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双季稻栽培搭配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稻金早47和晚稻天优华占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旱育移栽、半旱育移栽、直播、抛秧和机插),研究早晚稻种植最佳的栽培搭配方式。结果表明,金早47产量表现,旱育秧抛秧直播机插,天优华占产量表现,半旱育秧旱育秧抛秧机插;不同栽培方式之间搭配,以早稻旱育秧+晚稻半旱育秧产量水平最高,早稻旱育+秧晚稻旱育秧排在第2位,早稻机插+晚稻机插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选用20个杂交中籼稻新品种,采用钵苗机插的方式进行种植,以筛选出适合庐江县钵苗机插的杂交中籼稻品种。结果表明:全两优1号、荃优6868、荃9优106、全两优华占等4个品种在生育期、熟相、抗性等方面综合表现突出,平均产量达11010kg/hm2以上,适合在庐江县以及同一适宜生态区进行钵苗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天长市2018年机插优质中籼稻筛选试验发现,在遇到水稻生长后期多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荃香优801、两优566、荃两优534、徽两优280隆两优608等品种不仅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好,细菌性条斑病发病轻,可作为天长麦茬中籼稻机插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隆两优华占引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对水稻新品种隆两优华占进行了引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隆两优华占在安庆市种植无论采取育苗移栽还是实行直播都能够成功,无论是直播、移栽(手栽、机插秧)都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般667m2在700kg以上,高产田块达到800kg以上。  相似文献   

5.
于2018年在天长市开展机插中籼稻筛选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后期遇到多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荃香优801、两优566、荃两优534、徽两优280、隆两优608等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好,细菌性条斑病发病轻,可作为天长市麦茬中籼稻机插当家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6.
2021年选择籼型两系杂交水稻荃两优851作为机插品种,在宿松县破凉镇梅墩畈区栽植,比较不同播期和移栽密度条件下该品种的全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结果表明,在毯苗机插秧条件下,荃两优851的全生育期、株高、穗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随着播期、移栽密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最佳的播期为5月15日,最佳的移栽密度(行距×株距)为30 cm×14 cm。建议机插稻荃两优851在宿松县种植时,可结合当年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科学调整播期及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观察参试品种在重庆市梁平区的生育期、产量、抗性等综合表现,了解参试品种在梁平区进行直播种植的适应性、可行性以及最适栽培制度以为梁平区以后示范、推广水稻直播种植选择品种作参考。选择"Q优6号"、"深两优871"、"禾两优348"、"宜香优1108"、"宜香优3724"、"C两优华占"、"晶两优1377"、"晶两优华占"、"金冈优983"、"金谷优3301"、"瑞优5号"、"五山丝苗"、"隆两优1988"、"荃优丝苗"、"隆两优1212"为试验材料,大区试验,2个处理(播种22.5kg·hm~(-2),播种18kg·hm~(-2)),1次重复,探究最适播种量及直播最适品种。选择"瑞优5号"、"五山丝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直播、机插秧、人工插秧;统计和比较其产量及经济效益;探究水稻直播相关技术在梁平区的可行性、产量表现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筛选出适宜在福安市生产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7年福安市农业局在溪潭镇洋头村进行9个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抗逆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T两优164、Y两优2008、荃优822表现较好,适宜在福安市示范、推广,尤其是晶两优534、晶两优华占、Y两优2008可作为首推的优质稻品种。  相似文献   

9.
在大冶市通过移栽种植对水稻新品种进行适应性鉴定试验,综合分析参试水稻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性状、抗病性、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表现高产、抗倒伏、抗病、生育期适中的水稻新品种主要有隆两优华占、荃两优1号、隆两优534、广两优15,可为大冶市水稻品种更替与区域化合理布局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4个早熟水稻品种的机插与手插移栽种植试验,进行机插和手插的效益分析,找出适宜桂北稻区种植的机插水稻早熟品种。结果表明:手插移栽处理的产量高于机插移栽,但机插移栽的成本低,效益高于手插移栽,其中雁两优8608的机插移栽综合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远安县种植的优质丰产水稻品种,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方法,通过对29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抗逆性、产量及食味品质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安两优586、晶两优华占、C两优丝苗、荃优259、隆两优8612、晶两优534、玮两优1273、荃两优丝苗及荃优丝苗等9个品种适宜在远安县作中稻推广种植;昌两优8号、荃优粤农丝苗、全两优楚丰丝苗、晶两优华占、晶两优534及荃优丝苗等6个品种适宜在远安县作优质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沿淮地区一季中稻直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优华占、宁粳三号产量高,生育期适中,适合沿淮地区一季中稻直播,新两优106、绿旱一号生育期短,宜迟播;同一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产量差异显著,生育期较短的2个品种绿旱一号和新两优106,迟播产量高于早播;皖稻68、宁粳三号、天优华占、丰两优一号4个生育期稍长的品种,其播期推迟,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县种子公司2018年早季引种新品种:和两优1086、荃优雅占、明两优143、群优766、农香优华占、星火优201,共6个新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抗性等比较试验,经实地收割验收及生长综合分析,其中和两优1086、荃优雅占、群优766、农香优华占表现产量高、抗性好、生育期适中,适合容县及相同生态区域进行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杂交水稻组合,2019年汇集了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10个品种及市场上推广面积较大的3个其他公司选育的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个外来品种中,徽两优898产量最高,10个自育品种中,泰优647、两优106、荃香优607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本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常规稻黄泰占适宜麦茬直播或机插。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在江苏宿迁地区麦茬种植的机插杂交水稻品种,本试验以韵两优隆王丝苗、晶香丝苗、荃两优532、金信丝苗、玖两优黄华占、晶两优黄莉占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其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并综合生育期、抗病性、结实率和实收产量等因素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2个品种均适宜在宿迁地区麦茬机插种植,其中扬籼优903和润两优612表现较好,可以进一步试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选取灵山县近年主推超级稻品种之一的泸优11进行了双季早稻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手工移栽稻相比,水稻直播其产量明显提高,尤其是旱直播,较手工移栽高出6.2%以上,节本增效422元/667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稻直播品种筛选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宜沿河县直播种植的水稻优良品种,为沿河及华南地区直播稻品种选择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直播对比试验,分析了优质水稻品质(米质),测定各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抗倒伏性、产量等性状,筛选适宜直播的水稻品种。水稻直播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隆两优华占产量最高,为9277.5 kg/hm2,其次是内香优6139、宜香2115、江优126、宜香4245、中浙优1号,黄华占(对照)产量最低。为7171.5kg/hm2。综合参试品种的耐淹性、抗倒性和丰产性筛选出2个品种隆两优华占、内香优6139适宜贵州沿河稻区的直播栽培模式,建议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的水稻品种华粳5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华粳5号常规移栽、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进行比较研究,采集了3种种植方式的农艺、经济性状、产量、投入(包括物料成本、机械作业费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等因子。结果表明:华粳5号3种种植方式的产量以机插为最高,常规移栽次之,直播产量最低;投入成本以直播栽培最低,机插次之,常规移栽最高;单位面积效益以机插最高,直播次之,常规移栽最低。由此可见,种植方式以机插在生产中最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籼稻金早47和中嘉早17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早47和中嘉早17为研究材料,采用4种不同的栽培技术(旱育移栽、直播、抛秧和机插),以探讨早稻种植的最佳的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种产量均为,旱育抛秧直播机插;以旱育移栽最高,金早47产量为6.223t/hm2,中嘉早17达到6.574t/hm2。  相似文献   

20.
为鉴定水稻品种在旱地环境条件下种植的丰产性、适应性及分蘖、株高、株型等特性,配套相应种植密度,在降雨充足、土壤夜潮性良好地区以大面积示范品种晶两优5438及栽培密度为对照,9个当地畅销优势水稻品种设3个密度水平开展水稻覆膜旱直播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荃两优069、旱优737、晶两优华占适宜大面积旱种推广;川优五山、银泰香占、泰优808、钰香优2727可选择性示范验证后推广。旱优737、荃两优069、泰优808在D2密度下产量最高,亩种植密度应控制在1.6万穴以内;野香优2727、晶两优华占在D3密度下产量较高,可以提高种植密度,控制在1.9万穴以内;银泰香占、川优五山及对照晶两优5438适宜稀植,密度应控制在1.3万穴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