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今年我县飞机播种牧草二万亩,草种选用沙打旺和草木栖。每亩播种沙打旺4两,草木栖2两,共六两。播区为海拔1300—1500米的山区,坡度一般20°—30°,植被30—40%,立地条件较好。在飞播作业中,我们根据4年来飞播油松、牧草的经验,做了如下的改进:一、改进熏烟方法和配料。过去我们就地将烟雾料点燃,点火容易灭火难,转移就更难了,尤其是两架飞机作业,空隙时间不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作了熏烟筒,  相似文献   

2.
<正>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各类型区的飞播适期差异很大。因此,正确选择播期,适时播种,是飞播种草造林成败的关键。在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年降水350—500毫米),选择适宜的播期飞播沙打旺已有成功的经验,但在年降水量250毫米的干旱地区如何确定飞播种草造林适宜的播期,尚未有成功的经验。为探索该类地区飞播沙打旺的适期,我们于1981—1983年在宁夏同心县半荒漠地区进行了地面撒播试验和飞播试验。  相似文献   

3.
丛枝菌根真菌对紫穗槐固氮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紫穗槐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单接种根瘤菌、非接种对照处理,研究丛枝菌根真菌时紫稳槐固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的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能够与紫穗槐很好地形成共生复合体,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处理的苗木根系结瘤数量显著提高,苗木根系土壤的脲酶活性、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通过对紫稳槐植株和土壤氮素含量的测定,进一步证实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增强豆科树种紫穗槐的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词典     
根瘤菌在豆科植物根上形成根瘤并与之共生的细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供给植物利用;同时由植物供给它们有机养料。但根瘤菌专性强,一定豆科根瘤菌,只能与一定豆科植物共生,一般不能交互接种。此外,相当多的非豆科植物,如赤杨、沙棘、杨梅、胡颓子、木麻黄、罗汉松、苏铁等也  相似文献   

5.
文章观察了来自俄罗斯乌兰乌德的黄花苜蓿、红三叶和来自伊尔库茨克地区的牧地山黧豆三种野生豆科牧草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物候期。对硬实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的生长速度、干鲜重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三种野生豆科牧草均具有较高的硬实特性;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黄花苜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相对较高;三种牧草生育期均较长。  相似文献   

6.
固氮豆科树种和豆科树种根瘤菌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韩素芬 《林业科学》1996,32(5):434-440,T000
调查观察了48属122种豆科树种的结瘤情况,其中82种结瘤。采用VmcentJM分离方法,从根瘤中分离获得了123个根瘤菌株的纯培养,各菌株的菌落特性和生长速度差异明显。经回接和交叉接种试验进一步确定这们为豆科树种根瘤菌。  相似文献   

7.
沙打旺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属于黄芪属的直立黄芪。学名:Astragalus adsurgensPall。沙打旺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寒,鲜草产量高,草质好等优点,它是绿肥、饲草兼用的优良草种。沙打旺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沙漠地区都生长良好。我省从1964年开始引种试验,现正在吕梁、忻县、临汾、雁北、运城等地区推广种植。实践证明沙打旺是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促进山区农、牧业发展的好草种。沙打旺营养丰富,是各种家畜的好饲草。据省水保所分析,初花期的青干草(全株样)含粗旦白质12.12%,粗脂肪1.46%,粗纤维30.31%,无氮浸出物39.58%,灰分  相似文献   

8.
刺槐共生菌盆栽接种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盆栽实验条件下通过生物接种技术 ,对豆科固氮树木刺槐进行联合共生体的人工构建 ,定量研究了VA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根瘤菌不同组合情况下对刺槐生长的促进作用并对 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外生菌根菌与内生菌根菌两者之间的混接具有增效作用 ;菌根菌与根瘤菌之间存在着协同增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的最佳接菌组合是根瘤菌 ) 36 6 ) VAR 毛边华锈伞 (H .mesophaseum 870 191)  相似文献   

9.
在沙区开展飞播,采集足够的、质量高的种子是个前题。毛乌素沙区飞机播种的王牌——杨柴、花棒,由于种子不足,目前已不能大面积飞播。沙区飞播植物种子中,籽蒿、草木樨不缺,沙打旺能从外地调运,今后随着各地都在大量种草发展畜牧业,沙  相似文献   

10.
从1988年开始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推广“飞机播种造林治沙”技术。8年累计飞播造林10.33万hm^2,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经过对8年飞播数据的处理,总结出适宜飞播的播区植被盖度为3%-10%,地下水埋深0.5-10m,沙丘高度在15m以下,沙丘密度在0.6以下,适宜飞播植物为杨柴,籽蒿,沙打旺混播。每公顷播量为6.75kg,其中杨柴3.375kg,籽蒿2.025kg,沙打旺1.3  相似文献   

11.
豆科树种根瘤菌共生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湘泉  韩素芬 《林业科学》1989,25(3):243-251
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豆科树种根瘤菌共生固氮研究现状,结合作者几年来的工作,对豆科树种的结瘤情况进行综述;对绝大多数苏木亚科树种既不结瘤,又不固氮的原因,以及豆科树种根瘤菌的分类地位和这一共生体系的其他性状,也进行了扼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陕西飞播造林自1958年春首次在榆林沙区试播以来,经十多年试验和扩大试验,70年代在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榆林沙区相继成功。从1980年起,特别是1983年邓小平同志对陕西吴旗县飞播沙打旺成功一文批示后,我省飞播造林步伐加快,每年以100~140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陕西省荒山  相似文献   

13.
今年正镶白旗根据旗属各播区的自然立地条件和各树草种的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实施柠条、沙蒿、沙打旺、杨柴混播。为了保护飞播质量、旗政府与各建设区的草场承包户签订了合同,对飞播区全部封禁5年。到今年为止,该旗已累计完成飞播造林种草22万亩。正镶白旗完成飞播4万亩@马登天  相似文献   

14.
经试验,在科尔沁沙地开展飞播造林,播区应选在平缓沙地上,播期以6月最好。可供飞播的植物种有山竹子、锦鸡儿、草木樨、沙打旺。最佳播种量单播时山竹子为22.5kg/hm^2,锦鸡儿为7.5 ̄15kg/hm^2,草木樨为4.5kg/hm^2,沙打旺为7.5kg/hm^2;混播时锦鸡儿+草木樨+沙打旺,播种量为(7.5+4.5+3)kg/hm^2,播时种子应进行“大粒化”处理,播后对播区进行封禁保护。  相似文献   

15.
1992~1998年翁牛特旗进行了大面积的飞播造林治沙,实践证明,飞播造林治沙速度快,投入少,效果好,利用飞播,进行小叶锦鸡儿,踏郎,沙蒿,沙打旺混播造林,此种模式,可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 10 年飞播造林试验研究及 10 年推广,累计飞播面积达14.1hm 2,保存11.7hm 2,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过对影响飞播成效因子的观测数据的分析,得出适宜飞播的播区植被盖度为3% ~10% ,地下水埋深0.5~10m ,沙丘高度< 15m ,沙丘密度< 0.6。在飞播中用杨柴、籽蒿、沙打旺(或草木樨)混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10年飞播造林试验研究及10年推广,累计飞播面积达14.1hm^2,保存11.7hm^2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过对影响飞播成效因子的观测数据的分析,得出适宜飞播的播区植被盖度3%-10%,地下水埋深0.5~10m,沙丘高度〈15m,沙丘密度〈0.6,在飞播中用杨柴,籽蒿,沙打旺(或草木樨)混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在哲里木盟奈曼旗太和乡朱家杖子村,有一片一米多高、苍翠繁茂、开着串串紫花的沙打旺,吸引了参加全盟牧区工作会议的代表,这就是朱家杖子村种植的早熟沙打旺牧草。一般的沙打旺,第二年才产草籽。而这种早熟沙打旺当年产籽,提前收到经济效益,因而受到广大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播区、树种、播期三个方面论述了飞播造林的可行性。对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四类地区飞播效果做了比较。对马尾松、云南松、油松、踏郎、沙打旺等5个有代表性的飞播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成苗规律进行了分析。按各地水热条件不同,把播期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后用20多年来飞播成就的实例说明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简介豆科牧草作为畜牧饲草、培肥农田地力、生态复绿、水土保持的功能特点,浅析了豆科牧草在云南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