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桂花蛱蝶(Kironga ranga Moore)属鳞翅目蛱蝶科,其生物学特性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年来,我们在福建省福州市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一、寄主与分布此虫寄主有桂花、女贞、木樨、卵叶小白蜡等。分布于福州和莱舟。二、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22—24毫米,翅展60—65毫米。雄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50—55毫米。触角、头、胸黑色,腹部黄灰色,有数条黑色横纹。前后翅黑色,前翅边缘较平,沿外缘有三行由黄色斑点组成的纹带,愈向内斑纹愈大,中室有黄色斑纹3个,后翅边缘为大锯  相似文献   

2.
涟篦夜蛾Episparis tortuosalis Moore在海南岛尖峰岭是麻楝的一种常见食叶害虫,1973年在广西夏石林业试验站苗圃中的麻楝苗木,曾遭此虫的严重为害。据印度森林昆虫学记载,此虫在印度为害麻棟和黄兰。在1973至1974年期间,我们对此虫进行了初步观察和药剂毒杀试验,现整理如下。一、形态 (一)成虫雌虫体长21毫米左右,翅展49—56毫米;雄虫体长18毫米左右,翅展45—50毫米。体褐色,胸部和腹部具粗毛,雄虫比雌虫体色略深,色泽也较清晰。触角雌虫丝状,雄虫2/3为羽状,端部丝状。前翅前缘直,外缘自翅尖1/3处微内削。后翅外缘中部外凸,然后内削。雄虫前翅外缘线、亚外缘线、后横线白色,中线、基线也白色,但较模糊,有一白色新月形  相似文献   

3.
刺槐袋蛾(Acanthopsyche nigraplga Wileman)属鳞翅目袋蛾科。国内分布除江苏外,文献记载还有北京、河北、山东、辽宁等地。国外分布日本。幼虫主要为害刺槐、中国槐,也为害檀树、榨树、竹、杉木等叶片,文献记载还为害柏、核桃等。此虫以卵在袋囊成虫羽化后蛹壳内越冬,这在袋蛾科昆虫属少见。我们于1980—1984年对此虫进行袋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形态特征 (一)成虫 雄成虫体长9毫米左右,翅展23毫米左右,体黑褐色,被黑色浓毛,触角黑褐双栉齿状,前翅基部1/3处,后翅基部1/2处布有黑色鳞毛,前后翅的近端半部透明可见翅脉。雌成虫体长13—15毫米,  相似文献   

4.
柿蒂虫是柿树食果性主要害虫之一,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对柿果产量影响极大。博爱县近二十年来普遍发生柿蒂虫,造成柿树产量大幅度减产。为了及时防治虫害,促进柿树高产稳产,我们对柿蒂虫进行了几年的观察研究,摸索到一些防治方法,现简介如下。一、形态成虫:雌成虫体长7毫米,翅展15-17毫米。雄成虫较小,体长5.5毫米,翅展14-15毫米,头部黄褐色,有金属光泽,触角鞭状,复眼红褐色。腹部及翅紫褐色。胸部中央黄褐色,前翅近顶角处有一金黄色横带,前后翅缘具细毛,尾及脚黄褐色,腿节上着生与翅同色的一丛毛。  相似文献   

5.
<正> 苹果烟尺蠖(Phthonosema tendinosaria Bremer)属鳞翅目尺蛾科,是刺槐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对刺槐人工林危害严重。据记载,此虫仅分布在四川、黑龙江。经过调查,发现洛阳地区也有分布。为了便于防治,近两年来我们对苹果烟尺蠖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一、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19—29毫米,翅展61—83毫米,触角丝状(见图—1)。雄虫体长17~27毫米,翅展54—61毫米,触角羽毛状(见图—2)。虫体均为褐色,复眼均为茶褐色。胸部背面有灰色的鳞毛,腹部密生黄色鳞毛,背部颜色略深。翅灰色,前翅基部有明显灰黄色或灰褐色斑纹,内横线、外横线、外缘线均  相似文献   

6.
<正> 榆透翅蛾(Synanthedon sp) 是榆树的危险性蛀干害虫,国内外尚无报道。近年来该虫在银川地区榆树上严重发生,银川市新市区榆树受害率达100%。为了有效地控制害虫为害,确保榆树健壮生长,我们对榆透翅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观察,并根据初步试验,提出了防治意见。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14.1毫米,翅展17-24毫米,蓝黑色,具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雌虫触角基部腹面黄白色,端部有一束毛;雄虫触  相似文献   

7.
褛裳夜蛾的危害与防治关永强褛裳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中大型蛾,分布在内蒙古最西部的额济纳旗及蒙古的南戈壁省,主要危害胡杨。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5~32毫米。翅展60~75毫米,雌蛾大于雄蛾。前翅黑灰色,翅背臀区、臀前区外侧有纵波浪纹,颜色黑灰交错,翅...  相似文献   

8.
榆斑蛾(Illiberis tenuis Butlet)俗名黄毛虫,属鳞翅目斑蛾科。在烟台市常有发生,我县北部八处乡镇发生较重,对榆树的危害很大,我们于1982年—1984年对榆斑蛾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形态特征1.成虫雄蛾体长10—11.5毫米,翅展25—28毫米,体淡褐色,翅淡褐透明,身体  相似文献   

9.
<正> 1976年黑龙江省爱辉县卡伦山林场发现樟子松干部被害虫为害,经鉴定,该虫属鳞翅目斑螟科斑螟属Dioryctria sp.(种名待定)。1978—1980年笔者在黑河、嫩江及大兴安岭地区有关林场对该虫的分布、为害等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结合进行了部份生活史、习性观察。该虫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调查、观察结果总结如下。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15毫米,翅展24—30毫米。头部灰色,胸、腹部灰黑色,前翅狭长,灰褐色,具三条白色横线,以外横线及中横线波浪形弯曲明显。中室端有一肾形白斑。前翅  相似文献   

10.
<正> 线茸毒蛾(Dasychira grotei Moore),鳞翅目毒蛾科,主要危害泡桐叶片。据在河南省临汝县的观察,近两年来,农桐间作林内的泡桐被害株率为20—80%,轻者树叶被害残缺不全,重者仅留叶柄、叶脉,对树木生长和防护效能影响很大。为了摸清线茸毒蛾的生活习性和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83—1984年,进行了系统观察和防治方法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供参考。一、形态特征 1、成虫:雌虫体长15—21毫米,翅展70—71毫米;触角丝状;无单眼;体多毛;  相似文献   

11.
杨尺蠖是我场近几年来杨树主要害虫,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危害树芽、嫩叶,严重时一树有虫达千条以上,把整株树叶咬食殆尽,使长势衰弱,且易引起杨树溃疡病和腐烂病,致使整株死亡。为了保障林木的正常生长,几年来对杨尺蠖进行了观察,并开展大面积防治。现将观察及防治情况整理如下,提供参考。一、形态略述(一)成虫.雌雄异态。雌蛾无翅,体呈纺锤形,头和胸部较小,腹部肥大,体长10—16毫米,触角丝状,蛾体密布灰褐色绒毛,足细长,善爬行。雄蛾有翅,展翅28—38毫米,体长9—14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三角形,灰褐色,中部有黑色鳞片,并具波状纹三条,后翅灰白色。  相似文献   

12.
君子兰粉蚧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白湘云君子兰粉蚧,学名康氏粉蚧,属粉蚧科、粉蚧属,种名待定。它是危害君子兰的主要蚧虫之一。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分节明显,虫体长约4毫米,长椭圆形,粉红色,外被白色腊质分泌物;雄成虫长约1.1毫米,红褐色,腹末有两根约为体长...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1974年开始对竹小蜂进行观察,经过三年多时间,初步摸清了竹枝小蜂发生发展的规律。竹枝小蜂成虫分为两种,以蛹越冬的成虫为黑黄色。体长雌虫8—9毫米,雄虫4—5毫米。触角肘状,三节构成,有细毛,足6只,每足3节,均有细毛。翅展7—9毫米,灰褐色,头部有明显皱纹,  相似文献   

14.
白蜡吉丁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吉丁虫分布在东北三省,对大叶白蜡树为害最烈。属蛀干害虫类,具有隐蔽性,因此为害初期不易被发现,也很难防治。2001年,在辽宁锦州地区曾大面积发生此虫害,经过几年的观察与防治,现总结如下:一、形态特征:成虫体狭长,8毫米-13毫米。体表铜绿色具金属光泽。鞘翅密被点刻和灰绿色短毛,前翅近前缘处小盾板两侧凹陷。幼虫较扁平,老熟时体长26毫米-32毫米,乳白色,前胸膨大,中、后胸较狭,腹部10节。卵米黄色。蛹体长10毫米-14毫米,乳白色。二、生物学特性:此虫在辽宁每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或边材坑道内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白蛾是一种农林有害杂食性昆虫,属麟翅目,灯蛾科,俗名幕白虫,网幕白虫,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也是我国唯一被农业、林业部门同时列为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1形态特征1.1卵球形,0.5毫米左右,表面有许多小刻点,初产时淡绿色,后变为灰褐色,卵块上常覆盖雌蛾的体毛。1.2幼虫初孵幼虫体长约1毫米,老熟幼虫体长22~37毫米,头黑发亮,体圆简形,体侧淡黄色。1.3成虫纯白色,雄虫体长9~12毫米,翅展25~35毫米;雌虫体长14~17毫米,翅展30~45毫米。  相似文献   

16.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从1978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并作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形态描述1.成虫:体青黑色,长1.5—1.9厘米.翅展2.8—3.2厘米.触角栉齿状.头胸间有一圈橙黄色鳞片.头顶有一簇黄褐色毛。前翅狭长,覆盖赭色鳞片,基部中央及后翅透明.腹部圆筒形,背面有五条橙黄色横带。雌虫腹部末节背面有2条橙黄色纵带,雄虫则无.2.卵:长椭圆形,黑色,长1.0毫米,宽0.4—0.5毫米.有不明显的点状刻纹,卵面稍凹陷,一端凹陷处为孵化孔.  相似文献   

17.
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又名白果蚕或白毛虫或漆毛虫,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福建、台湾等地也有分布。幼虫食害银杏、核桃楸、漆树、枫杨、栗、榆、樟、柳、梨、枫香等树叶。2003年江山市峡口镇首次发现该虫大面积危害板栗,近两年,塘源口乡等地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影响板栗产量。为此,近3年来,我们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26-60毫米。体色不一,灰褐、黄褐或紫褐色。前翅内横线赤褐色,外横线暗褐色,两线近后缘处相接近,中间形成宽阔的银灰色区;中室端部有新月形透明斑,斑在…  相似文献   

18.
松大蚜CinarapineaMordwiko又称松蚜,属同规目蚜科。我区各地都有分布。其成虫、若虫都吸食松树幼嫩枝梢,影响植株生长,使松外变黄早落,还诱发煤烟病。成虫分无翅和有超两型,有翅型雌体长约3毫米,体黑褐色,有黑色刚毛,腹末稍尖,翅膜质透明,前缘黑褐色。胎生的无翅型成虫与雄成虫相似,但雄虫体型略小,腹部稍尖。无翅型均属雌性,体较有翅型成虫粗壮,腹部散生被有白色蜡质粉的黑色颗粒状物。卵黑色,长椭形图,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若虫与无翅成虫相似。胎生若虫为淡棕褐色,体长约1毫米。3月中旬,在广西博白县松林内已出现…  相似文献   

19.
今年,在省委的亲切关怀和地委的直接领导下,雁北区人民遵照毛主席“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伟大教导,团结一致,协同作战,从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二日,进行了飞机防治共飞行564架次防治面积十七万八千五百九十九亩,杀虫效果达90%以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现将治虫情况介绍如下。一、形态概述成虫:雌雄成虫易于区别,它们虫体基色均黑,富有浅黄色茸毛,但雌虫密复黄色茸毛比雄虫明显,前者为黄褐色,后者呈黑褐色。雌虫体长12—14毫米,雄虫体长10—12毫米。成虫触角:雌虫稍短于体长;雄虫约与体长相等。触角鞭部各节颜色雌雄不同:雌虫鞭部的每一亚节的前1/3部分为黑色,后2/3为银灰色;雄虫鞭部每一亚节  相似文献   

20.
带岭新松叶蜂(Neodiprion dailinge—nsis Xiao et Zhou)主要为害红松幼树,幼虫多在树冠下部取食针叶。其形态及生活习性如下:一、形态特征1.成虫:雌虫体长6.5—8.2毫米,翅展17—18毫米。触角基部两节红褐色,其余各节黑褐色。头、胸部红褐色,上腭端部黑红色.足红褐色。翅透明,翅痣中央淡黄褐色,翅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