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环境因子进行沙地樟子松林下常见3种外生菌根真菌的纯培养试验,探讨培养基、pH值、水分和温度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以期得到3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在含有松针汁、马铃薯汁、酵母粉和维生素的培养基里生长较好;pH值对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影响较小,L.deliciosus 和B.sp.的最适生长pH分别为6.0和5.0,L.sp.在较广的pH范围内均可生长得良好,且在中性和弱碱性的培养基中长势均好于另外两种;水分对实验菌株的影响较大,在较低的PEG浓度(100 g PEG·kg-1 H2O)下,三种菌株生长良好,最适得生长PEG浓度为10%;高温容易导致外生菌根真菌死亡,3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25-28℃.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培养基、pH值、水势及温度条件下,研究了沙地樟子松林下2种常见外生菌根真菌松乳菇和高大环柄菇的生长。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培养基上,2种菌株都能生长;高大环柄菇对pH值适应范围较广,在中性条件下生长最好,松乳菇在弱酸性条件下生长较好;温度对菌株生长影响较大,2种菌株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均为25~28℃;极端水势条件下(-1500kPa),高大环柄菇和松乳菇均不能生长,低胁迫(-170kPa,-230kPa)能促进高大环柄菇和松乳菇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在PDA培养基上接种杏鲍菇、秀珍菇、金针菇、蟹味菇、鸡腿菇、黑平菇、灵芝、茶树菇8种食用菌菌种,并选择在3个温度(22、25、27℃)下培养7天,观察测量菌丝的萌发、日生长速度及菌落形态,获取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灵芝和黑平菇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7℃,其余5个菌种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4个兰花菌根真菌菌株生理学培养特征的试验分析,选择菌株培养的最适pH值、温度、氮源和碳源,优化其培养体系.结果表明,4个菌根真菌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具有差异性,3个菌株在pH为5的培养基中生长最佳,而菌株LH94则在pH为7时菌丝生物量最大;3个菌株在25℃下生长最好,而LH53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仅菌株LH52在硝态氮中生长更好,其余均偏好有机氮;所有菌株均适合以可溶性糖尤其是单糖作为培养基氮源.  相似文献   

5.
对分别生长于大兴安岭北坡、南坡的2种灵芝(LZ01、LZ0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平板培养方式观测不同温度、pH值、氮源、碳源及不同碳氮比对2种菌种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灵芝菌丝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4~28℃,其中LZ01生长于背阴面,最适生长温度在28℃左右;LZ02生长于向阳面,最适生长温度为24℃。2种灵芝在偏酸性环境下生长较好。2种灵芝菌种既能利用有机氮源,也能利用无机氮源,但是有机氮源对其生长较为有利。可溶性淀粉为LZ01适宜生长的碳源,葡萄糖为LZ02适宜生长的碳源,5种碳氮比中比值为40∶1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6.
2014年3月,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橡胶树上发生一种新的割面溃疡病,经病原分离、鉴定,确定病原菌为爪哇镰刀菌(Fusarium javanicum),在不同温度下菌丝的生长速度观测表明,该菌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农药抑菌试验表明,多菌灵和戊唑醇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黄伞是一种食药兼优且具有较高商品价值的珍稀食用菌,研究黄伞的生物学特性,对于开展黄伞栽培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在沈阳柳树树干基部采集到的真菌新鲜子实体进行鉴定,并在室内纯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对该菌在不同碳源、温度、pH值、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进行研究。鉴定表明该菌为黄伞Pholiota adipose。测试结果为:该菌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适宜pH值为5.5~6.5;最佳光照条件为光暗交替,但是在培养初期,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菌丝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白灵菇菌丝生长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含水量、酸碱度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含水量为65%~75%,Pl.n0028在最适合含水量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pH值为6~8,Pl.n0029在最适合pH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5~30℃,Pl.n0029在适合培养温度下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
以中菏1号杨(I-107杨)为代表的杨树梭形溃疡病由壳梭孢属的真菌所引起,是一种新的杨树病害.在实验室进行了不同温度、pH值和培养基对壳梭孢菌3个菌株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0℃.其寄生基物的pH值范围为4~13,最适的pH值为7~8.4种培养基中以PDA培养基对3个菌株的生长为最适合.  相似文献   

10.
对来自我国 13个省份的松杉球壳孢 (S .sapinea) 4 9~ 5 5个菌株进行生长适应性研究。在 6种培养基质、系列温度梯度和系列pH值梯度条件下 ,各菌株的生长适应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在Czapek培养基上 ,有些菌株存在明显的营养适性分化。运用高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拟合方法构建出各供试菌株 0~ 72h的生长量随系列温度、系列pH值的变化曲线 ,从而确定了各菌株的平均最适生长温度为 2 6 .8℃ ,其中最低值为 2 3.1℃(ZJ2 ) ,最高值为 2 9 6℃ (F1) ;平均最适生长pH值为pH5 .6 ,其中最低值为pH4 .4 (F7) ,最高值为pH6 .7(F5 )。地理来源及其生境对松枯梢病菌菌株间的适温性变化似有一定影响 ,但与该菌对基质pH值变化的适应性似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油桐种子和幼苗在低温下内部生理生化过程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温度的下降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其K+外渗率明显增加,细胞TTC还原率显著下降,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也发生明显变化。低温下,油桐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明显降低。冷害初期,幼苗呼吸即有增强的表现,特别是从低温转入暖温后呼吸速率大大增加,随着冷害的发展,呼吸又明显下降;冻害则使幼苗呼吸逐渐降低,但从低温转入暖温后仍出现呼吸高峰。不同品种或不同器官对低温的反应不同。外源脱落酸和抗坏血酸预处理能明显地提高油桐幼苗抗冷性。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区毛竹生长气候条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区的气候差异造成不同海拔、不同地形毛竹生长差异。本文对福建省武夷山区不同海拔、不同地形毛竹生长差异进行调查,研究其气候对毛竹生长的主要的影响因子,得出适温期(全年日平均气温15~25℃的日数)长短和竹林通风状况对毛竹生长影响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雷竹生长与温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一年的实地观测,初步摸清雷竹生长与温度之间的相关规律。当士表温度8℃时、土层温度在8.5℃以上时,并连续10天为出笋始期。当土表温度和各土层温度达到10℃至15℃时为旺发笋期。当土表温度达到17℃以上和土层温度在16℃以上时为雷竹发笋终末期。  相似文献   

14.
家蚕5龄幼虫体重增长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幼虫的生长曲线普遍呈S型,但因品种,性别,饲育条件和饲料的不同而呈多样性变化。作者采用目前可塑性较强、准确性较高的Richards方程来描述家蚕5龄幼虫的体重增长情况,并建立了家蚕5龄幼虫及5龄不同性别幼虫的Richards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15.
生活污水排放对红树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 1a的实验结果表明 :生活污水的排放使红树林湿地系统的水体DO值下降 ,BOD5和CODMn值升高 ,TN、TP 增高。排污对红树林植物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的生长 (包括树高、茎径和生物量的年增长量以及年净生产力 )有促进作用 ,同时使秋茄、桐花树的年凋落物量增加而白骨壤的年凋落物量减少。表明红树植物对生活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强 ,利用红树林湿地系统净化生活污水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CPPU、GA3、SM对京优葡萄分别在盛花前后 7d进行处理。结果显示 :①CPPU 2 0mg/L +GA35 0mg/L处理 ,果粒增大、早熟效果最显著。②GA335~ 10 0mg/L处理 ,随浓度增大 ,去核、早熟效果越明显。③CPPU 5~ 2 0mg/L范围内对提高坐果率效果显著且与浓度的增加成正比 ,缺点为推迟果粒成熟。④SM仅对提高坐果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定时、定株来进行实地调查、观察野皂荚枝、花、荚、种子及根系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野皂荚为雌雄异株、自花不育树种。新梢4月中旬开始生长,5月上、中旬生长最快,日平均生长量1.04cm,6月上旬停止生长。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层在5-70cm处,占总根量的77.8%。萌芽力强。盛果期大树多数枝条成为结果枝,而且连续结果能力很强。结果枝的长度、粗度与每果穗结果的莱数、种粒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贮藏板栗休眠与萌芽的温度调控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本文研究了板栗贮藏过程中呼吸作用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与贮藏温度的关系,确定了板栗的休眠时期,并探讨了通过贮藏温度调控板栗休眠和萌芽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板栗休眠期长短与贮藏温度有密切关系,在室温(20℃~22℃)贮藏条件下板栗的休眠期为2个月左右,在冷藏(0℃~2℃)条件下的休眠期为3个月左右。说明虽然冷藏较室温贮藏能延长板栗的休眠期,但不能完全控制休眠。板栗休眠解除后,在生理上表现为呼吸作用上升和内源激素(IAA、GA3、ZR)含量增加,外观上表现为胚芽萌动生根。冷藏板栗在休眠解除前将贮藏温度降至临界低温(-2℃~-4℃),可有效地抑制呼吸回升和内源激素的合成,使休眠不被解除,从而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不萌芽。经临界低温贮藏的板栗,仍较好地保持种子活力,出库后品质和萌芽正常,未造成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19.
以I-69杨树〔Populus deltoides Bartr cv.“Lux”(I-69/5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用方法和剂型的三十烷醇(TRIA)对光合作用和生长的生理作用。试验分别用TRIA乳剂和胶体溶液,以不同浓度处理叶片和根系,结果发现TRIA胶体溶液比乳剂生理活性更稳定,低浓度TRIA对光合作用和生长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其中叶片涂布以3ppm为最适浓度,促进作用最大。根系处理使用浓度较低,范围较宽,一般水培以0.02~0.1ppm为宜;土壤施用可提高到0.2~1.Oppm.TRIA能降低叶片气孔阻力,增强CO_2传导力,提高叶片N,P,K含量和光能转换率。这些可能是净光合速率、生物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龄若虫6.7±0.6℃,2龄若虫10.4±2.6℃,蛹期13.8±3.3℃,雌成虫期11.5±2.0℃,整个生活史13.0±2.8℃;有效积温为:1龄若虫227.5DD,2龄若虫172.0DD,蛹期61.4DD,雌成虫期378.8DD,整个生活史728 DD。用有效积温法则估测松突圆蚧在广东可能发生的世代数为3~5个世代。这与已发生该虫为害地区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为有关地区防治此虫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