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登封市中压配电网现状及规划情况,分区域对中压配电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几种典型的接线方式,提出最合理的接线方式建议,同时引入"打包双接入"的概念,寻找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徐小明 《农村电工》2011,19(5):29-30
中压配电网基本接线方式有:树枝网、分段隔离树枝网、干线(部分)联络树枝网和全联络树枝网等。由于中压配电线路沿线地理条件较复杂,线路绝缘水平较低,因此线路故障率高。而且由于中压配电网直接面向众多电力用户,线路作业停电的概率也很大。因此,如何提高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中压配电网改造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农网中压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介绍农网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农网改造对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作用,详细说明加强管理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提出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低压配电网普遍存在的设备利用效率不均衡问题,研究中压线路与挂接配变的协调配合。分析不同接线模式对中压线路供电能力影响,根据用户行业用电特性研究基于行业需用系数的配变最大负荷估算方法,考虑中压线路供电能力与挂接配变最大负荷水平协调配合,提出中低压配电网协调规划流程。  相似文献   

5.
1 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原因分析(1)配电网网架结构.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结构不合理,造成供电可靠性低.部分线路为单电源辐射接线,没有备用,故障时负荷无法转移;部分线路虽为环网接线,但由于导线线径细、联络开关容量小等原因,导致互供能力较差,出现故障时无法转移负荷.  相似文献   

6.
刘生  王星  徐腊元 《农村电工》2005,(11):20-20
1配网自动化的基本目标1.1通过配网自动化工程的实施,改进和完善配电网结构,达到优化网络接线,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的目的。1.2提高设备的自身可靠性,快速实现故障隔离,恢复非故障线路的供电,确保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系统故障诊断,提高对故障的处理和恢复效率,  相似文献   

7.
供电可靠性仅能够反映出供电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高低,同时也会对供电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的持续改革,电力企业只有充分考虑市场变化情况,针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针对性调整,而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则是当中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意义进行了详尽的探讨,研究分析了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压配电线路上的形状设备与供电可靠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公式,同时提出了开关设备装设的原则,这对于评价和规划中压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压配电网指电压等级为3.3kV至35kV的配电线路构成的配电网络。目前随着我国电压层次的简化,已基本形成了以10kV和35kV线路为主的中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尤其是10kV配电网由于资产多元,且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较大,已成为影响供电可靠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关系到电力用户的生产生活和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分析影响网络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电力企业保证电能供应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镇)中压配电网络典型接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对本地区中压配电网络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城市(镇)中压配电网络典型接线方式,为当前城镇电网建设与改造配电网络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当地中压配网现状和负荷预测分析,以及配网规划目标、建设方案和工程投资总量的制定,以打造出网架结构合理、电能质量优异和供电可靠性高的中压配电网,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配电网中的10 kV联络线路的数量越来越多,改变了以往单辐射线路配电网停电时无法实现负荷转移的被动局面,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水平也得以提高。笔者下面简要分析如何利用联络线路实现配电网负荷转移,并提出针对联络线路运行的几点建议,供参考。1通过合环操作实现联络线路间的负荷转移当前配网多采用"闭环接线,开环运行"的供电方  相似文献   

14.
梁森 《农村电气化》2014,(11):10-11
文章对南方电网变电站模块化标准设计(220 k V和110 k V)10 k V配电装置接线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了该方案在某地区存在配电网投入不足,网络基础差,供电结构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另一种接线模式的构想即单母线段带旁路接线模式,对解决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1 从基础入手,加强设备管理 1.1 加强电网改造,优化供电网络 县级电网规划应确定合理的、且符合本地特点的电网网架.重要的35 kV变电站应有双回电源进线,尽量避免采用单电源辐射型线路供电.中压配电网应做好负荷预测,确保有一定容量裕度,接线方式应灵活,以满足用电负荷增长和转移的需要.县城配电网重要用户较多,主干线应采用"手拉手"环网供电方式,在检修或故障时能灵活转供电;分支线路可以采用电缆线路,并通过环网柜形成小分支"手拉手"环网向用户供电,形成网格式的供电结构,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对于基层配电网来讲,中压配电网是最为复杂的工程,中压配电网的接线形式、开关设置、地点与数量的确定都需要做好详细规划。文章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中压配电网复杂的结构特点,探讨基层中压配电网架的分块区域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7.
8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意义所谓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估,是对已运行的配电网,或是新设计的配电网,在所用线路设备的情况下的供电可靠性作出评价,以此来判定该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优劣。通过对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估,可以确定出预安排停电、变电站全停、故障停电,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并以此来确定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和寻求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方法。9单向供电,不设线段和分支操作开关配电网可靠性评估9.1线段原始参数的确定如果某供电局配电线路为1500km,电压为10kV,全年共发生故障为90次,则每公里的故障率为:=90/1500=0.06次/…  相似文献   

18.
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简称FMEA法)是最传统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在电缆线路型号长度均相等,客户分布与数量均相等,只有节点设备不同的情况下,以分接箱为节点装备的接线方式的线路和以环网柜为节点装备的接线方式的线路可靠性评估计算对比,可知对于同一配电网络,不同的接线方式,其可靠性指标大不相同,对于可靠性较低的网络可以改变其接线方式来增强网络的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章平 《农村电工》2010,18(2):30-30
供电可靠性是指供电企业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安全和可靠,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确保和提高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水平。是供电企业必须关心的重要课题。笔者现以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配电网是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农村供电的重要任务。随着电力系统优质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目前农村配电网可靠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便大幅度地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