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彰武县草原沙化治理的面积逐年在增加,到2010年底累计完成草原沙化治理面积14.6万亩(1亩≈667m2)。草原沙化治理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治虫灭鼠等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平县从2009年开始,至2013年末共完成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治理面积64万亩。为了准确反映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情况,对建设成果进行科学监测与客观评价,我们开展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工作。1 基本情况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通过围栏、禁牧、牧草补播和天然草原改良等措施对现有沙化、退化草原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3.
草原沙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围栏,只有围栏围得好、护得严,保证牲畜不进入,才能保证草原生态的恢复和植被的绿化,保持生态的平衡,真正达到沙化治理的目的。结合围栏实际,笔者对草原围栏过程中的几个环节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1997-1998 2年,通过对张北县重点乡村草原沙化现状的调查研究,基本弄清了草原植被演替的规律,分析了沙化原因,并探讨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凌源地处辽宁西部,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叠,草原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受气候干旱、超载过牧和鼠虫灾害等因素影响,草原沙化和荒漠化趋势明显加剧,生态和经济功能显著下降,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2009年,辽宁省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凌源市被确定为草原沙化治理工程项目区.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热点.草原是构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草原沙化不仅制约着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对草原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若尔盖草原沙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就其成因及治理对策作以下研讨.  相似文献   

7.
若尔盖草原沙化成因及治理对策研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热点。草原是构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草原沙化不仅制约着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对草原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若尔盖草原沙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就其成因及治理对策作以下研讨。  相似文献   

8.
兴安盟科右前旗草原由于受历史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沙化退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阻碍了当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客观的分析了草原沙化退化的原因,结合实际从政策和专业技术的角度提出了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草原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土地沙化退化,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基础。因此,加强草原鼠虫害的防治,长期组织专业的治理队伍,遏制草原鼠虫害的蔓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为切实加强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治理,尽快提高沙化草原植被盖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辽宁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辽西北土地沙化严重的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2009-2013年,凌源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50万亩(每亩667平方米)。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补播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等豆科牧草36万亩,水泥立柱、刺线围栏1650千米。据报道,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治理,治理区草原植被盖度由30%以下提高到70%以上,亩产干草由30千克以下提高到90千克以上,初步遏制工程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势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草原沙化治理围封补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治虫灭鼠是草原沙化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草原沙化治理关键是尽快提高沙化草原的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水平。草原沙化治理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采取围栏封育和选择适宜的牧草及饲料灌木进行补播改良。最终达到草原植被的恢复和扭转丧失的草原生态及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12.
浅谈呼伦贝尔草原退化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呼伦贝尔市草原是当地270多万人民赖以生存和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十几年来,由于气候变迁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原退化、沙化日趋严重,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本文阐述了呼伦贝尔市草原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原因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生态效益的主要影响因子,在设定多层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植被-风沙活动-土壤"指标体系,并用AHP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植被所占的权重最大(为0.637),其次为风沙活动(为0.258),最后是土壤(为0.105),充分说明植被在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宁夏草原沙化现状及其治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发林 《草业科学》1993,10(1):55-57
对宁夏草原沙化现状、成因及其危害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的各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川西北草原建设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草原保护、生态建设、治理沙化退化的目标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草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目前,呼伦贝尔草原退化、沙化、盐化面积已达到398.29万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3.23%,且“三化”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草原生产力不断下降。草原退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气候变化、超载放牧、鼠虫危害、滥恳乱挖、不合理利用等。为此,提出了治理退化、沙化、盐化草原要坚持综合治理有害必除,从源头上治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湖北畜牧兽医》2011,(1):41-41
2010年辽宁朝阳市有5个县(市、区)的59个乡镇被列入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区域。截至2010年12月19日,朝阳市共治理草原沙化面积3.8万hm2,项目总投资7774.8万元。朝阳市是辽宁省草原沙化治理面积最大的一个市,承担着辽宁省一半以上的治理任务。朝阳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进辽宁"生态省"建设,加快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于2009年至2011年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一期工程,先行治理沙化草原300万亩,以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遏制辽西北生态恶化趋势。辽宁草原部门遵循植被演替规律,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提出对沙化、退化和荒漠化草原实施围栏封育、补播改良为主的技术路线。各级地方政府和草原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实施、规范管理,工程开展仅3年,治理区植被盖度显著提高,初步打造出一条环科尔沁沙地南缘网状分布  相似文献   

19.
草原既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基地,又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加强草原建设和保护,实现草原生产和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更是新时期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辽宁省是北方重要草原区之一,为保护草原资源,明晰草原权属,2008年在全省启动了草原权属确定工作,现已完成草原确权面积1350多万亩(1亩≈667m2);2009年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建设工程",完成草原沙化治理面积300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气候及其他因素影响,新巴尔虎左旗草原生态恶化不断加剧,退化、沙化十分严重。本文着重分析阐述了新巴尔虎左旗草原沙化面积、分布、沙化原因以及综合治理情况。根据新巴尔虎左旗沙化草地实际,以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牧业生产发展为原则,结合当年积累的经验,提出新的、科学合理的治沙模式,将草原沙化综合治理技术组装配套,创立具呼伦贝尔特色的草原沙化综合治理技术示范推广区,调动全社会力量投入到防沙治沙工程中,实现风吹草地见牛羊草原新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