栽夏收,不仅存在着冬季保存蒜种的麻烦,而且只能产一茬蒜,收少量一茬蒜苔。为提高种植紫皮蒜的经济效益,可对紫皮蒜进行越冬栽培,不仅解决了保管蒜种出现抽干、霉烂、伤热等问题,而且可多收一茬蒜苔,抽苔率一般可达95%以上,亩产250-300公斤,蒜头一般也可亩产10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篇文章主要从金乡大蒜的种植基本情况,金乡大蒜所获荣誉,金乡大蒜节会举办情况,金乡大蒜种植模式,金乡大蒜种植品种,金乡大蒜种植收获,金乡大蒜机械化种植收获现状等方面来对金乡大蒜机械化种植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引进国内大蒜种质资源21份,观察其在江苏泰州地区的种植表现,调查各生育期时间及不同生育期植株生长动态,分析不同资源的变异系数、农艺性状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蒜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农艺性状间相关性较强,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蒜越冬前后植株各部分生长速率有一定差异。供试资源中,皖蒜、嘉祥、苍山红皮、苍山糙蒜可作为早熟、优质蒜品种在泰州地区推广种植;DY2综合表现较差,不适宜泰州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探求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蒜鳞茎形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大名紫皮蒜、永年白蒜2个大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各设6个密度处理水平,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大名紫皮蒜、永年白蒜2个大蒜品种鳞茎形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名紫皮蒜、永年白蒜2个大蒜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鳞茎单头重、直径逐渐显著降低,商品性逐渐降低,产量虽然逐渐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先升高后降低。根据密度与产量、利润拟合的曲线可以得出,大名大蒜种植密度为76.57万株/hm2、永年大蒜种植密度为99.07万株/hm2时,大名紫皮蒜鳞茎达到理论最大产量22 965.80 kg/hm2、永年白蒜鳞茎达到理论最大产量19 026.45 kg/hm2;大名紫皮蒜种植密度为63.64万株/hm2、永年大蒜种植密度为77.47万株/hm2时,大名紫皮蒜鳞茎达到理论最大利润33 589.98 元/hm2、永年白蒜鳞茎达到理论最大利润30 230.48元/hm2。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邯郸地区大名紫皮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3.64万~76.57万株/hm2、永年白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7.47万~99.07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独头蒜以其只形圆整、外观好看、食用方便而倍受青睐。有些地区专门生产独头蒜以满足消费者及外贸需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且末县大蒜品种选择、密度与海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个不同的大蒜品种进行了品种选择试验,并对选出的适宜且末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蒜品种进行了不同密度和海拔试验。通过三年的田间试验,筛选出了优质、高产大蒜品种紫皮大蒜,其最佳种植密度为行距25 cm、株距8 cm,理论密度3 000株/666.7m~2,海拔2 300m高度以下为最佳种植区域。农区为冬蒜种植适宜区,春蒜种植次宜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威宁大蒜的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2200m左右地区,当种植密度为120.0万株/hm2左右时,蒜薹产量和蒜头产量出现最高值,但扣除蒜种等投入后,经济效益最显著的种植密度是10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大蒜后作不同栽培模式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大蒜种植已成为豫东农村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而蒜后作物不同的种植模式也与当地农民的经济收益息息相关 ,经过近几年来的研究与生产实践 ,笔者总结出了一些在豫东大蒜产区经济效益较高的大蒜后作栽培模式 ,以及各种模式的适宜条件和主要技术措施。1 蒜、白菜、白菜栽培模式这一模式是大蒜收获后 ,种一季耐热早熟白菜 ,耐热早熟白菜收获后再种一季冬贮大白菜 ,一年三作。这一模式主要适宜高肥地力水平、轻壤土壤条件、城镇近郊交通便利地区。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大蒜品种选用宋城大白蒜 ;挑选无虫蛀、无破损、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威宁大蒜的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2 200m左右地区,当种植密度为120.0万株/hm2左右时,蒜薹产量和蒜头产量出现最高值,但扣除蒜种等投入后,经济效益最显著的种植密度是10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河南省中牟地区大蒜品种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宋城大蒜相比,中牟早熟蒜的蒜薹产量增幅22.35%,蒜头初期产量却减少28.15%;而苍山大蒜的蒜薹产量增幅76.47%,蒜头初期产量亦增加,增幅15.56%,为薹蒜兼用型优良品种,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大蒜种性退化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尔木市地区种植的紫皮大蒜由于品种单一,长期种植,蒜种没有提纯复壮,发生了严重的种性退化的问题。根据退化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提纯复壮技术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香蒜是且末县大蒜种植中的一个亮点,虽然规模仅占且末县大蒜种植的十分之一左右,但蒜素含量高、耐贮性强、种植效益好。本文就且末香蒜产业的生产现状及产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