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蓬莱电业公司大辛店供电所河西电工组组长迟庆国 ,最近 ,捧着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颁发的“优秀农电工”证书激动地说 :“请领导看我的行动吧 ,今后我会干得更好 !”。迟庆国在电工岗位上工作了 17年 ,曾先后六次被蓬莱电业公司授予“先进村电工”称号。 1999年底 ,农电体制改革大潮涌来 ,电业公司取消了原来的村电工 ,然后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 ,择优录用农电工 ,迟庆国考核成绩优秀 ,被录用了 ,不久 ,他又被任命为电工组组长。河西电工组有 6个农电工 ,管辖 13个行政村 ,人员少 ,任务重 ,2 0 0 0年农网改造 ,迟庆国带领农电工每天工作 12小…  相似文献   

2.
2005年度,山东省即墨市市西供电所窑头电工组组长薛永军又被市供电公司评为“先进农电工标兵”,这已是他连续5年获此殊荣,他管理的电工组则年年被评为“先进电工组”。在电工组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聪颖与勤奋,依靠的是一种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的精神,薛永  相似文献   

3.
随笔     
做群众满意的农电工群众满意,是每一个农电工的希望,因为我们身在农村,给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本职工作;群众满意,是每一个农电工的目标,因为“满意”无止境,只有用心去做,不断拓展服务深度,才能让群众满意或更满意。我参加农电工作已近七年,先后担任过几个村组的电工,接触群众  相似文献   

4.
临朐县电业局近几年来,为适应农电体制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农电工队伍,进一步提高农电管理优质服务水平,他们结合单位实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农电工素质工程”为契机,以实现供电所、电工组的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努力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三三制”管理,全局农电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农电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起色,并涌现出了全国“农电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王运福等一大批优秀电工。一、推行制度、情感、监督“三项管理”1. 实施制度管理。农电体制改革后,针对农电工素质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铜山县柳新供电所主动为下岗农电工牵线搭桥 ,推荐他们到私企就业 ,鼓励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在新的岗位创新业。截至 2 0 0 0年 6月份 ,先后有 5 1名下岗农电工经供电所的帮助推荐 ,高兴地“嫁”到 5 0家私营企业当上厂电工 ,占下岗农电工的 90 % ,使自己的一技之长有了用武之地 ,供电所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娘家”。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柳新所针对农电工队伍“臃肿”的实际情况 ,实施了竞争上岗的竞争机制 ,先后于 1 999年 9月和 2 0 0 0年 3月二次裁减农电工 5 6人 ,对减掉的富余农电工该所没有采取简单的“扫地出门”的办法 …  相似文献   

6.
1 靠制度统一农电工行为规范 为了规范农电工管理,达到“所有的工作有标准,所有的目标有计划,所有的过程受控制,所有的管理要闭环”的要求,我公司修订完善了一系列的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供电所、电工组和农电工的岗位责任制、考核细则等制度,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制、被诉待岗制、责任追究制、例行考核制”等。用农电工自己的话说:“这些制度就像给我们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要想在农电这一行干,就不能像过去那样任着性子乱来,而要规规矩矩,照章办事,不然,制度不容俺。”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于1996年跨入农电工作岗位,曾在生祠、东兴供电所担任一线农电工,2004年调到农电发展有限公司装表接电班工作.在过去10年的工作历程中,我的体会是:人不能只为金钱活着,既然干上了自己喜欢的农电工作,就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做一名合格的农电工,让青春的火花在农电事业中燃烧.  相似文献   

8.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一直是他的座右铭,自2002年参加农电工作以来,周方友一直在平凡的人生旅途和普通的工作岗位中,默默无闻地耕耘,矢志不渝地争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荣获省“优秀衣电工”、“优秀供电所所长”称号,在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技能竞赛中,夺得营销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农电营销服务岗位能手”称号,大伙称他为“金牌农电工”。  相似文献   

9.
三考电工组     
桓台县马桥镇后金村是一个有 76 0户人家的大村 ,农电体制改革中按照农电工的评聘条件 ,该村的两名村电工都落聘了。后金村人担心新成立的电工组没有后金村的人 ,以后用电有了难题没人管 ,因而引发出了一个老支书三考电工组的故事。胡宝文是 50年代初入党的老党员 ,担任村支书有 30多年了 ,对于电工这个角色 ,他深知其关系的重大。在他担任书记期间 ,曾为找一个好电工绞尽脑汁 ,也曾为村电工吃、喝、拿、卡、要得罪过人。如今改革了 ,成立了电工组 ,并出示了 15条承诺服务标准 ,谁知灵不灵 ,准不准 ,他想试一试。电工组刚成立 3天 ,老书记拿…  相似文献   

10.
张伟华是河南省沁阳市电业局紫陵供电所电工二班班长,他钟情农电事业,一心扑在工作上,用爱心、诚心、痴心将一个落后的电工班改变成为先进电工班,连续2年被市局评为先进电工班,他本人被评为“十佳农电工”。  相似文献   

11.
1动态管理模式农电体制改革后,打破了以往一村一电工的传统管理模式,按照“联村设置,方便管理”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对农电工进行选聘。聘用的农电工上岗前经过系统培训,培训合格者为一线农电工。一线农电工经考评划分为表现突出、成绩优秀、考评合格、不合格4类。表现突出和成绩优秀者,参加县公司组织的脱产强化培训,予以提拔重用,选聘到供电所管理岗位或担任副所长、所长职务。被提拔重用的人员,半年一次考核,合格者继续聘用,不合格者调回原工作岗位;考评合格者继续保留一线工作岗位,分期参加农电工短期培训班;不合格者,进入农电…  相似文献   

12.
农电工的酸甜苦辣李增俊甜-“现在的电工和过去不一样”夏集农电站站长单长根1984年之前,是村支部书记,1984年开始于农电工作,1987年-1992年先后被评为优秀党员、农电先进个人,他的甜就是要农民满意。1993年春天有一个用户需办理业扩增容手续,...  相似文献   

13.
今年32岁的焦志红是河南省栾川县电业局城郊供电所一名农网配电工,年纪不大的他已在农电岗位上奋战了12年,于2011年3月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优秀运检技能人才”称号.立足本职 服务客户在农电工作中,焦志红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日常作业中以及专业组织的各项施工中,他时刻不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山东省利津县供电公司,付希安这个名字和众多荣誉连在了一起。这个在农电战线上奋斗了24个寒暑的“老黄牛”究竟获得了多少荣誉,受到了多少次表彰,恐怕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仅农电体制改革后,他就连续两年受到市局表彰,被树为全市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的典型。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他的带领下,利城供电所也多年蝉联“先进集体”的称号,并涌现出“省级先进农电工”一名,“市级先进电工组”两个,“市级先进电工”两名。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付所长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付所长有句口头禅:“客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工作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农电工处在农电工作的最前沿,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反映着农电管理水平,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001年以来,山东省高密市供电局大力实施“农电工素质工程”,对深化农电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明确存在的问题,适应改革大势高密供电局辖19处供电所,76个电工组,656名农电工  相似文献   

16.
我干农村电工也不少年头了,每年也总要订几份电器方面的刊物,但没有一本是属于我们农村电工的专业刊物.我偶然看到杂志封面《农村电工》4个醒目的大字,心里即刻就产生出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一打开,几个栏目出现在眼前:“农电技术”、“电工之友”、“农电设备”、“家用电器”以及“入门篇”等,真是相见恨晚.回家后,一连几个晚上将所有的栏目翻阅了一遍,各个栏目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比如“入门篇”,对新任农村电工和电工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同志就很合口味.“农电设备”、“家用电器”都是农村电工应该掌握的一些实用  相似文献   

17.
王宪才 《农村电工》2003,11(11):16-16
目前,农电管理工作虽然日趋规范,但农电工的整体素质与职业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部分农电工缺乏献身农电事业的精神,存在临时观念,抱着“合适就干一天,不合适就散”的思想,加上部分农电工法律意识淡薄、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供电所农电工挪用甚至携电费而逃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形象,使电力企业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农电工这一身份的特殊性,对农电工挪用、侵吞电费的行为如何定性,曾经有过司法争议。近日在和检察院一位朋友的交谈中得到明确说法:刑法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8.
某县硝河乡农电管理站农电工马XX触电死亡事故是一起典型的、严重违反《安规》作业造成的事故.1 事故经过1995年9月9日,西吉110kV变电站10kV126夏寨线由于线路接地开关跳闸而停电.13时30分硝河乡电管站农电工马××到县供电局城郊供电所联系停电工作.当时工作人员刘××回答说:“可以”,并给变电站打电话.接话人是王××(见习值班电工),刘让他不要送电,因为126夏寨线路有人工作.15时30分西吉供电局另一名巡线员何XX,直接来到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泗阳县洋河镇电管站站长吴殿忠,1989年上任伊始,在对电管站内部职工及村电工队伍的管理上,从“严”字上下功夫,为解决站职工和农电工的后顾之忧,从“宽”字上做文章,全镇农电管理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用他自己的话说: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员张志滨 ,干的是农电 ,平常想的是农电 ,就连 11岁的儿子患脑瘤直至离世时 ,他脑子里装的还是农电。为了农电 ,张志滨甘愿豁上自己的一切 ,被人们称为“电痴”。危难之时显身手1991年 ,张志滨所在的山东省高密市夏庄镇杜三村 ,全村 12 0户亏损电费 5 0 0 0多元 ,连续停电 4 5天。因用电管理混乱激发了干群矛盾 ,导致了不少不安定因素。该村电工换了一任又一任 ,用电混乱问题始终没能解决 ,再也没有人愿意当这个村的电工。1992年春 ,2 1岁的张志滨自告奋勇 ,大胆地接下了这个棘手的差事。张志滨为人老实 ,自小爱捉弄小电器 ,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