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雷竹笋早出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雷竹笋早出高产栽培技术何钧潮,王安国,杨元龙(浙江省临安县林业总站311300)雷竹,别名雷公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属早竹的栽培变型。雷竹出笋早,笋期长,春笋在3—4月,秋笋在10—12月;笋味鲜美,营养丰富。雷竹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2.
对雷竹秋季覆盖、冬季覆盖和普通栽培以及毛竹林大量施肥和基本不施肥等不同栽培方式的竹笋亚硝酸盐残留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雷竹笋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从高到低排列为冬季覆盖笋 > 普通栽培笋 > 秋季覆盖笋;毛竹林中低产林的鞭笋和冬笋的亚硝酸盐残留量都比高产林要多;土壤中的氮含量和土壤温度可能影响竹笋亚硝酸盐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3.
雷竹笋秋季高产高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雷竹冬季覆盖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经3 a的试验,总结出了雷竹笋秋季一步覆盖技术,经进一步改良,又逐步实施了秋季二步覆盖法,在全市雷竹笋重点产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雷竹退化林分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Preveynalis)是优良笋用竹种,因其所产竹笋出笋早、产量高、味道鲜美而被誉为"江南第一笋".临安是雷竹主产区,现有雷竹林约2.67万hm2,竹笋年产值达6.02亿元,是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1991年开始,临安陆续实施早出覆盖丰产技术,覆盖面积每年保持在4 333.3 hm2左右.这项技术的推广,使得雷竹笋产量显著提高,雷竹的供应期明显延长,667 m2收入普遍达到万元以上,为临安竹农增收致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林地实施覆盖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林地退化、竹笋产量持续下降等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已成为当前雷竹持续丰产高效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临安市雷竹林的调查,解剖退化林分,寻找雷竹退化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力求探索出一条雷竹持续高产稳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雷竹林地覆盖对竹笋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5的双层覆盖法(下层用新杂草为发热层,上层采用发热增温性能好的新鲜砻糠为覆盖物作为保温层),探讨雷竹林地不同覆盖厚度、覆盖时间对竹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雷竹林地不同覆盖厚度、覆盖时间处理间的出笋数、鲜笋产量差异极显著,林地覆盖处理比没有覆盖处理出笋时间早、出笋数多、鲜笋产量高。以12月中旬林地覆盖厚度25 cm效果最好,雷竹的笋产量达6.75 t·hm-2,产值10.80万元·hm-2·a-1。  相似文献   

6.
雷竹笋密植速生高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是宁波市重点推广的优良笋用竹,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成本低、营养丰富、笋味鲜美、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宁波是一个开放城市,发展雷竹对于开发山区经济,开创外向型经济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改变宁波市雷竹生产零星分散、产量低的状况,探索雷竹笋密植速生高产的经验,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上虞县胜江乡盛产雷竹竹笋,从0.31亩覆盖地膜雷竹园地的试验中看出:1.提高地温早出笋。据3月10日~16日,7天中每天中午测定表明,覆盖的竹园7天积温  相似文献   

8.
<正>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质优,若采用早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大大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勤县洞桥乡裴岙村,地处半山区,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种雷竹,至今已有雷竹园30hm2。1994年冬,在科技人员指导下,农户汪如苗在自己467m2雷竹园内,率先试用雷竹笋早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出笋季节提早了2个多月,折合每667m2产雷笋1069kg,产值达14319元(笋价平均每千克13.44元);1995年通过增养新竹,加强肥培管理,改进覆盖增温技术,使出笋旺期时间提早到春节前8d,不但雷笋产量明显提高,每667m2产雷笋  相似文献   

9.
宁国县雷竹笋用林生产区域化布局研究储德传(安徽宁国县林业局,宁国,242300)1雷竹生长情况雷竹,别名雷公竹、早竹、早园竹、天雷竹等,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由于其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之为雷竹,其竹笋称为雷笋。雷竹是长期人工栽培的优良笋用品种,...  相似文献   

10.
《林业科学》2021,57(9)
【目的】雷竹是优良的散生笋用竹种,有机材料林地覆盖可以促使竹笋早出,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覆盖会造成雷竹林地下鞭系生长环境的剧烈变化,探究覆盖下竹笋箨叶性状与食味品质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竹笋食味品质形成基础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经营水平基本一致的覆盖雷竹林和自然经营雷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雷竹覆盖笋和自然笋的箨叶性状和食味品质指标。【结果】1)与雷竹自然笋相比,覆盖笋箨叶的厚度、含水率、长宽比和长宽比可塑性指数及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升幅分别为317.65%、29.82%、22.90%、26.32%、567.59%和193.93%,而箨叶单叶的干质量、含水率、长度、面积和周长的可塑性指数及叶绿素(a、b、a+b)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69.44%、68.18%、17.65%、21.13%、20.83%、94.92%、76.15%和92.76%,说明覆盖对雷竹笋箨叶形态总体上影响并不明显,但对形态可塑性指数和色素含量有重要影响。2)雷竹覆盖笋较自然笋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均显著提高,升幅分别为43.68%、89.55%、128.57%和125%,而总酸、草酸、纤维素、苦味氨基酸和芳香类氨基酸的含量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则相反,说明覆盖能显著降低竹笋的苦涩味和粗糙度,而明显提高竹笋的甜味。3)冗余分析显示,雷竹笋箨叶叶绿素(a、b、a+b)对竹笋食味品质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箨叶厚度、长宽比、含水率、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结论】雷竹笋可通过箨叶形态可塑性指数和色素含量等性状的适应性变化来应对覆盖条件下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的明显变化,覆盖下竹笋食味品质明显改善,而且箨叶色素含量与竹笋食味品质关系密切,箨叶可能是通过光信号传导影响竹笋食味品质的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11.
本标准规定了细叶乌头雷竹( 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Xiyewutouleizhu’)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建园、幼林管护、成林培育、覆盖早出、病虫害防治、竹笋采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适生地区经营的细叶乌头雷竹林。对雷竹的其他品种、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哺鸡竹(Phyllostachys vivax)类也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临安市雷竹林经营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91—2013年临安市雷竹笋产业数据,选取临安市雷竹分布重点乡镇的99个农户,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劳动力、覆盖技术、经营成本、施肥次数及竹林结构状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临安市雷竹林覆盖笋和自然笋的投产面积、产量、产值大致呈现出增长趋势,产量和产值整体表现为波动并显稍增长趋势;临安市雷竹林经营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现象明显;采用覆盖技术的农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66.7%;雷竹林覆盖过程中,经营成本最高的是覆盖物,为83715元·hm~(-2),占总成本的80%左右;雷竹林年施肥次数以3次最多;平均胸径、立竹度、竹龄,覆盖雷竹林分别为4.14 cm、19710株·hm~(-2)、2.56 a,而未覆盖雷竹林分别为3.93 cm、19170株·hm~(-2)、2.13 a,雷竹胸径、立竹度与覆盖与否相关性不大,而平均竹龄覆盖竹林基本上高于未覆盖竹林。  相似文献   

13.
雷竹是我国名的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等特点,章分析了雷竹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一套雷竹笋用林丰产技术,为发展雷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雷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竹种,是一种优良的食用栽培笋竹种。竹杆2米左右,散生。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味道美、效益高等优点。每年1月出笋,笋期长达70多天,一般经营水平的亩产量1吨以上,最高产量过3吨,且笋壳薄出笋率80%以上。味道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脂肪和总糖,16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出笋正是春节前后,所以栽培效益相当高。雷竹栽培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2~3年有收入,4年成林,5年高产。没有大小年,一次栽种,永续利用。浙江省雷竹产区的竹农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雷笋早出丰产高效栽培八…  相似文献   

15.
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覆盖栽培能够促进雷竹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试验研究了新型覆盖材料麦灰和砻糠的覆盖厚度和施用方法对雷竹林地温及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材料的覆盖厚度以23.0~23.5 cm为宜,即下层施用2.5~3.0 cm的麦灰作为增温层,上层以20.0~21.0 cm的砻糠作为保温层,竹林土壤可保持较高的温度,竹笋产量较高;在覆盖材料的施用方法上,以麦灰2次施入为好,第2次施入麦灰后覆盖上砻糠,可延长出笋期,而且有利于地表温度的平稳变化和提高雷竹笋产量。  相似文献   

16.
今年雷竹笋收获季节刚过,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雷竹基地就传来了好消息:太湖源合作社的13个示范户每户雷竹笋纯收入超过2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林汉良高兴地说"种了一辈子的竹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收成!"临安市太湖源是雷竹笋传统产区,由于经营多年,雷竹林出现了立地生产力衰退,竹笋产量、质量下降等问题,影响了竹林的效益和竹农的收入。一个偶然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不同经营措施对雷竹笋的营养品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经营措施对雷竹笋营养品质的影响,在临安市三口镇雷竹林地设置6种不同施肥条件,同时进行覆盖与未覆盖两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混施有利于雷竹笋总糖、脂肪、淀粉的积累,而减少对灰分、粗蛋白的积累.雷竹林地采用覆盖技术后,改变了雷竹笋体内各类营养物质的分配,但对其总量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雷竹笋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以湖北崇阳县不同加工处理的雷竹笋为试材,分别采用三酸消化法和混酸消化法进行消化,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K、Ca、Mg、Fe、Mn、Zn、Cu等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消化方法所得的测定结果有差异。混酸消化法是测定雷竹笋中金属元素的较好方法。雷竹笋中金属元素含量大小次序为:K>Ca>Fe>Mg>Mn>Zn>Cu。  相似文献   

19.
雷竹笋早出丰产经营技术推广模式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富阳等县市,通过发展雷竹笋产业,特别是1990年来,通过雷竹早出高产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效益。本文对雷竹早出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组织方式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当前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提供参考。1紧密结合生产,作好科技立项工作雷竹主要分布在浙江的西北丘陵平原地带,“以浙江临安、余杭和德清最多,但竹笋市场价格低,效应不高。1988年临安市三口乡株鸡村一教师发现竹笋能提早出土(使笋期提前到12月底或1月中旬),此期正为春节前后,市场上无鲜笋出售,且为蔬菜淡季,竹笋价格很高。浙江林学院…  相似文献   

20.
德清县雷竹林经营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德清县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经营状况,对雷竹重点乡镇的雷竹林经营收入情况、经营现状、生长状况、覆盖面积、施肥情况、劳动力状况、竹林结构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德清县雷竹笋总产值十年内增长2.37倍,达到4.53亿元,农民纯收入增长了1.83倍,达到2.45亿元;雷竹栽培覆盖面积占雷竹林总面积保持在40%左右,从事雷竹林经营的农户中有35%的农户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80%,雷竹林经营成本中覆盖材料占总成本的70%;覆盖雷竹林年施肥次数为3~4次;雷竹林胸径2.9~4.5 cm,立竹度为20 100~33 75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