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里下河地区稻田播种小麦模式随着耕作制度变革而不断创新,特别是因前作水稻中粳、迟熟中粳高产品种的应用及一定面积的直播稻存在,水稻生育期普遍推迟,用传统耕翻方法播种小麦很难做到适期播种。近年来里下河地区根据茬口和土壤质地条件特点,探索和应用了新的高产高效播种小麦模式和技术[稻板茬免(少)耕机条播、稻板茬免(少)耕撒播、稻板茬免耕直播及稻田套播],通过示范区推广和农民科学应用,并辐射到周边地区,使里下河地区小麦生产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麦窄行精准匀播模式不同播量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量试验分析,在适宜的基本苗范围内,小麦窄行播种(行距10~12 cm)和常规播种模式(行距20 cm)相比,小麦单株和成产三因素能充分协调发育,基本苗适宜范围扩大,可达25万~30万,增产效果显著。因此,窄行播种可通过增加播量提高主茎成穗,实现亩成穗数最大化,进而提高单产,在生产实践中较好的解决了常规播种大播量个体群体不协调、难以实现高产的实际问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新型高产高效机械化播种主要有窄行匀播、井字型播种等机械化播种技术。通过引进推广运用窄行匀播、井字型播种等小麦新型高产高效机械化播种技术,提高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机经营效益。1技术要点窄行匀播增强了群体的生长环境优势,协调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生长发育的矛盾,最终达到穗、粒、重协调增加而增产的目标;小麦"井字型"高产高效机械化种植模式能有效促进小  相似文献   

4.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的主要内容,在本区域示范推广获得成功.据调查,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12.5千克.比同区传统耕作模式对照田增产9.5千克,现就该技术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17-120
简约化栽培是稻茬小麦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耐渍性是稻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性,耐渍性强、适应性广、播期弹性大的高产品种无疑将被生产上广泛利用。本文对信麦9号在不同播期及播种方式下遭受渍害的表现进行了研究,探索信麦9号的最佳栽培模式,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绿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小麦生产在十堰市农业中占重要位置,实现小麦高产栽培是保证十堰市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该研究从小麦品种选择、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绿色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择对分散土地进行整合滴灌的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高产技术示范项目,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地膜、统一种子种植模式,集成推广棉花、小麦、豇豆新技术地膜高密度滴灌优质高产栽培、精量播种、新型生产配套机械技术等实用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栽培技术在阜阳市颍州区小麦生产推广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今后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技术对策。主要包括:精细整地、足墒播种;降低播量,大力推广半精量播种;大力推广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小麦窄行精准匀播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播种量的情况下,小麦窄行精准匀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行距10 cm),和常规播种模式(行距20~25 cm)相比,行距缩小,"理论株距"扩大,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在生产中具有明显增产优势,苗匀,苗壮,草害轻,成产三因素充分协调发育,增产显著,一般亩增产15%~20%。近年来,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技术,较好地解决常规播种大播量难高产的生产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提高滴灌小麦单产和综合效益,探索滴灌条件下小麦不同播种模式的增产技术,改进小麦播种作业制度,创造适宜小麦生长发育的有利环境条件,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滴灌小麦高产播种模式提供技术依据,新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13年开展了小麦十字交叉种植模式试验。  相似文献   

11.
塔城市是自治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为加快塔城市小麦生产向高产、高效、优质、节本发展。2016年,塔城市首次推广春小麦窄行匀播高产栽培技术,改变以往小麦种植使用的15厘米行距模式,推广7.5厘米行距的窄行匀播种植模式,改变小麦植株分布的均匀性,挖掘小麦增产潜力。经过试验分析,筛选出主推机械,并在博孜达克农场建立了示范田和对比田8公顷,实现每667米~2节本增效74.8元,辐射面积2 800公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当前小麦生产趋势,结合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人主要从小麦品种选用、合理整地、科学施肥特别是严把播种质量关等几个方面对小麦播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探究,为小麦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依据,对现代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代厚英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5):242-243
近年来高皇镇小麦生产取得了不断发展,通过选用良种、提高播种质量、推广精量播种技术、实施配方施肥、采取综合防治等措施,开展了小麦高产公关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是黄淮海10个小麦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之一,承担集成推广区域性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受连年旋耕影响,土壤犁底层上移,耕作层变浅、保墒蓄水能力降低,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为优化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岱岳区在开展小麦播种时期、密度试验和推广小麦  相似文献   

15.
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试验示范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和传统播种技术的对比试验,探讨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在生产实践中的技术优势和主要特点,探索和完善与该机械播种技术相适应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的改进和播种技术的逐步大面积推广提供相关的科学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麦收留茬高,会影响大豆的播种质量,对夏大豆生产造成缺苗断垄、产量低的影响,为探讨解决夏大豆在小麦收获后直接播种的问题,开展了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栽培技术试验。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免耕覆秸精播高产技术模式既达到了高产目的,又被农民乐于接受,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从2015年开始,山西省河津市连续三年对小麦宽幅精播、机械撒播、探墒沟播和常规旋耕条播进行了试验、展示和示范,目的是筛选出一种比较适宜当地推广的绿色高产高效小麦播种模式。本文对这四种播种模式在河津市三年来的试验、展示和示范表现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得出探墒沟播模式增产效果明显,比较适宜在当地推广,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深远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山东省博兴县砂姜黑土地分布、理化性状以及小麦生产现状的分析,根据砂姜黑土地特点,提出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应重点推广优良品种、秸秆还田、配方施肥、规范播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小麦成产三因素中,亩成穗对产量贡献最大,亩产500 kg以上时亩成穗需在40万以上,然而在常规播种模式(行距20 cm)下,大田基本苗往往在22万左右,行内拥挤,个体发育受限,亩成穗达40万比较困难。为了探讨小麦新的播种方式,提高亩穗数,笔者借鉴撒播小麦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摆播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了窄行(行距10~12 cm)播种的模式,笔者认为窄行播种是可行的。在适宜的基本苗范围内,窄行播种和常规播种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成产三因素能充分协调发育,在较大基本苗(25万~30万)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壮苗越冬,亩成穗数明显提高,增产效果显著。因而,窄行播种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扩大了播量适宜范围,较好的解决了常规播种大播量难高产的实际问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小麦精少量播种具有增蘖、壮秆、抗病、抗倒伏、促大穗、提高肥料利用等作用.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是促进小麦高产的一项先进技术,也是农业综合开发中的重点推广项目.为了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示范试验,因地制宜,严把质量关,通过机械将种子按照农艺要求的合理数量、位置播入土壤,不仅减少了用种量,还实现了小麦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